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北路梆子 >

冯太后的铿锵传奇——评北路梆子《平城赋》

2017-09-0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嘉
山西戏剧网特约摄影师 安志义/图

昨晚又一次观看了北路梆子《平城赋》。冯太后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被称为“四大太后”之一,但她的故事并不为人所多知,甚至历史上连冯太后究竟叫什么名字都没有明确记载,(这部戏里给冯太后名为“冯雁”),写冯太后的文艺作品更是少之甚少。冯太后在北魏王朝面临种种积弊困境之时,力主推动的太和改革在北魏历史上是极为重要的,这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也具有现实意义、镜鉴作用,我认为这个题材是十分独特的。

“梅花奖”得主张彩平饰演冯太后,也是这部戏吸引人的一大亮点。冯太后是个女强人形象,这个角色的塑造绝非易事。从剧情来看,冯太后在不同时间段面对事物的态度、转折、决断等,都是有区分层次之需要的。而张彩平扮演的冯太后也恰恰处理的很好,把冯太后作为一个政治决策者的威严、作为一个富有情感的女强人形象塑造的生动鲜明。唱腔的演唱也让人感叹,让人体会到北路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点,但也并非一路“警报”唱下来,在抒情时的演唱如同泉水叮咚一般,欢快跳跃,悦耳动听,把北路梆子唱腔特点的另一面也十分醒目的唱给大家了,让高潮与舒缓有了对比,在舒缓中见激越,在慷慨中见委婉,给人以听觉的享受。当然,在演出时受到了伴奏带的影响,演唱可能还并不能发挥的很自如,与伴奏的贴合感还有差入,如果是现场乐队伴奏,可以想象得到张彩平的演唱一定可以赢得观众更多、更加热烈的掌声与呐喊的。

我对这部剧的题材是很感兴趣的,我第一次看这部戏是今年正月该剧在参加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时观看的,当时在看后的座谈会上也提了很多的意见,但几乎没有改太多,最让我明显感受到的是把冯太后的那个男宠角色和戏份删掉了,当时这个人物有很多场戏,删掉这些还是废了一些功夫的。但其它情节基本没改动,当然不太好改,但正因此这部戏的根本问题还是存在的。我也再带着我的真情实感、所思所想,希望能够给这部戏再提下建议,目的是希望这部戏能够更好、走得更远。

正月看完这部戏后,今年6月20日在青年宫演艺中心观看了太原市话剧团创排的《北魏风飏》首演,这出戏也是写北魏冯太后的,当然也还着重写了一些孝文帝的事迹,演出效果挺好,和这出戏一样也是主要写了关于北魏改革坎坷的历史进程,演出效果也不错。当时去看话剧《北魏风飏》,很大原因是因为正月已经看了北路梆子《平城赋》,这两个同题材的戏剧作品,有什么差别,有什么比较,是我当时去看的想法。

《平城赋》和《北魏风飏》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平城赋》历史跨度大,情节发展快,情境转换多,叙事量大,创作难度也大一些;而《北魏风飏》故事集中,情节紧凑,戏剧性更强一些,在把握总体历史进程中放大了细节,更为具体。一部戏曲、一部话剧,各有所长,《北魏风飏》的呈现更趋向完整和成熟,而《平城赋》走在了这类题材的前沿,作为戏曲作品后期可供加工修改之处很多,也是一部很有潜力的戏。

该剧名为《平城赋》,舞台呈现看是主要写冯太后的,但冯太后与剧名《平城赋》还不是特别贴合,平城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当时是北魏的国都,但剧中冯太后的平城所赋之处有什么必然联系,难道仅仅是冯太后在平城主持北魏政权多年这么简单吗?

由于种种原因,该剧的剧本问题较大,也是一个极不适合戏曲演出的剧本。我认为剧本可能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该剧略显英雄史观的倾向。英雄史观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对一个历史人物如何塑造,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塑造人物。英雄史观之所以是错误的,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颠倒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要求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而是将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无限的夸大。冯太后尽管是在政期间对推动汉制,尊儒敬佛,班俸反腐起到了推动或者说是决策作用,但这其中也都有北魏群臣集体智慧的结果,而不是剧中所体现的尽是一片反对之声。就拿尊佛来说,历史上虽然当朝有禁佛令,但其实民间人民群众对佛教的信仰从来没有消减,禁令其实早有松动,文成帝即位以后,很多群臣也都建议解除禁佛令,大同云冈石窟也是文成帝颁旨修建的。提倡汉化和班俸反腐,其实也都有人民的呼声,都有北魏政府的集体智慧,该剧以这些政绩来塑造冯太后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应该淡化历史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当时的冯太后所推行的这些政策如果没有一些大臣与老百姓的拥护是不可能顺利实施的。

二是人物塑造问题。现在全剧所表现的冯太后都很强势,其实冯太后作为一个女性政治人物来讲,在面对北魏王朝的改制问题难度也是很大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此她肯定有种种弱势的一面,现在全剧没能把冯太后复杂的环境和这个人物的复杂内心挖掘出来,而是仅仅通过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冯太后政治家形象直接了当的对其塑造了,其实如果把冯太后无论是内心、还是所处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在符合历史、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挖掘,是会有很大艺术感染力的。现在冯太后在剧中的过度强势,就给这个人物塑造的很权谋化,当权派的形象很鲜明。权谋化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必然选择,但权谋化是有正能量和负能量之分的。比如孝文帝登基时,冯太后在大殿上的一大段道白与孝文帝的一言不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对比,这也就恰恰显得冯太后对权势的绝对霸控,从历史最终发展角度证明,冯太后对于归政孝文帝是比较主动的,冯太后对孝文帝的培养也是尽心尽力,冯太后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前期实践中,并没有把孝文帝排斥在外,相反,她倒是尽可能让他参与,所以现在可能哪怕让尽管年幼的孝文帝说几句道白,也要比现在孝文帝的一言不发对冯太后人物形象塑造要更主动、更合适些。

这里又要回到英雄史观的问题,权谋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辅助的,是很有限的,权谋不是精华,是糟粕,推动历史社会基本发展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顺应这种要求的国家政策。对于冯太后的人物塑造,不应该让冯太后自己和对立面唱独角戏,而是应该多体现历史中老百姓对冯太后政策的呼声,以及老百姓和一些群臣对冯太后的正面评价,冯太后这个人物也应该多表达对历史中老百姓呼声和想法的关切,这样的冯太后可能会更加有血有肉,更接地气。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同英雄史观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是不是要承认或否定个别杰出人物的作用,而是在于如何回答谁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力量以及推动力量。其实,我们今天来看冯太后,她不是绝对意义的独裁者,她所推行的一些改革不是独裁的改革,而是历史的推动者,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改革,符合人民呼声的改革。如果我们过度淡化历史中人民和社会对政治发展的要求,而将冯太后当成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来塑造,冯太后可能就有点“贪天之功”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是允许争论的,但究竟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历史作品。我们这部戏很明显是一部历史题材正剧,而不是像电视剧《锦绣未央》,是根据历史虚构的历史故事剧。

以上都是一些从历史剧题材创作观上的一些想法,第三个问题更多是从艺术上的考量,就是该剧的贪大求全。一部戏就想展示冯太后的传奇一生,可以说是贪多嚼不烂的,冯太后一生只活了49岁,但该剧就把冯太后从宫俾、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四个不同身份的阶段都说到了,历经了四位皇帝,像是一曲历史的流水,只是给人展示了一个极为笼统的冯太后的形象,这样的叙事方式也就恰恰局限了不能把冯太后很详细的铺开,这个人物也就缺少了深入人心的体现,这个笼统也是对这个历史人物本身有损伤的,容易造成假大空,对艺术性、戏剧性也毫无建树,没有思想感染力,也没有艺术震撼力。现在全剧最具有戏剧性的故事可以说就是冯太后大义灭亲的那段戏,但从观众反映来看,大家没有被感动。由此该剧的冲突矛盾、戏剧性的核心则显得不突出,审美思想价值也不很深刻。其实,该剧有很多具有戏剧性的点,不是没展开,就是没深挖,比如冯太后要更改祖制时和朝中权贵元老的冲突,这个冲突没有发展成戏剧性,真正的戏剧冲突其实就是社会性的冲突,在此也就是不同势力的冲突,但就是因为贪大求全、篇幅所限的问题,造成了无法展开的局面。可能对一个历史人物的戏曲创作来说,通过事件的选取,进行以小见大的描述方式更符合戏曲艺术,像电视剧一样写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难写得通透的。

一般的舞台呈现是满足不了该剧这样快的情境转换的,该剧的导演手法运用了很多,可见导演之功力,也可见导演对剧本问题的尽力遮掩。该剧的舞美比较敷衍,只有一道布景就是云冈石窟的佛像,在剧中的前一段戏中云冈石窟还没开始修建,云冈石窟的景就很早展现在台上了,之前就提过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好处理的,在制作一幕布景把修云冈石窟前的景替换掉,别再用云冈石窟景就可以了,不论舞台布景效果怎么样,最起码布景得和情节相匹配这是最基本的原则问题了。

该剧的音乐唱腔设计是雅致的,也如该剧题材所要求,具有地域色彩和草原文化的音乐符号,但也存在着一些本剧种音乐特色淡化的趋向,北路梆子音乐和唱腔艺术特色可能有点欠缺。

其实我觉得这部戏的后几场有点意思,就是冯太后颁布制度防止腐败滋生,这在今天有现实意义,剧中一些台词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中反腐制度发展的影子,一些台词有点深度意味,以这个角度来切入,把冯太后改革官场制度防止腐败滋生的情节放大描写,以古鉴今,不防讲好这一项改革的事,以防一出戏演完却荡然无存,贪大求全而没有一个核心事件与思想。

这些建议的核心所述之意,希望能够抓住具体细节故事来放大描写,叙事和呈现需要追求精致。我们这出戏演出了近两个半小时,其中四位皇帝有两位驾崩,一位被废,一位还在年幼,皇帝换的很快,情节发展的也很快,像纪录片,像我们翻书一样一页一页翻过去了,而书里什么内容,给人一种几乎没看内容、没有内容的感觉。

北魏冯太后在历史上是非常传奇的人物,临朝听政近达20多年,她与北魏孝文帝共同主持的太和改革,是我国封建社会一次卓有成效的改革活动,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文明程度的转化,推动了北魏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民族的融合发展。一部《锦绣未央》的电视剧使并不鲜为人知的冯太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可见冯太后其人是有其独特魅力所在的。

北路梆子《平城赋》是一部不错的戏,展现了大同市北路梆子传习中心的演员阵容,舞台呈现尤其是服装道具较为精良的制作,也体现了该团作为北路梆子代表性院团的气派。在此也衷心的祝愿北路梆子舞台所呈现的冯太后形象能够更加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让冯太后形象能够在北路梆子的舞台绽放光彩、深入人心,让这出戏不断演出和完善下去,向着更好的艺术呈现而努力,打造成一部留得下、传得开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