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北路梆子 > 资讯 >

魂牵梦绕《宁武关》——一个传统剧目的历史叙述

2015-12-01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赵国蔺

在清代戏曲史上,尤其是地方戏兴起之后,有一个在群众中颇有影响的传统剧目叫《宁武关》,在老一代的戏曲观众中,可以说人人皆知。它所叙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地点,真实的人物。事件发生在明朝末年,地点发生在忻州市所辖的宁武县。这场战争虽发生在宁武,但它却顺利地结束了朱明王朝276年的封建统治。剧目表演文武带打,历来为演员和观众所重视,所喜欢,活跃于各剧种的演出舞台。曾经一段时间,由于该剧宣传的是愚忠愚孝的伦理道德,丑化的是农民起义军,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与建国后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合,所以销声匿迹于戏曲舞台60有年。拙文试图从该剧发生地——宁武的地理地貌特征、戏剧发生的情节背景,以及此剧创作的来龙去脉,作一些粗略的梳理,请教于方家。

边塞险隘的屯兵要地

宁武关古为三晋门户,南接太原、上党,北控云中、朔宁,群山环峙,势若行拱,明置宁武关设监司,与雁门关、偏头关并称三关,山西总兵坐镇其间。

大凡熟悉宁武城的人都知道,宁武古城的街道名称与其他县城的街道不太一样。其他县城的街道叫**街**巷,而宁武古城的街道则别称“户”。举例说,叫“头百户、二百户乃至九百户”。这是什么意思?不知底细者感到有些奇特,说明白其实很简单,这是明代军事制度的遗称。说明宁武古城在明代是宿兵要地,是一个千户所。

明代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名义上是以唐代为模式,实际是因袭元朝的军制。所谓卫所制是,以5600人为一卫,1112人为一个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每所设总旗2人,小旗10人。诸卫或分属都司,或直属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都司则都属都督府,卫所之兵士战时打仗,平时从事屯田生产,有战事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之兵作战,战事结束后,兵士又各归其所,此做法与唐代的府兵制很相似。但卫所指挥使和千户、百户大都为世袭;都督、同知、佥事等。多为勋戚子孙,此为模仿元朝的制度。而元朝为蒙古族统治中国,所用之人多为本民族,故倚为腹心,似乎在情理之中。而明朝则体制有所不同,则仍沿袭故朝制度,实在说来是一败笔。凡勋戚总是世禄之家,习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作战哪有什么勇敢无畏的精神,所以明朝后来的军政腐败,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明朝的兵士来源有三:其一为从征;其二为归附。这是开国时候的兵源,这些兵士其后是一定要入军籍的,这也是仿于元朝。再一个来源也是明朝最坏的制度就是谪发,即所谓充军,犯罪的人罚其当兵。其实这已经不适其宜,但还有理可说。则一人从军,其子孙永隶军籍,直到其死,还要行文通知到其故乡,使其继承人来充军,如若没有继承人,便推及其亲属。这实在有点奇特,无道理可说。事实上此种作法弊端多多,应该说这是明朝最大的弊政。明朝之所以后来被消亡,或许与这些弊政有关,成为腐败的土壤。

宁武的地理地貌还有一个特征,好些村庄直到当今还叫“马营”或“马坊”,如汾河川有“头马营”、“二马营”、“三马营”,分水岭有个村庄叫“马营海”,还有的叫“东马坊”、“西马坊”等,这些名称足以说明村庄都很古老,原来都是集中养军马的地方,以充军用。可见宁武历来是军事战略重地。险有所必据,地有所必争,为兵家所重视。所以明成化二年(1466)建关设守,山川环列,兵农错居,商贾云集,经贸繁荣,犹如大都会一般。成化三年(1467)始建关城,伐石于山,采木于林,调集兵丁约四千余人,军马千许,军民共筑,轰轰烈烈,仅一年时间便告成功,劳一时而利久远。与雁门、偏头关称为“三关”,总兵官镇守。

一场激战成就了一个英雄忠魂

朱明王朝坚持了276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终因其腐败无能,被陕西米脂的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高举大顺王朝的旗帜,经过长期起起落落的战争,最终在1644年结束了政治生命。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十七年(1644),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军东渡黄河经山西进攻北京,当时义军尚未到达太原,太原守将有些紧张,令守代州的周遇吉南下增援。周遇吉奉命南下,部队尚未到太原,太原居民哗然,以为边兵到来事不可测,太原守将又令周遇吉退回。周退到忻州时,上城墙南望太原,还流了眼泪,而后退守代州。可见周遇吉也是性情中人,当时眼泪包含了什么情感,今天的我们无法去做种种主观心理猜测,或许只有昔日的周遇吉自己明白。

李自成攻破太原,巡抚蔡懋德自缢于三立书院。李自成紧接北上忻州,官吏迎降。遂攻代州,与总兵周遇吉激战数日,周遇吉终因兵少粮尽,退居宁武关固守,李自成遂又追至宁武关城,数日攻关不下,死伤惨重,有退还之意。有部将进言,我众彼寡,以十击一,战无不胜。李自成接受部将进言,坚定信心,集中兵力,终于攻克。周遇吉短兵力战身体披矢如猬而战死。李自成感叹道:“苟关隘守将尽如周遇吉,吾安能至此。”这在《明史》里有详细记载。有的野史笔记也如斯载录,如清初人彭孙贻的《流寇志》等。宁武关一战的胜利,惊吓大同、宣府等地的守将,不战而降,主动送来降书。李自成自此一路顺风,直达北京。算起来,李自成东渡黄河在山西的时间不过42天。

当然也有不同的记载,明末清初的学者戴廷式的《周遇吉传略》就和上述“明史”有所不同。戴廷式是山西祁县人,甲申之变他就在京都做官。从他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得知《周遇吉传略》是根据宁武战事后,一个从宁武关逃往北京姓王的人的讲述记录下来的,可视之为第一手材料,恐怕也是最早记载宁武关战事的一个材料。我以为其可信度较强,不妨原文录之如下:

将军故西北荒服人,从汉姓周,名遇吉,字象谦。年少时好逐禽,偶弦急失玦,值鹿角山畔中,取而刀截之,加大指上,遂以为玦。后指渐大,既责此玦狭固不能去,佩之终身。入边城行伍,经战必先,积功至副帅。以庚辰(1640)某月代许定国为宁武总兵。初至宁武教场训练场将士,将军拾矢而射,一发中的,矢矢相属,十发无一差者,一军皆惊。将军廉德,俸禄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然法令严明,秋毫无犯,军与民相安,宁武一边倚重焉。

甲申之变,即以身殉宁武西河,王昆元在围城中知将军死事,颇悉,吾闻之王生,曰:癸未(1643)十二月,闯贼李自成从蒲州渡河,巡抚蔡懋德檄将军入守太原,太原人哗以为边兵入城,事不可测,将军至黄头寨,离城六十里,蔡公用众说檄止之。将军退之忻州,登城南望,泫然而泣。守以拒贼。既而曰:“宁武汛地也,且扼寨”,乃还。贼围太原,抚标小将张权,牛勇守新南门,权故贼开门纳贼,勇逃入西山,懋德自经(尽)于三立书院。自成志愈骄,谋迳(径)道趋京师,惮将军蹑其后,先遣尤总兵世禄子招将军,而自成收兵徐行,或传甲兵精矣,或传太原屠矣,或传滹沱渡矣。宁武大风拔木,民动如烟,副使王胤懋与将军议探贼虚实。将军遣内亲将邓某探之,回报贼兵所向无敌,拒者鸡犬不留。胤懋疑其通贼,侧目而视。将军知胤懋疑己也,出邓不意,抽刀立斩之。谓胤懋曰:“战守孰胜?”胤懋曰:“战不如守”,遂门士为必守计。后数日,贼来,距城二十里止营。尤贼与将军有旧,果先驰说将军,将军挟弓登北城门楼见之,语未发,尤贼见弓影而逸,射不及中。胤懋曰:“乘贼诱将军,将军出城,伺机出奇,苟能破贼,不愈于守乎!”将军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愿虽十人下城,看贼情形,选壮士五百人,日暮食,夜半潜出暗击之,折其盛势,然后可守也。”其妻刘氏,生外边,有胆识,亦善射,军中呼为“智勇夫人”。夫人立谏曰:‘下城,倘若有所失,兵无主则乱,守岂能久。”弗听,夫人有弟某,先以布系将军下城,甫至城半,将军悔悟,连言曰:“从容,从容!”持布者大声疾呼曰:“何不救一城生灵?竟弃之贼,兵至,遂执将军见自成,将军不屈,自成爱其忠勇,欲用之,振手语曰:“从我侯王可立致也。”将军不答,久之瞋目,曰:“我岂高治者,肯从尔乎!”自成笑曰:‘不降,目引去,遣十贼伺之,自成向贼指挥攻城,少选,呼左右曰:‘请周将军来。贼抚将军背曰:“前前”。将军见自成,仍不屈。自成笑曰:“不降”,目引去,将军离自成稍远,夺贼佩刀,尽杀伺贼。自成率兵围之数重,将军大呼挑战,贼皆披靡,身也被数十创,一蹶陷泽中,遂执将军至城下,支解之,颜色不乱,城上见之者咸感愤流涕,争效死杀贼。夫人嗷然而哭,命诸将授以战守之策,诸将泣从之。自成恃贼众城隘,环四面而攻之,兵皆殊死,不可破,贼志少懈,城忽自摧一角,贼乘而进巷中,伏兵皆发,出没如流星,当者皆死,自辰时至酉杀贼两万余,横尸扼路。是时,以百千将尽之卒战数十万日益之贼,外无救援,日暮兵败而走。自成屠城中老幼,入官舍见胤懋朝服坐堂,敕印陈案上,贼疑其异,以刃拟之,不为动。胤懋叱曰:‘逆贼,败尔邪。’贼洞懋心而出。夜半围将军署,夫人豫积薪署内高楼下,和药其中以待变。家奴百余人皆族氏,登屋极引弓外射,矢无虚发,犹杀贼数百人。自成大怒,百计攻之,不克。有老校退卒知楼曲境,引贼从北城下入楼者,夫人知不免,纵火自投,家奴尽从之,火药齐发,光芒触天,声如迅雷。阖门无贵贱,少长皆焚死。贼乘胜攻大同,巡抚卫景瑗入僧舍自缢,总兵姜瓌降。

戴廷式曰:世传周将军夫妇死事,不无异同。将军本可战可守,而临时失算,自缒下城,草草死于贼手,惜哉!独刘夫人鞭策将士巷战杀贼,有古名将风。晋刘遐之妻拔遐于石勒万众之中,神色不变,夫人岂其苗裔邪,何行之烈也!余甲申在京师,京师破如儿戏。见贼卒自言:宁武一战,人已破胆,至大同时犹觳觫。姜瓌遣二将具降表,长驱抵贼营,贼不知来意耳,目皆乱,自成惊起,二将俯伏呼万岁,自成色乃定,呜呼苍天,大同亦如宁武之战,贼鸟奔兽溃矣。

戴廷式这篇《周遇吉传略》记于崇祯十七年(1644),材料来源于宁武关战事后,从宁武逃往京师的王昆元的口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战争的真实面目,成为影响明朝命运的关键性战役。这段记载也成就了周遇吉忠于末代明朝的英雄美名,一时间名声大震。李自成及其部将视周为“天人”,南明福王政权追封周为太子太保,追赐谥号为“忠武”。并列入旌忠祠致祭。入清以后,清朝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大力表彰前朝文武官员,并列入历代帝王庙从祀,其后出现记载周遇吉事迹的官方正史、笔记野史、碑刻和传说等众多记述,尽管有同有异,但忠孝节义仍然是主流核心价值观。

宁武人对传统剧《宁武关》的情结

甲申之战成就了周遇吉的英名,也传播了宁武关的知名度,使其后世评说功过绵延不绝于世。不仅正史、野史,还出现了小说、戏曲、曲艺等众多文艺作品。我读过的小说就有《铁冠图》,《崇祯外史》,不过,《崇祯外史》是从《铁冠图》改变来的。

反映这段历史的戏曲剧目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是昆曲传奇《表忠记》,又名《虎口余生》。该剧作者曹寅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朋友王藻有《寒夜观剧偶成十首》,第七首云:“擎杯含泪奉高堂,宁武关前血战场,一战差强人意耳,早传褒语自先皇。”(自注:曹楝亭《铁冠图》)。曹楝亭是曹寅的号,曹寅还有《北红拂记》、《太平乐事》、《续琵琶》等传奇,但《表忠记》最有名。曹寅本人与昆曲关系极密,除养有家班外,江宁织造兼管昆曲班社,他任织造一职是曹家最为显赫的高峰时期,是当时最受皇帝宠爱的官府。康熙对曹寅极其器重,在他周围聚拢了大批文人,包括朱彝尊、洪昇等都是他的座上宾。

我还读过弋阳腔的本戏,名叫《铁冠图》。《宁武关》只是其中一出。后来梆子腔独立演出的《宁武关》,来源昆曲《表忠记》。因为当时昆曲已盛行演出折子戏,《宁武关》是传奇《表忠记》里精华的一出,当在梆子腔为核心的清代地方戏兴起之后,便将此戏移植过来演出。后来流行于全国有不同版本,包括京剧的《别母乱箭》,应当说此剧在戏曲舞台上影响颇大。其后还出现了曲艺《子弟书》、京韵大鼓等民间说唱艺术形式。

《宁武关》是一个唱做兼重的传统剧。里面有一些表演技巧,如梢子功和耍烟火。传统剧目主要人物有周遇吉、母亲、夫人白氏及儿子周应龙及家院,李自成(花脸)及其部将若干。故事情节是代州失守,正当母亲寿诞,周遇吉逃回宁武为母亲祝寿,不敢把真相告诉母亲。母亲问他为何不在代州坚守,回宁武干啥?周遇吉说为母亲祝寿。母亲问他代州何人值守?周谎称交给监军把守。母亲当面批评说,太监只能在宫里伺候皇家,懂什么打仗,让他守护,岂不是不负责任。随后母亲发现周流泪,问他缘故,周又说他有眼疾,遇风流泪。紧接闯王兵临城下,周遇吉说出实话。母亲大怒,赶周遇吉出关迎战。当婆婆与媳妇站城楼看到周遇吉乱箭穿身自杀而死,急忙回府命家人逃命,家人却愿意与周家同归于尽,最后全家满门忠烈全部尽节。

过去此剧有一些迷信色彩,其中一个情节,周遇吉死后身体不倒。李自成部将过来要用刀砍,被李自成拦住,尊敬其英烈,率众跪拜后才倒地,这个剧情反映了李自成惜才爱才的一面,值得点赞。但是另有一处写周遇吉满门尽节后,有一个过金桥、银桥魂灵上天的情节。小鬼把关,周家一家都顺利过桥,唯独家人要过时,把关的小鬼一把将他打到桥下不让过关,认为家人没有资格上天。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实在是败笔。表现出对劳动者的歧视。

但是此剧在戏曲舞台上影响颇大,尤其对宁武人来说尤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最明显的是宣传扩大了宁武的知名度,因此经过改编,多次将此剧重立于舞台。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就有过三次大的排演。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剧团艺人曹安卿、李明、谢沛霖合作讨论,谢沛霖执笔完成。这个本子我也读过,主要写了周兵对老百姓的残害,目的是为李自成翻案,使李自成为主角。剧本虽立舞台演出,但终未成功。

第二次是1979年,忻州地区文化局要举办新创作剧目会演。我便报了我改编的传统戏《宁武关》。当时虽已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萌芽,但多年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是不容易的。我的立意还是要树立李自成为主角,重点写军民鱼水情,即以民谣“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为基调,表现出起义军和百姓之间浓浓的情意。演出是在忻州大礼堂,那晚观众很多,连走道都站满了观众。虽然效果很好,还是周遇吉叫好,扮演刘宗敏演员和一个群众角色的小青年演员都获奖,李自成却在讨论会上受批评,戏份少,树立不起形象。虽然这次改编比第一次改编从思想内容和情节设置提高丰富了许多,但要把李自成的形象树立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历史的真实面目是,在宁武关战争中,李自成本身就是强势,周遇吉是弱势,强势之下树立弱势比较容易,容易出彩。而强势再树强势,从戏剧角度来说就很难,没有对比难出形象。结果仍然还是不成功,未能在舞台上立于久远。尽管后来著名戏曲史家吴晓铃先生来忻州时,听说宁武剧团演出新编的《宁武关》,还专门到宁武看了戏,并要了剧本,提了技术上的一些意见;再后来,省文化局专门拨款2000元让重新修改,只因剧团耽于演出,终未继续努力。

第三次是在30多年后,青年演员孙永清带着浓浓的家乡情结,多次找寻机会试图重排《宁武关》。孙永清生于宁武,长于宁武,在宁武开始走上艺术道路,如今已是阵容较大的忻州梅琳北路梆子民营剧团团长。一次偶然机会随便聊起,便与曲润海老先生想法不谋而合,后来有了曲润海先生根据京剧传统本改编为北路梆子《宁武关》的新版本。曲润海先生非常关心我市的文化事业,尤其是北路梆子。面目一新的《宁武关》剧本一经面世,便受到市委宣传部和宁武县委的重视与支持,并于2015年1月10日在宁武县宾馆举办了一次剧本研讨会,邀请嘉宾多是戏曲名家。

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尤其北京和省里的专家对剧本都作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尤其使人耳目一新的是此剧作只客观情节描述,对李自成与周遇吉双方都不做主观评价,只是平行发展,不作褒贬,此其一;其二是对传统戏周夫人是青衣行旦,改编本改为刀马旦,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其三是在代州与监军矛盾的处理,太监本不懂军事,他还要管事,每当周说山高皇帝远时,监军便举起尚方宝剑,这样的戏有好几次,很有戏剧性,有剧场效应;其四是对火烧周府,传统剧是周母指挥使然,此本改编为降将点燃,以此讨好李自成,其结果却被李命部将处死,表现出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也有戏剧效果;其五,对原有材料,剧作家重新作了一些自己理解和解释,使得剧本有了面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满门忠烈的主题没有变。

总体来说,此剧本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具体说剧本的前半部分武打多,戏少,较平,还需要剧作家思考修改。再一点是周遇吉自杀后不倒的处理,此情节传统剧就有,然后李自成率众跪拜后倒地,而后令人掩埋。这在传统剧里是作者故意神话周遇吉英雄的文化符号,贬低李自成的卑下。而在现在的改本里,这样便显现迷信色彩。但也可看作是李自成一个喜爱忠良大度表现,就是周自杀倒地后,也可如斯处理,表现出李的大度胸怀,似可成为亮点。当然这个情节还需要商榷。

现在看来此剧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相信在诸多有心人的努力下,定能打造一个全新的而且能够长期保留、流传民间的好戏。因为,《宁武关》不仅是宁武人的期待,也是忻州人民的愿望。

盼望着,《宁武关》成为宣传地方文化的一个新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