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师徒(二)戏比天大
2017-05-08 发表|来源:CCTV|作者:佚名赣剧是江西的一种地方小剧种,前身是源自明代的弋阳腔,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赣剧用的是赣语,也就是江西话,唱的都是民间传说或者历史故事,很喜闻乐见,当地人很爱听。2011年还被评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赣剧毕竟是小剧种,没有形成程式,一招一式,一腔一调,全靠师傅一句一句地教,徒弟一句一句地记。
这里是江西乐平塔山街道天济村的一座古戏台,拆厢板,是他们在唱大戏前的一个风俗。因为保护得好,从清朝到民国以及建国后修建的古戏台在乐平就保存了400多座,而这个村的村民们之所以一大早就要打开这座古戏台的厢板,是因为县赣剧团送戏下乡的演出要在今晚开锣。
然而不巧的是,从下午就没停的雨,到傍晚时分更是越下越大,但这似乎一点都没能浇灭四里八乡的村民们想看戏的热情。
只要开了戏台的厢板,戏就必须开锣。这是当地的风俗,也是戏班多年来传承下来的规矩。
刘凡和徐晓兰就是这样一对守着赣剧各种老规矩的一对新师徒。
虽然赣剧在乐平有着巨大的演出市场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但赣剧毕竟还是个地方剧种。这几年,真正愿意到县剧团来拜师学艺的年轻人还是越来越少。
徐晓兰说虽然赣剧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因为在唱腔上没有流传下统一的标准,所以要想保持赣剧的原汁原味就特别难。因此,对于刚入行的小演员来说,有没有一个好的师傅就非常重要。
刘凡说自己出生在偏远的农村,对赣剧的全部印象就来自于儿时在邻村戏台看过的一出赣剧,被招进县剧团后,自己特别渴望能遇到一个好的师傅来带自己,但是那时这个梦想看起来似乎有点遥远。
刘凡第一次到团里的时候,就看着徐晓兰坐在旁边在想戏,她是不怎么说话的,刘凡有点不敢接近她。
刘凡说,徐老师在演戏的间隙从来不和别人聊天,总是坐在戏台的一角默戏,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刘凡总是偷偷地观察着徐晓兰在剧团里的一举一动。徐老师对戏的痴迷和对观众的尊重影响着刚入行不久的刘凡,其实刘凡不知道,那时徐晓兰也有了收自己做徒弟的打算。
如果仅仅觉得刘凡是个好苗子,也许徐晓兰还不会那么急切地收刘凡为徒。毕竟那时徐晓兰才刚刚30岁,在舞台上正是最耀眼的时候。这么早就收徒,这不是在砸自己的饭碗吗?但是作为过来人,徐晓兰也深知如果不能让小演员早早地学到真本事,很多人就是进了剧团,可能学不了几天也会中途放弃。因为作为县剧团的戏曲演员,下乡演出是家常便饭,其辛苦程度更是常人难以想象。
虽然现在下乡演出的条件好了很多,但徐晓兰深知,如今愿意学赣剧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如果自己不早点带徒弟,在乐平这个赣剧之乡,赣剧的传承也会面临着断代。
徐晓兰对赣剧的传承有着天生的一种危机感。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刘凡这样的好苗子,徐晓兰觉得自己不能再犹豫下去了。就这样,没有隆重的拜师礼,也没有什么任何书面契约,刘凡幸运地成了徐晓兰的第一个徒弟。而那一年徐晓兰只有30岁。
最初,刘凡跟着师傅学戏虽然很认真,但师傅的苦心她并不能完全体会。她也没想着自己要去唱头牌,但是有一次师傅生病,徐晓兰极力地说服了包戏的老板,为徒弟刘凡争取到了一个登台唱主角的机会。
在乐平这个地方,因为有点戏的传统,一旦当地人认可了新的演员,有可能下次就没人再点徐晓兰的戏了,但是为了让徒弟得到更多的锻炼,徐晓兰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徒弟。
那次的演出非常成功,也就是从那次演出开始,刘凡开始得到了很多乐平乡亲的认可。但是不久后,当师傅再一次让刘凡演自己的戏时,刘凡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这让师傅徐晓兰非常生气。
那出戏叫二度梅,完全要靠演员的唱功把戏撑下来,在表演上难度非常大。
刘凡不能理解,师傅演得那么好的一处戏,为什么偏偏要让给自己?
而且在刘凡内心深处,对这出戏,她有很多顾虑。师傅对自己那么好,如果自己演砸了师傅的拿手戏,就会砸了师傅的招牌,而演好了,自己又会抢了师傅的饭碗,这样里外不讨好的事,刘凡不想去做。但是师傅徐晓兰想的却和徒弟不同,她担心的是一旦有一天,自己不能再在这个舞台上唱了,这出戏就会被永远地压在了箱底。
徐晓兰这种放戏的做法在外人看来的确有些反常。因为在传统的赣剧师徒传承上,解放前的赣剧艺人一直是非常保守的。但是徐晓兰觉得如果自己也像老的赣剧演员那样留一手,不放戏,赣剧就会更加地停滞不前。
最终,刘凡在舞台上获得了成功。这个角色的成功,让刘凡大大她提高了自己塑造角色的能力。在刘凡顺利地接演了这部戏后,徐晓兰终于放心地退了休。
如今,刘凡成了乐平赣剧团的驼梁旦,徐晓兰因为身体的原因,再也没有上台唱过戏,但每次演出,只要离县城不远,徐晓兰都会和徒弟一起去。
师傅退休后,因为能挑大梁的演员很少,刘凡的演出任务一直非常繁重。有一次刘凡刚动身到浙江去演出,就传来了公公病危,儿子住院的消息。至今想起这件事,刘凡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公公第二天就过世了,那时候刘凡在乡下,她觉得自己没有当好媳妇,也没有当好妈妈。
三十年的师徒,师傅把赣剧的很多技艺和做演员的本分传给了刘凡,直到师傅退休,自己挑大梁后,刘凡才真正明白了师傅的很多良苦用心。而这时,刘凡也开始思考,作为新一代的赣剧演员,自己应该如何把师傅传给她的这些技艺发扬光大。
去年在乐平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乐平赣剧团主演的《青山作证》被选为了全国基层院团戏曲进京的剧目,刘凡作为主角第一次登上了长安大戏院的舞台,在发展师傅传承的赣剧技艺的道路上,刘凡又向前走了一步。
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很多江西人的骨子里还是颇有一种赣剧情结,有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逢年过节唱戏斗戏的传统,老百姓对于赣剧的曲调也是耳熟能详。可以说,赣剧生于斯长于斯,是江西的一个文化符号,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独特魅力。话虽如此,因为学戏苦,收入又不高,有天分又愿意干这行的年轻人很不好找。刘凡早就过了师父当年收她当徒弟的年纪,却至今没有正式收徒,这已经成了她的心病。看来赣剧的传承,还得要各方多扶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