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二人台 >

烂漫山花,胜盆景幽香——二人台小戏《走西欧》观后感

2018-12-2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清如许

二人台小戏《走西欧》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18年的小戏作品,11月份在山西演出,我有幸看到了这个作品。看完这个作品,感觉我们政府目前提出的很多戏曲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在这个小剧种的小作品《走西欧》中可以看到切实的实践效果。

一、创新性发展戏曲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提出了创新性发展的策略,如何创新性发展呢?这是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需要艺术家进行实践探索的课题。《走西口》是二人台的经典剧目,清朝末年,山西大旱,男人不得不走西口去讨生活,新婚夫妇难舍难分的故事。《走西欧》这个二人台小戏在今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与传统《走西口》找到了相同的契合点,也是小两口难舍难分的故事。不同的是两对年轻人的生活时代不同,《走西口》是悲剧,《走西欧》是喜剧,前者是无奈的生活所迫,后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作品的风格也不同,然而,新婚夫妻的难舍难分感情是相同的,具体到作品中怎么体现呢?我们看一下片段。

毛豆:(急忙阻止)啊呀,你这是唱得哪一出?

红秀:(故意无理地)当年太春走西口,那玉莲来的就是这一手!

毛 豆:  当年太春走西口,是因为家里穷得喝不开酸稀粥;如今毛豆走西欧,是为了追赶时代新潮流。你不要两眼眼哭得红抠抠,你要心窝窝乐成个石榴榴。

[手机铃声响,毛豆打开手机,传来语音:“毛豆哥,快不要唱那个《走西口》了!人家滴滴车的司机在吼了,催你赶快马上立即走了!”

毛豆:红秀,人家司机吼了,我得马上走了!

红秀:甚也没准备就要走?

毛豆:二姑舅那里甚也有!红豆,我走啦!

离别还是几百年不变的离别,但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外出的东西不用准备,滴滴快车一喊就到,只有在新时代新生活下才能创作出这些新名词,这对夫妻好像是穿越到现代的太春和玉莲,观众觉得,既新鲜有趣,又耐人寻味,想看看红秀和毛豆怎么演绎新时代的夫妻离别之情。

如果二人台的老剧目能得到这样的创新性发展,二人台这个剧种就会因为剧目而传承保留下来,剧种因戏而传,这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编剧柳志雄老师不顾个人名利,默默将自己一生的才情浇灌了二人台这一弱势剧种,中途不改志,不涉足影视和其他剧种的创作,留下了200多个二人台小戏和50多部二人台大戏。确实是二人台这一剧种的幸运。

二、现实题材艺术化

现实题材的创作面临着很多难题,其中,最突出的难题就是如何艺术化处理素材的问题。感人的素材要加工成感人的舞台作品,是比较难的,现在很多编剧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一方面不能靠编剧一厢情愿,闭门造车;而另一方面是观众的辨别能力很强,故事的真假很容易被观众辨别,编剧和套路技巧也很容易被观众预测。这样就导致现实题材创作的一个困境:有的现实题材作品不如真实事件感人,观众听真实事件反而更容易感动;有的现实题材作品直奔主题,观众看了前边已经能猜到结局,没有悬念和疑问;有的现实题材作品确实是曲折离奇,但让观众觉得虚假不可信,不符合现实生活。

二人台小戏《走西欧》能吸引观众,让观众相信、让观众没猜到结局,揪着心看完这个作品,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现实题材经典作品。分析其原因,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故事没有停留在事件叙述上,没有停留在思想概念碰撞上,没有停留在人性善恶的争斗上,而是在鸡蛋壳壳里做文章,深深扎进人物的情感里,由细腻的情感起伏跌宕,推进故事发展,推进人物的思想发展。如果我们能像柳志雄老师一样牢牢抓住人性人情这条线写戏,深深钻进人物感情的蛋壳里荡秋千,打太极,我们的现代戏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概念化作品。例数流传下来的很多优秀的传统戏曲作品,无一例外不是在人物细腻复杂的情感里写戏,很少在人物的理想信念上写戏,所以说,现实题材艺术化的道路就在前人曾走过的路上,我们无需孤军摸索,无需另起灶台,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一片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等着我们。

三、写人民为人民写戏

现在的很多作品,写好人好事好像是为了让领导喜欢,写名人大事是为让专家喜欢,写家长里短家务事好像是为了让百姓喜欢,相互之间题材本身似乎就有不可跨越的沟壑。“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展战略,文化旅游是山西提倡的转型发展,搞活经济的新思路,新婚夫妻小离别,三者间看着觉得有不可跨越的沟壑,但在二人台小戏《走西欧》中看不到断裂的沟壑,连不平展的褶皱都摸不到,我们看一段感受一下。

红秀:我看你是阳关大道不去跑,偏要去走独木桥。你一人去了欧洲,是卖大同的油糕、太原的火烧,还是贩交城的骏枣,大寨的核桃?

毛豆:咱要搞就搞成一绝,要办就办出特色。别人招揽土客,咱接待洋客;别人招揽中客,咱接待外客。因此,我得去外国考察考察,观察观察。看人家旅游咋搞了,导游咋导了,咖啡咋熬了,培根咋烤了……

红秀:(故意打断,接)再看二奶咋包了,小三咋找了!

毛豆:(着急地)哎呀,你是本能地撒娇了,还是故意地干扰了?

红秀:我看你腾云驾雾,怕你走了邪路!你没听人们说,丈夫丈夫,一丈以内,热热乎乎;一丈以外,凑凑乎乎。离开十丈八丈,只能马马虎虎。你要离开千里万里,那更是玄玄乎乎!

夫妻之间简简单单对话介绍了山西的特色农产,介绍到欧洲考察旅游的意图,而故事却一直在夫妻感情里打转,没跑到概念解释和思想碰撞上,红秀就是一个单纯的女子,毛豆也不是高大上的旅游理论家,二人的分歧一直在情感上,没有跑离情感的主线。观众看到的是夫妻二人间的斗嘴斗气和难分难舍的小感情,看不到教育观众搞旅游经济的意图,也看不到替政府宣传政策的想法。这个作品就是写百姓也是为百姓写的作品,不仅百姓喜欢,领导也喜欢。专家看了这个戏,唱词押韵,对白也句句押韵,情感起伏都在剧情发展里,节奏紧凑,不拖泥带水,也不逻辑不顺,也会觉得这是个很满意的作品。

分析《走西欧》能让不同人群喜欢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一是故事从百姓的生活细节中提取,夫妻恩爱的事,喜闻乐见,百姓就喜欢;二是道理从有情感的人嘴里说出,思想观念不生硬,领导也喜欢;三是语言从谚语俗语的文学性上凝练,剧情从起承转合的逻辑上细扣,专家看了合理且觉得有趣有味,专家也喜欢。正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描写了一个冷酷、残忍、吝啬的犹太裔放高利贷者,而犹太商人坐在观众席上,看了戏后泪流满面,喜欢《威尼斯商人》这个作品一样,好的作品是可以让不同的人群都喜欢的。就算一个最讨厌走西欧,讨厌外出打工的观众看了二人台小戏《走西欧》,也会感觉到编剧理解他们苦楚,毛豆所说,“你想我还能嚼头发,我想你那才是没办法。可有了爱,就有了责任;成了家,就不能任性。”这是每个外出打工者最主要的精神支撑和所面对的最无奈现实。

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是在传承传统戏曲精髓基础上的创新性探索,应该是对题材进行高度艺术提炼后的结晶,更应该是不同的观众看了后都喜欢、有收获的作品。这些要求看着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二人台小戏作品《二人台》在这三方面却做得天衣无缝,不愧是小戏玩出高水平,不愧是大编剧的小露身手,不愧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