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种登上了大舞台——阳高二人台剧团发展纪实
2016-04-08 发表|来源:山西农民报|作者:马建军山西“二人台”这门艺术,最初起源于河曲,何时流传至阳高,史料没有记载。据老艺人们讲,境内最早流传下来的曲调为 《八仙庆寿》,初步考察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产物。因此可以这样说,早在150多年前,阳高已经有了“二人台”的足迹。
应该说,“二人台”艺术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的二人台是在逢年过节、庙会赶集之时,在村头院落、街头巷尾,两三个演员或站或坐,边说边唱,想唱啥唱啥,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肆意发泄,直到尽兴而散。那歌声像呐喊一样野性、肆意、忘情,既不装扮又不表演,唱的都是民间流传的小曲小调,有《过大年》《刮大风》等等。并且,当初的二人台除四块瓦伴奏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打击乐器。
“二人台”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艺术形式,是从剧目《走西口》在清代光绪初年的诞生开始的。当时由于山西连年遭灾,晋西北的劳苦百姓被迫“走西口”,将“二人台”的唱腔带到内蒙古。而一些从“口外”返回家乡的人又从内蒙古把当地的“二人台”小调带回来,这样相互影响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唱腔:既有山西特色,又有内蒙古情韵。从那时起“二人台”艺术不仅在阳高县深深扎根,同时影响遍及山西晋西北、内蒙古西南部、陕西榆林以及河北张家口一带。二人台唱腔共有200多种,常用的有100多种,最常用的有《挂红灯》《五哥放羊》《打金钱》等。
阳高二人台剧团成立于1960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探索,精心演绎,借鉴和吸收民歌及其他剧种的长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晋剧的“小开门”,道教的“巴音抗盖”等,经过加工、提炼,最后变成了自己的东西。阳高二人台的唱腔,分“亮腔”(自由节奏)、慢板(丢拍)、流水板及捏子板等4种。亮腔节拍松散,音域高亢,起伏跌宕如长河流水;慢板委婉曲折,音域平稳,情绪深沉,似涓涓细流;流水板明快清晰以说代唱,节奏鲜明,像雨后激流;捏子板演奏急促,唱腔火爆、词多并合,恰如激流拍岸。阳高二人台在晋陕蒙冀一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观众喜爱。
近年来,阳高县非常注重二人台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专业学校和专业演出团体,其中业余演出团体多达30多个。阳高县二人台剧种传习中心主任、阳高县二人台演艺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振峰说:“众所周知的民歌表演艺术家阿宝原来就在阳高县唱二人台,在名人效应的影响和带动下,最近几年阳高二人台艺术不断登上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各地的大舞台,并获得了许多荣誉。”现在阳高县20万人中有5万人会演唱二人台,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阳高“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2009年二人台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艺人王元、杜秀梅等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