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用感性建构国民性
2019-12-3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马霞● “戏剧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以戏剧的形式,对人的思想、情感、表现、精神世界的抒发等所进行的教育。”
● “戏剧教育真正的目的是以戏剧作为载体,让孩子在虚拟的戏剧情景中的体验,以及在体验中观察、想象、创造和反思。”
● “戏剧教育要做的不是把戏剧灌输或强加给孩子,而是要让戏剧来吸引孩子,最终让戏剧成为一种工具,让孩子认识和了解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
提到戏剧教育,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戏剧表演教学、演员专业培训,甚至是学生生涯规划和升学专业选择。但实际上,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戏剧教育能够带给他们的影响与作用远不止这些。日前,在北京举办的“戏剧与少年——全民戏剧教育方向探讨”论坛上,来自中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的戏剧工作者齐聚一堂,探讨戏剧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怎样的影响与作用。
戏剧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戏剧教育很容易被误解为“培育专业戏剧人才的教育”,教育部戏剧戏曲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解释:“我们所提倡的戏剧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以戏剧的形式,对人的思想、情感、表现、精神世界的抒发等所进行的教育。”
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主席让·瓦雷拉,小时候因为身材肥胖而性格腼腆、内心自卑,在父母的强迫下,他开始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我的父母坚信戏剧能够重塑我的信心,让我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让·瓦雷拉没想到的是,入门后他竟然爱上了戏剧艺术,走上专业道路。“只有通过感性的东西才能真正建构起国民性。”让·瓦雷拉表示,戏剧可以提升全社会民众素质。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戏剧教育。2001年,教育部首次把戏剧列入全日制义务教育,使之成为艺术课程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民营机构也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戏剧教育活动。周星表示,戏剧可能不见得能直接换成名誉、地位,但戏剧艺术最大的功用就是给予人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滋养。
戏剧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戏剧教育真正的目的是以戏剧作为载体,让孩子在虚拟的戏剧情景中的体验,以及在体验中观察、想象、创造和反思。”央华戏剧首席制作人王可然说,孩子可以通过扮演剧中角色来提高语言能力,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同时促进审美能力及人格的培养。
3年前,在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上,王可然看到了这样一幕:大约30个孩子参加一个戏剧教育项目,每人都有大约10秒的时间独自成为主角,而其中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在老师的编排下,同样充满自信地完成。“那一瞬间我流泪了。”王可然感叹,“戏剧在孩子人格培养中拥有广阔的天空。”
每个孩子得到戏剧滋养的渠道各异,保利·央华欧洲戏剧展演季项目秘书长安娜伊思·马田回忆,她在法国上学时,最早接触戏剧的方式是读诗背诗。“如果我们带着情绪念,老师就会给我们加很多分。”在安娜伊思·马田的中小学阶段,遇到的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懂得欣赏戏剧并表演出来。“戏剧教育就是这么简单,一个戏剧文本、一个老师和一群学生。”安娜伊思·马田说。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让孩子们学习分辨感受、表达情感,练习不同角色的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做好准备。”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史博士高璇说,孩子们可以在《小红帽》中学习如何面对陌生人的诱惑,在《丑小鸭》中体验到被孤立被嘲笑依然可以找到自我,在《青蛙王子》中练习面对恐惧的技巧等。
高璇指出,现在的孩子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较大,因此,自由快乐的戏剧体验较能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和接纳自己。“戏剧就是玩,会玩的孩子才能有创造性地应对生活的各种难题。”高璇说。
什么剧目更适合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中,什么样的剧目更适合青少年排演?周星认为,大多数所谓符合年龄阶段的作品都是主题先行,告诉孩子什么年龄段只能怎样,容易阻碍孩子的成长。“戏剧教育要让孩子思考并且学会成长,向成人世界前进,而不是告诉他们只有童话世界。”周星说,经典剧目更有利于人的全面成长,以平等的姿态让孩子体验真正的人生,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
以色列卡梅尔剧院编剧伊莱·比贾维却认为,青少年毕竟有其年龄特点,除经典剧作外,不应排斥一些专门为孩子创作的优秀剧本。
以色列卡梅尔剧院总经理朗·古埃塔赞同这个观点,他举例说,卡梅尔剧院曾为青少年排演过一出校园生活题材的戏剧,社会反响热烈。“很多行为准则包括尊重别人、制止暴力等,通过舞台体现出来远比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具有感染力。”朗·古埃塔说。
法国儿童剧编导、演员菲利普·马茨则认为,无论是用原创剧本还是经典剧本,都应该注意转换为适合青少年的语言。西班牙导演奥里奥尔·布罗吉解释道,戏剧教育要做的不是把戏剧灌输或强加给孩子,而是要让戏剧来吸引孩子,最终让戏剧成为一种工具,让孩子认识和了解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