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二人台 >

二人台“万人迷”—— 张根锁

2014-12-15 发表|来源:包头日报|作者:姬卉春

早在清雍正年间,石拐当地居民掘煤燃火,揭开了大青山煤田开采的历史。到乾隆年间,来自山西陕西河北的农民迫于生计走西口,不断涌入石拐地区租地、开煤窑。石拐地区成为走西口人流的聚居之地。根植于各地群众生活的很多民歌戏曲曲种也开始在石拐地区传唱。

张根锁,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生于石拐区的一个贫困家庭,自小就开始了游荡的打工生涯,给人放羊到煤矿打短工在五当召膳召地内打长工。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嗓音清亮,在打工生涯中很快学到了各地很多的民歌、戏曲,特别是善唱地方民歌和小曲,由于其演唱紧贴群众的现实生活,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在当地小有名气。

此时生活在土默川平原的西路二人台创始人云双羊,已将民间社火踢股子和跑圈子的秧歌表演与草原上盛行的丝弦坐腔民间艺术成功搬上舞台,开创了在演唱中使用乐器伴奏并进行化妆表演的形式,也就是早期的二人台。

20岁时,张根锁到沙尔沁协盛窑子(今沙尔沁镇永富村)打长工,恰逢云双羊的二人台来此地表演,被其独特的演唱所折服,后拜云双羊为师,学唱旦角儿,从此走上了二人台演艺之路。

张根锁长相清秀,擅演旦角,其独特的噪音和表演天赋很快与云双羊成为最佳搭档,成为云双羊创立的半职业性的演出组织“小班”的台柱子。作为最早出现的二人台班子,“小班”主要活动于土默川、包头、固阳、武川、安北、五原、临河一带,赶集市、串码头,辗转演出,除了用汉语演唱以外,还用蒙汉两种语言混合演出,受到了蒙汉民族农牧民的欢迎和喜爱。

张根锁在与云双羊、板达子等老艺人的合作中,边演边学,灵活地把唱、念、做融为一体:他还向生活学习,平时注意观察各种类型妇女的举止言谈,起居坐卧以及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从生活中撷取素材加以提炼、加工。在唱腔上,他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并且扩大了表现力和可塑性,表演艺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形成了他个人的独特风格,自成一家。

他的表演细致入微,妇女形象被他塑造得栩栩如生,真切动人,获得观众和二人台同行的称赞,被称为“锁锁旦”。同时,他的演出剧目亦逐渐丰富,有《走西口》、《打后套》、《英台下山》、《顶灯》、《打金钱》等。“小班”还在内蒙古草原上最早尝试一丑一旦化妆表演方式,因此在内蒙古中西部以及晋陕宁地区有很大的名气。

而真正让张根锁名闻土默川和河套地区的,是一次在庙会上的演出。早场大戏(晋剧)一散,二人台班接台,时值晌午,酷日当头,观众却迟迟不散等在那里。待云双羊、张根锁的《打后套》一唱,台下叫好声掌声不断,因此人们给张根锁送了一个绰号———万人迷。

张根锁演出的年代正是清末民初,女性解放运动渐渐兴起,大批的女看客加入到观看二人台演出的人群中,引起整个二人台界急遽的变化。

过去舞台上是丑角占着优势,因为男看客听戏的经验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对丑角的表演艺术,很普遍地能够加以欣赏和批判。女看客刚刚看戏,比较外行,无非看个热闹,那就要拣漂亮的看,也就是看旦角。“缺旦戏难演,无旦不成班”是戏剧界至今流传下来的行话。

有历史资料记载,曾有若干大姑娘小媳妇烙好一寸多厚的本地烙饼,十天半月地跟着二人台“小班”看张根锁的演出,“万人迷”张根锁风靡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