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北路梆子 >

忻州戏曲 曙光无限

2016-11-18 发表|来源:忻州日报|作者:庞丽芳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组成部分,戏曲创作演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厚的群众基础。“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这副旧戏台楹联,集中反映了山西人民对戏曲的强烈爱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娱乐方式日趋多元,戏曲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对戏曲传承与保护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意见,为地方戏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忻州剧坛亮点频现,重大展演精彩纷呈,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喜人景象。

北路梆子异军突起

忻州市作为山西省的著名“戏曲之乡”,地方戏曲源远流长,品类繁多。主要剧种有北路梆子、河曲二人台、神池道情、繁峙秧歌,此外还有晋剧、耍孩儿、大秧歌等流布全境。这些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还凝结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尤以北路梆子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与中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剧并称山西四大梆子,是在华北有着广泛影响的剧种之一。郭沫若就曾用“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的诗句来赞誉其鲜明的边塞风骨。

北路梆子大约形成于十六世纪中叶,至清嘉庆、道光年间趋于成熟。清同治至抗日战争前,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班社众多,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相传抗日战争前,仅崞县(今原平市)的北路梆子班社就达30个之多;五台县虽属偏僻山区,也有7个班社。

从“七七事变”到新中国成立的12年间,北路梆子幸赖晋绥根据地的绥蒙军区人民剧社、二中剧社、长城剧社等延续,才未失传。人民剧社的“二梅兰”(雷艳云)、“七岁红”(马素琴)、“海棠花”(王秀英)等名演员,辗转绥蒙、晋绥一带演出,为保留北路梆子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内没有北路梆子专业剧团,名艺人贾桂林和高玉贵、董福、安秉琪等临时搭其它班社演出。1954年,忻县专区成立了北路梆子剧团,使中断10余年的剧种复活。该团经过一年的努力,发掘、整理了传统剧170个,并移植排演了一些优秀外来剧目,巡回演出在晋北各县与太原、榆次等地。不久,山西大同市、宁武县、五台县,内蒙古包头市、丰镇县也陆续建立北路梆子剧团,并在忻州、雁北创办了两所戏曲学校培养后继人才。经几次发掘,抄录传统剧目400余个,搜集整理《北路梆子音乐》两套,以办戏校和随院团培育两种形式培养演员、演奏员300多人,使北路梆子焕发青春,重振雄风。

北路梆子现存剧目有400多个,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古典小说,也有一些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剧目。主要有《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王宝钏》《打金枝》《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算粮》《蝴蝶杯》《斩十王》《访白袍》《回龙阁》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编演过不少反映当时斗争生活的现代题材剧目。《金水桥》于1980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为舞台艺术片。2006年5月,北路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河曲二人台、神池道情、繁峙秧歌是源生并主要活动于我市境内的三个地方戏曲剧种,习惯上称其为“小剧种”。

河曲二人台是植根于河曲民歌、山曲,由“打坐腔”、“打地摊”、“打玩意儿”逐渐发展而来的地方小剧种,流布于整个晋北以及陕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北部,西抵宁夏、甘肃等地,故素有“长腿艺术”之称。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而得名。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所唱的多是小曲。其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原始曲调由晋北民歌、陕北民歌、蒙古族民歌、冀北民歌等演变而来。牌曲基本上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吸收了许多民间吹打乐、晋剧曲牌以至宗教音乐,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流传地广大群众喜爱。2012年10月,由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的“河曲民歌二人台人才培养基地”在河曲二人台艺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河曲县多年来努力发展文化艺术的结果,标志着河曲民歌二人台这一艺术瑰宝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2006年,河曲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神池道情。据专家介绍,神池道情缘于金代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随丘处机(长春子,著名的“北七真”之一)北上传道而来,经过数百年发展,历经“坐腔道情”、“过街道情”、“风搅雪道情”等多种演变,于清乾隆年间受梆子戏影响走上舞台,成为黄河流域独具特色的道情戏分支。神池道情于清朝咸丰年间发展至顶峰,当地曾有戏班110余个,在冀、晋、陕、蒙等多个省份广为流传。1954年,神池县由政府主办的道情剧团成立,这是忻州市境内最早成立的专业剧团。

神池道情有了国营剧团的载体,不仅传承了古老的艺术,而且创造了辉煌的成绩。1957年,神池道情以《翠红下书》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多人获得奖项;1962年,神池道情剧团赴省城公演,中国唱片社录制了丝竹曲牌密纹唱片,省电视台录制播放了小喜剧《四劝》;1972年,神池道情剧团以自编自演的现代戏《山村卫生员》参加了山西省新创作剧目调演,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二十年间,神池道情名噪晋陕蒙,到呼市、包头、大同等地演出也是一票难求。特别是1983年机构改革以来,神池道情剧团坚持改革开拓创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赞赏。1990年12月,作为先进剧团代表出席了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经验交流会,受到国家文化部表彰,是受到表彰的全国3个县级戏曲剧团之一,从而成为全国基层剧团的一面旗帜。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多种因素影响,神池道情戏逐渐走向衰落。至2000年以后,当地专业演出全部停止,创造过辉煌历史的道情剧团面临困境而解散,这个流传千余年的古老剧种沉寂于城市乡野。之后,为了神池道情戏的延续,当地民间和官方合力开始谋求“中兴”之路。经过文化部门申报评审,2011年,神池道情正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神池县成立了道情艺术研究所,之后,由民间发起,集资成立了小百花道情剧团,得到多名道情老艺术家、道情传承人全力相助。去年,一些道情老艺人又成立了道情实验剧团,几个村委会也组成业余班社排练道情剧。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五月端午等节庆期间,阔别多年的道情戏在发源地再次唱响,轰动全城。

繁峙秧歌俗称奋地秧歌或东山秧歌,流行于晋东北的恒山山脉一带。上世纪五十年代,繁峙、朔县、广灵三县分别建立了县级秧歌专业剧团,便分别以所在地命名,称作繁峙大秧歌、朔县大秧歌(西山秧歌)、广灵大秧歌,并称为晋北的“三大秧歌”。繁峙秧歌的传承者们说,繁峙秧歌源自南方,是一位南方移民于明万历年间将秧歌传入繁峙一带的。繁峙秧歌传入初期并不登台演出,只是活动于节日、庙会和农闲之时,在街头巷尾或广场打地摊闹红火,因此民间也称其为“闹玩意儿”。其表演形式有只扭不唱的“过街秧歌”,有化妆表演的“故事秧歌”,有歌舞结合的“地摊秧歌”,有男女二人对唱的“表演秧歌”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随心所欲,十分自由。广泛流布于山西各地的秧歌戏,竟达十六种之多。这些秧歌戏从音乐唱腔上说,并非一个类型,有的为民歌体,有的则为板腔体。1956年10月,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文革”期间,繁峙秧歌备受摧残,传统剧目被禁演,业余班社销声匿迹,大部分专业演员或改行或歇业。繁峙县秧歌剧团一度成为只剩下二十多人的“宣传队”。2015年,繁峙秧歌剧团重新成立,开始走向复兴之路。

古调新弹唱大风

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的两年来,我市广大戏剧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聚精会神出作品、出人才,群策群力促繁荣、促发展,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新风貌。

剧团创演方面。忻州市现有剧团:北路梆子一团、二团、忻州市二人台剧团。随着我市北路梆子和二人台、神池道情、繁峙秧歌相继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繁峙县又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河曲县成立起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神池县成立小百花道情剧团、道情实验团。还有梅琳北路梆子剧团、奇芳北路梆子剧团、晋北北路梆子剧院、雁门剧社。这些剧团和一批规模大小不一的民营剧团一起常年累月战严寒、斗酷暑、餐风露宿,送戏下农村、下厂矿,为百姓送去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戏剧快餐,受到基层老百姓欢迎。两年来,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由忻州市奇芳北路梆子剧团创作演出了曹涌波编剧的新编北路梆子历史戏《元好问》;由北路梆子一团创作演出了新编北路梆子现代戏《黄河管子声》和《情悟五台山》;忻州雁门剧社创作演出了新编北路梆子历史戏《救孤壮歌》;北路梆子二团创作演出了新编北路梆子历史戏《洗心记》;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创作演出了新编北路梆子现代戏《云水松柏续范亭》和历史戏《宁武关》、《佛光寺》。2014年,《黄河管子声》被改编为戏曲数字电影,为北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趟出了一条新路。

戏曲传承方面。戏曲传承特别讲究言传身教,而拜师收徒是戏曲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自2008年起,陆续有10多位老艺术家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另外还有省级、市级传承人。这些老艺术家们大多举办了收徒仪式,吸引培养了一批优秀表演艺术人才,让更多戏曲表演人才脱颖而出。继李万林老师2012年在太原举办收徒仪式(有11名弟子拜入门下)后,翟效安、郝建东等也相继举办了收徒仪式。2016年2月,神池道情国家级传承人黄凤兰依托神池县小百花道情剧团,也举办了隆重的收徒仪式,并通过帮助剧目排演,培养了神池道情人才。优秀青年演员张海青、张文爱拜于门下。神池县职业中学创办起了道情培训班,由省级非遗传承人蔺凤鸣执教授徒,聘请省级以上的非遗传承人任教。

戏曲著述方面。在言传身教的同时,不少剧研家、文化人挖掘整理地方戏曲典籍,研究剧种史、剧种音乐,也是成果丰硕。201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二人台研究丛书》,即由张存亮、田昌安著的《二人台史略》,杨茂林主编的《二人台剧目》、武兆鹏收集整理的《二人台音乐》及撰著的《二人台音乐概论》;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吕勇著的《二人台表演》;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杨峻峰主编的《神池道情》文丛一套五卷。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唱腔光盘也出版问世,如杨仲义的《雁门梅花发高枝·杨仲义北路梆子唱腔集锦》(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黄凤兰的《涛声泉韵·神池道情唱腔选萃》(山西省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都是优美的艺术实物。

勿庸讳言,忻州市的戏曲传承虽说是在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囧境。一些小剧种失传或濒临失传不说,就是我市最大的地方剧种北路梆子,和我省其它地方的戏曲相比,在传播方面已经拉开了距离,那种万人争睹的景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传承乏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北路梆子和其它地方戏曲。近年来我市虽涌现出一批新生的艺术表演人才,但是他们的年龄基本都在40岁以上,逐渐有人员老年化倾向。忻州职业技术学院自1956年创办戏曲表演专业以来,专门教授以北路梆子为主的戏曲表演,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戏曲人才,其中5人获得了国家戏曲最高奖“小梅花奖”,但近年来学校招生工作也不容乐观。

可喜的是,在地方戏曲前途渺茫的时候,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今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这从上至下对地方戏曲的重视,给我市的戏曲传承带来无限的曙光,相信我市戏曲事业一定会在全国戏曲舞台上光辉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