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培育打造“草原特色戏剧”品牌
2017-06-17 发表|来源:内蒙古晨报|作者:邓玉霞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起源于原始歌舞,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的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戏曲”一词由来已久,早在南宋年间,刘勋就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这是“戏曲”一词现存最早的记录。刘勋所指的戏曲实际上就是南戏。后来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录》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近代大戏剧家王国维给戏曲下的定义则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戏曲有着繁多的剧种和丰富多样多元的表演、表现,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
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它们散发着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被各族群众所喜爱。那些韵味十足、风格各异的地方戏曲已成为草原上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编者
京剧的雍容华美,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评剧的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我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韵味和内涵。
内蒙古地方戏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在民间
“我们这一代人是从小看戏长大的。二人台活泼风趣,梆子腔高亢激越,那音乐、那曲牌、那唱腔,早已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了。那时候每当夜幕降临,一听到戏庙里锣鼓丝弦响,便扛着板凳,提上马扎,直奔戏庙。虽说民间班社总是演出那几出传统戏,有些唱词观众耳熟能详,但是我们就是喜欢看。”年近六旬的呼和浩特市讨思浩村党委委员刘明忠说。
“秦腔是古老的戏曲剧种,其高亢的唱腔,丰富的曲牌,众多的剧目,吸引了无数的观众。阿拉善左旗文化馆秦腔剧团于1992年重新组建,经常在农村牧区演出秦腔传统剧目。这个剧团的演员主要是热爱秦腔艺术的秦腔老艺人和秦腔爱好者。”阿拉善左旗秦腔爱好者杨顺意说。
“前几天我们在兴和县一个小村庄进行了东路二人台专场演出, 村民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一到精彩唱段,大家就鼓掌叫好!”内蒙古一撮毛艺术团团长郭建国说。
戏曲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我区无论是国办剧团,还是民间班社、民营团体,都是戏曲传承发展的生力军,让地方戏曲在民间生根开花。
据了解,全区涉及蒙古剧、二人台、漫瀚剧、二人转、京剧、评剧、吉剧、晋剧和木偶戏等剧种的国办表演团体有很多。有的剧团虽改制为乌兰牧骑,但其业务主体仍以演出戏曲为主,如以表演评剧为主的赤峰市宁城县乌兰牧骑和敖汉旗乌兰牧骑;有的剧团虽然因道具破损无法添置而有过停演阶段,但却完整保留了30年前成立时排演的所有戏曲剧目,如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木偶戏演出组;有的剧团克服各种困难排演戏曲剧目且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如赤峰市京剧团等;有的剧团是全区仅有的能表演某一剧种的团体,如包头市漫瀚剧艺术剧院等;有的剧团在戏曲创演方面一直进行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乌审旗乌兰牧骑和牙克石乌兰牧骑等。
还有一些像内蒙古一撮毛艺术团一样的民营团体,活跃在乡村的舞台上,如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乡凤凰岭村的庆丰收评剧团,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长城新苑剧团和乌海市的二人台剧团等。
我区各地的二人台、东路二人台、道情、晋剧和皮影戏等剧种的民间班社,均具有表演特色和保留剧目,如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村的“蒋家班皮影”可以演出17部完整的皮影戏,宁城县的“天雨皮影队”能演出50余部皮影戏,通辽市的 “冯家班二人转”在开展表演活动的同时也在进行二人转培训。
摸清了家底
我国戏曲是融诗词、歌赋、杂技、武术、舞蹈、音乐、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为了进一步保护戏曲各剧种,文化部于2015年底组织开展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是对当前地方戏曲剧种生存现状的一次全面调研和梳理,是对当前地方戏曲剧种剧团的一次全面‘体检’和‘诊断’,是对戏曲艺术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的一次抢救和挖掘。”内蒙古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人员王志刚说。
去年5月起,内蒙古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人员分别深入全区12个盟市、24个旗县区、28个村镇和48个表演团体进行实地调研,查阅有关资料,听传承人讲述,看戏曲演出。
“我们走访了农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庆丰收评剧团、由个人承包经营的内蒙古长城新苑剧团、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乌海市二人台剧团等民营团体,还走访了一些民间班社,感受到了地方戏曲在民间肥沃的土壤中旺盛的生命力。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尚未发现有专为戏曲院团制作道具和乐器的机构。”王志刚说。
至去年年底,基本摸清了我区地方戏曲剧种情况,详细掌握了各类剧种、剧团的生存发展现状。内蒙古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数据采集、平台著录及省自治区级专家审核工作全部完成。
在内蒙古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中,共普查及著录了剧种16种,有蒙古戏、二人台、东路二人台、中路梆子(晋剧)、京剧、漫瀚剧、评剧、二人转、吉剧、大秧歌、道情、耍孩儿、秦腔、皮影戏和木偶戏等。与《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所列入剧种相比,新增剧种6个,分别是漫瀚剧、秦腔、耍孩儿、吉剧、皮影戏、木偶戏。消亡剧种2个,即北路梆子和满族戏。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戏曲剧种之一。满族戏从内容和形式上可分为宫廷戏和民间戏,它既有别于评剧,又有别于人们喜闻乐见的东北二人转。
“1982年,漫瀚剧在内蒙古诞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创剧种中最年轻也具有生命活力的剧种。”王志刚介绍说。
深厚的群众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新媒体以及新型艺术的不断涌现,传统戏曲曾一度受到强烈的冲击,但是我区地方戏曲依然像跳动的火苗一样充满活力。近年来,奈曼旗评剧团每年演出500场次以上;内蒙古长城新苑剧团每年演出400余场次;太仆寺旗二人台艺术团每年演出300余场次;宁城县乌兰牧骑在目前可上演28部评剧剧目的基础上力争演出40部;太仆寺旗晋剧团每年演出近500场次;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是我区目前唯一演出木偶戏的团体,演出剧目使用蒙汉双语,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寓教于乐,受到孩子及家长的欢迎,被誉为“草原流动幼儿园”。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区的地方戏曲广受群众欢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在农村牧区的市场更为广阔。
“戏曲艺术以其现场表演的亲和性、生动性、互动性,发挥着很好的社会作用。兴安盟突泉县乌兰牧骑以‘拉场戏’为主打剧种,其剧目以倡导文明礼仪、文明行为等为主要内容;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木偶戏组把遵守交通规则、团结友爱、讲卫生等内容编创成剧目,在演出中与孩子们互动,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道情民间艺术团,将尊老爱幼和敬老爱老等传统美德融入剧目中。”内蒙古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专家戈琳娜说。
“宁城县将评剧艺术与草原文化、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草原风评剧’,对评剧艺术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同时,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先后创作了《亲人的哭喊》《红石山》《大宁魂》《杏花盛开的时候》《情在山乡》《诺恩吉雅》《烽火宁城》等优秀评剧剧目,吸引了大批的观众。”戈琳娜说。
振兴地方戏曲
通过精细化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深入分析制约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的不利因素和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要对戏曲艺术后继乏人、年轻观众难以培养、戏曲音乐趋同倾向、戏曲院团举步维艰等方面的问题做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打下坚实的调研研究基础。
通过抢救式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及时抢救一批濒临消亡的地方戏曲剧种的珍贵资料,从丰富的传统戏曲艺术资源中挖掘整理出一批可供戏曲院团融合创新的艺术要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一方面大力倡导戏曲院团向传统要作品、让经典更经典,移植、改编、复排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坚持保留剧目制度,让经典戏曲艺术重现光彩。一方面鼓励支持戏曲院团靠创新求突破、让市场做检验,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各种戏曲艺术改革,吸引更多都市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这样才能让戏曲艺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散发恒久的魅力。
据悉,我区要实施内蒙古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培育打造“草原特色戏剧”品牌,大力扶持和加强我区特色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的研究、保护、传承、创作工作,繁荣民族戏曲和振兴地方戏。注重乌兰牧骑在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创作中的特殊作用,大力扶持地方戏院团创作演出和设施设备建设。健全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建立地方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完善戏曲教育与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