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儿童剧 >

“同质化”不是最大的麻烦——从“经典童话改编”说起

2018-06-01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冯 俐
配图 儿童剧《白雪公主》

关于儿童剧的创作现状,很多业内外人士都在谈论“同质化”问题,比如在一个演出季,同时有好几部不同版本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在上演。这些年,大家似乎都看好了这条“事半功倍”的路子,一窝蜂地拿起世界经典童话,戴上面具或是借用点高科技手段就粉墨登场。还有更可笑的“自诩”和“误判”:凡改编自经典童话的剧,多自称“经典儿童剧”。“经典”是金字招牌,但同名儿童剧却十有八九都是“山寨版”。

我最喜欢的童话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生活在海底深处的小人鱼终于长到了15岁,第一次浮出海面的她看到了船上英俊的王子。她爱上了王子,并在海难中奋力救下了他。为了再见王子,小人鱼用自己最美的长发和最美的声音,向巫婆换取了人类的双脚,代价是再也不能变回人鱼回到海里,如果得不到爱情,要失去人鱼300岁的寿命,还会在爱恋的人结婚后的清晨,化作海上的泡沫。小人鱼忍受着行走带来的剧痛,义无反顾来到王子身边,却因为失去了声音而无法告诉王子是自己救了他、无法表达自己有多么爱他。王子要和别的女孩结婚,小人鱼的姐姐们为了救妹妹,用她们的长发跟巫婆换来一把剪刀,苦苦哀求小人鱼杀死新婚之夜的王子,他的血可以让她的脚变回鱼尾重回大海。然而,小人鱼却在太阳升起之前,亲吻了熟睡的王子,转身将剪刀投入大海,任凭自己化成泡沫……最后,升腾在空中的“小泡沫”听到一个声音告诉她:因为她为爱付出的努力、坚持和痛苦,因为她的善良,她将获得一个属于人类的、不灭的灵魂……

曾有一位年轻同行瞪大眼睛望着我,说从来不知道《海的女儿》还有这么美的结局。她的话令我大为震惊,调查之后发现,许多孩子和年轻人都没读过原著。他们看过的各种“缩写本”“少儿版”“图画本”的同名童话中,简单到只有一个无缘无故爱王子的傻人鱼、一个坏巫婆、一个更傻的王子和一个夺爱的女孩。我翻看了许多版本,原著最后最美的这一笔,都被“省略”掉了,完全抽掉了作品的灵魂。看这样的“残本”经典,孩子们从中还能获得什么呢?连故事都不合理了!有小学生对我说过:小人鱼为什么这么傻!那么猪头的王子有什么可爱?至少应该用剪刀杀了那个假扮圣女的新娘!孩子的话一点都不可笑,因为那支离破碎的内容只能带给他这样的感受。

目前我们的儿童剧市场上,大多数所谓“经典儿童剧”的品质,比这个例子更有过之。比如,被搬演最多的《白雪公主》,所有舞台上都只看到一个小公主和一群小矮人蹦蹦跳跳,重点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认清、仇恨、警惕恶毒的后妈,《灰姑娘》的演绎也多是同样的“后妈”主旨。控诉后妈,对孩子的成长到底会有多大的帮助?原作中的“后母”形象,只是成长故事中可以让孩子一目了然的“困难制造者”。若深入到儿童心理学上,“后妈”是另有暗指的:婴幼儿在完成与母亲的“人格分离”过程中的潜意识里,会把妈妈的不同情绪看成“不同的妈妈”,即,爱自己抱自己的是“好妈妈”,生气批评自己的是“坏妈妈”。而这个“坏妈妈”就在低幼口头文学中,下意识地化成了“后妈”“坏母后”。我认为,《白雪公主》的价值,在于引导孩子认识友谊、克服娇气。《灰姑娘》的价值,则在于引导孩子学会在逆境中去奋力生活。我们舞台上的大部分作品朝这样的方向深入思考、用心挖掘、下功夫创造了吗?绝大多数儿童文艺从业者根本没有抓住经典作品的真善美精髓,只在意制造噱头。

短篇经典的改编,要注重“取”,取出隐含在故事情节中的最有价值的核心,再进行形象化的扩展、放大(不是重新杜撰,而是原地生发)。长篇经典的改编,要学会“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丰富多意中找到自己最能寄情的主题,再去深入生发。在我看过的儿童剧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出品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优秀的改编作品,全剧紧紧扣住小女孩的孝心、善良来塑造人物,以音乐剧的形式,展开异彩纷呈的“众生相”,让孩子们随着小女孩一起去感受世间冷暖,通过艺术形象学会同情、拒绝冷漠残忍。还有浙江话剧团儿童艺术剧团改编的《皇帝的新装》,全剧从原著的结尾处开始切入,既尊重了原著立意:鞭挞虚荣和虚伪等人性弱点,褒扬天真烂漫的童心;又做出属于自己的创造:“男孩变成主角,骗子原是国王。”还将笔墨从原著重点表现“昏庸、骄奢淫逸的国王,虚伪愚蠢的大臣和人云亦云的看客”,转向了诚实男孩的塑造,探究人们为什么不肯说实话,表现了说实话的艰难和代价,礼赞了诚实的可贵。

可悲的是,儿童剧市场需求巨大,急于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的家长们几乎从不挑剔,只要看到“经典”二字,就拎起孩子、打开钱包。只是,看这些“山寨版经典作品”的小观众们损失太大了。小观众没有能力、也不太有机会讲出他们真实的观感,只是,他们“莫名其妙”地不再走进剧场,如同他们“莫名其妙”地不再去阅读安徒生。这是无法挽回的童年缺失。对经典作品的糟蹋、肢解式消费和粗俗化使用,比一百个剧场上演同一个故事的“同质化”现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