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北路梆子 >

北路梆子用创新剧目来传承发展

2016-06-19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杨希
北路梆子《画龙点睛》资料图

 “看罢南梆看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这是郭沫若对北路梆子的盛赞。然而,作为与中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并称为山西四大梆子的北路梆子,虽然在戏曲发展史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但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它也遭受着传承缺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的长期困扰。

据了解,目前,山西省有北路梆子的戏曲剧团不超过8家,从事这一演出的专业演员不超过300人。

渊源

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但其剧目内容、表演手法以及音乐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

北路梆子,形成于16世纪中叶,至清嘉庆、道光年间的19世纪初叶时已趋于成熟,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

明朝末年,两次大规模移民使大量晋南人迁居晋北。移民心恋故土,喜闻乡音,使得蒲剧在晋北渐渐传播开来。在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的融合中,最终形成了以古代燕赵“慷慨悲歌”的边塞风骨遗绪为基本特色的北路梆子戏。

清同治至抗日战争前,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班社众多,总数约有一百多个,他们分别活动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最北部,个别班社更远,涉库伦(今乌兰巴托)及甘肃等地。

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灿若繁星的名家,仅进京献艺享名的就有“十三旦”侯俊山、“十三红”孙培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及“天明亮”、“捞鱼鹳”、“盖北京”等人,本地名角更是数不胜数,“十六红”焦生玉、“十八红”马金虎、小“十三旦”郭占鳌等是其佼佼者。

虽然北路梆子和蒲州梆子关系密切,渊源很深,但其剧目内容、表演手法以及音乐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特点

以晋北方言为基础,剧种行当、唱腔、乐器等种类繁多。

中国戏曲是门综合艺术,是集歌唱、舞蹈、武术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于一身展现在舞台上的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戏曲演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四功”(唱、念、做、打)和娴熟的“五法“(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才能塑造鲜活的舞台人物。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忻州北路梆子剧团团长成凤英,是北路梆子的当代领军人物。出身于戏曲世家的她,唱、念、做、打并重,基本功扎实。从成凤英11岁进入山西省戏剧学院开始,每天早晨的六点到七点,喊嗓子练功,已成为她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演员来说,每天的练习成为了习惯。今天没有喊两句,没有起来活动活动,就好像生活中缺少什么似的,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好的状态奉献给广大观众。”成凤英说。

北路梆子的剧种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其中胡子生、大花脸、青衣合称“三大门”,极重唱工;小生、小旦、小丑合称“三小门”,侧重表学业。

北路梆子音乐包括唱腔、曲牌、锣鼓经三部分。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分别。传统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由梆胡、二弦、三弦、四弦、笙、笛、唢呐等组成,武场乐器由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战鼓、堂鼓、碰铃、小音锣等组成。

北路梆子以晋北方言为基础,吸取了晋北方言的精粹,这是北路梆子集地方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华所在。它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响,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畅、稳健粗犷的特点,同时又结合当地的民歌小调,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体的唱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境况

即便有着国家级“非遗”的头衔,北路梆子仍同众多地方戏一样,面临着生存与传承的困境。

从清中期流派纷呈、有四大梆子声腔之母的雅号,到建国后“老三篇”《王宝钏》、《血手印》、《金水桥》的久演不衰,直至近些年来逐渐成为山西四大梆子中的濒危剧种,即便有着国家级“非遗”的头衔,北路梆子仍同众多地方戏一样,面临着生存与传承的困境。

北路梆子的近况与其所属地域在土地贫瘠、生存条件相对艰难的晋北不无关系。忻州属于贫困地区,票价难提,自收自支的状况难以维持北路梆子的艺术研究、人才培养和业务建设(灯光、布景、音乐)等方面的支出。

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演员们不得不到社会上四处揽活挣钱,有些从事于红白喜事上的表演,有些则打一些零工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在长期收入不佳的境况下,很多北路梆子的演员们选择了改行。

为了北路梆子的梦想,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成凤英,放弃了外界高价的邀约,坚持和剧团的演员一起在乡下演出。3600多元的全额工资,她不愿意挣,而是在北路梆子剧团和大家一样拿 41%的差额工资。成为剧团团长之后,成凤英为了筹资,经常从家里拿钱贴补。

2005年,成凤英接到了《黄河管子声》的剧本。尽管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剧组依然没有摆脱举债排戏的困境。为了这台戏,全团人员集资,成凤英更是将买车的钱用于排演。

2007年,《黄河管子声》在第八届 “中国艺术节”中,获得山西省历史上首个“文华剧目奖”,并将导演、表演、音乐三个单项奖收入囊中。

出路

要传承,还要发展,坚持不断创排新剧目。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十五贯》在戏曲界无人不知,而成凤英也坚持只有不断创排剧目才是摆脱剧种困境的出路。

 “老演老戏,老戏老演是不行的,新剧目决定着剧种的发展。”在《黄河管子声》热演之时,成凤英又开始思索新的剧目。2011年,成凤英与编剧俞立华酝酿了新剧 《情悟五台山》。

对于这部戏剧,《光明日报》曾评论称,“立足传统,是一部韵味悠长、真正体现中国戏曲风格、又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好戏曲、真戏曲。”专家们认为,在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忻州,诞生一部与《黄河管子声》并蒂的精品剧目 《情悟五台山》并非偶然。

 “一个剧种不仅要传承,还要发展;一个剧团的使命也不仅仅是满足观众的需求,还要引导提高其审美。”成凤英带领剧团创排了一批以老旦、彩旦甚至丑角儿为主的戏,丰富了北路梆子原本仅仅以“三大门”青衣、须生、花脸为主的剧种特色。

 一些民营剧团为了迎合观众,在演出时加入低俗的调侃和表演,成凤英所率领的剧团永远是最中规中矩的表演,即便观众不给掌声,她也绝不去迎合。

 11岁入行,16岁登台,成凤英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从“杏花”“梅花”到“文华”,这一路走来成凤英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和掌声,“只要观众喜欢,我会唱到永远,永远永远地去传承北路梆子这个剧种,献身北路梆子这个事业,让它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成凤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