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二人台 > 资讯 >

二人台小戏开启全国巡演模式

2018-07-03 发表|来源:山西晚报|作者:孙轶琼

7月2日晚,《保利情·西口风》山西河曲民歌二人台精品节目展演在山西大剧院上演,高亢辽阔的音调,诙谐写实的歌词,昔日里绽放在田间地头的河曲民歌和二人台小戏就这样呈现在剧院观众的面前。《想亲亲》《绣荷包》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也以轻松明快的旋律,再次唤醒了几代人的记忆。据悉,此次演出是中国保利集团定点扶贫河曲民歌二人台项目后的成果展示,打开了山西小戏在全国巡演的历史篇章。

河曲素有鸡鸣三省的美称,也被誉为民歌的海洋、二人台的故乡。“河曲有种特别的黄河文化,远去一公里就是陕西,这边跨出去就是内蒙古,秦晋蒙三省区文化相互交融。”提起二人台,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团长王掌良如数家珍。作为有着丰富民歌资源的小县城,一方水土滋养了当地丰富的民歌艺术,二人台就是在叙事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剧种,覆盖面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深受大众喜爱。2006年,河曲民歌、二人台双双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到2013年,河曲县连续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北方民歌之乡”的称号,被省文化厅列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虽说荣誉傍身,但并不意味着这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生存状态很好,就多年前的情况来看,二人台因为唱起来是方言,演起来是家长里短,而缺少了在剧院生存的条件,甚至缺少了走市场的动力,也陷入了一场困局。

2013年,中国保利集团在河曲县文化扶贫,把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作为定点扶贫单位,以教育扶贫为核心长线工作,打造河曲民歌和二人台艺术品牌名片。这对于刚刚成立的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来说,无疑给了一剂强心针。2014年,河曲民歌、二人台开始在全国六十多家保利院线演出,今年,又作为重点剧目,首次被纳入《2018国之瑰宝·保利情——中华优秀地方剧目展演》,于6月分别在呼和浩特、武汉、衡水、太原四地演出。王掌良非常自豪地说:“通过巡演,河曲民歌和二人台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现在到了南方的一些城市,竟然还有了粉丝,前来看戏的人也多了,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北方小戏竟然克服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在南方受到欢迎。”在刚刚结束的武汉演出中,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还在当地举办了知识讲座,前来听讲座的观众人潮涌动,不少观众还能叫得上一些二人台演员的名字,这些点点滴滴的渗透,让二人台的名声越走越远,也让从事二人台演出的演员充满了自信。“这就促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当你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度,必然会有更大的市场迎接你。”王掌良的话掷地有声。在全国巡演的过程中,该团还接到了很多“橄榄枝”,先后两次赴北京恭王府展演河曲民歌和二人台精品,并参与到省文博会精品展演中。现在,全团演职人员60多名,以二三十岁的居多,均来自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

对于很多剧种和剧目来说,剧本的创新是关键。记者曾经参加过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节目专门录制的“晋冀陕蒙四省区二人台大赛”,很多选手演唱的都是老段子,这对于观众和评委来说,缺乏新意,而经过一些改编的新段子、小段子,即使不够工整,即使体量较小,但却因为“创新”二字,能得到业内外人士的好评。同样,作为一个剧团,也需要创新。王掌良表示,“2017年,我们在省内外演出了226场。文化扶贫促成演出场次的爆棚,这样的演出机会不仅促使我们把传统艺术提炼成精品,也促使我们每年都要新创三四个小戏。今年,我们就创作了反映扶贫主题的《蜜果缘》《考女婿》,还有民歌《书记兄弟》《我的好兄弟》等,把原生态与现代审美结合起来。”

《国之瑰宝·保利情——中华优秀地方剧目》是保利剧院2017年起推出的系列演出,将演出季品牌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本届中华优秀地方剧目展演自5月19日正式启动,演出涵盖京剧、评剧、庐剧、晋剧、歌剧、黄梅戏、二人台等11个不同剧种,共55场。

这是河曲民歌和二人台首次参加优秀地方剧目展演活动,对推广弘扬河曲民歌和二人台艺术,着力打造河曲文化新名片有着积极作用。此次展演活动以文化搭台,吸引更多目光和机遇聚焦河曲,为河曲的脱贫攻坚战吹响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