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返老还童”的“度”——浅谈现实题材儿童剧的角色塑造
2020-05-31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杨晓蒙作为一名现实题材儿童剧演员,近些年,我陆续出演了多个令自己感受深刻又令观众喜爱的角色。例如,儿童剧《长荡湖来的女孩》中朴实纯真的“香月” ;儿童剧《留守小孩》中无私耕耘的支教青年“艾老师” ;儿童剧《田梦儿》中果断善良的“班长夏小雨” ;儿童剧《寻找红头发》中爱子心切的“妈妈” ;改编自曹文轩同名小说的儿童剧《青铜葵花》中灿烂坚韧、心存感恩的“葵花” 。
我饰演过的每一个角色都各有特点、性格鲜明,几乎无可反复借鉴之处,排练最初不乏遇到各种困难疑惑。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性格习惯完全不同的角色,常使我无法准确把握角色的心理状态。然而在多部儿童剧作品的排练以及几千场演出的摸爬滚打中,如今看来每个角色对自己皆为良师益友。排练场上,须得自细微处深入探究自己与角色间的差异,缩小与角色间的距离,努力贴近角色与其融为一体;排练场下,则时刻留意与角色年龄相仿的儿童,了解倾听孩子的爱好习惯、心声想法,再将所获灵感重组融入剧本,唤醒心中的感受力共通力,以孩子及角色的视角心理剖析潜藏在台词语气以及情绪行动中的表现点,全力以赴成为角色。
《长荡湖来的女孩》中的“香月” 、 《青铜葵花》中的“葵花”都是地道的水乡女孩,而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地域不同导致自己对剧中所述如撑船划船、赶鸭子守茨菰等场景未有体验,我便利用正式开排前的假期亲近“水乡” ,为日后角色的塑造呈现,积累更多合理充分的想象空间与创作依据,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 。 《青铜葵花》自排演以来,已成功巡演500多场,所到之处受到了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作为“油麻地小葵花” ,我在排演中写下了31万字有余的《葵花日记》 ,记录该剧从孕育到诞生的过程、巡演所获的好评反响、台前幕后的动人点滴、自己的感悟与成长。在我作为“葵花”的这段时光里,常收到孩子们送我的糖果、拥抱,孩子们告诉我:看过儿童剧《青铜葵花》后,他们的梦想就是成为像葵花姐姐一样勇敢可爱、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田梦儿》于2015年在南京首演,好评如潮,巡演至今演出场次已近千场。“班长夏小雨”也随着剧目的演出被小观众们熟知青睐。排演之初,如何精准塑造孩子们心中喜爱的“小班长”曾一度令我困惑,在台词表达方面始终略显绵软缺乏力度,走路也不够英姿飒爽。通过导演胡一飞及编剧薛梅的耐心启发,我逐渐明确了问题所在,于是削减自身性格中的娇弱,赋予夏小雨“既成熟冷静足智多谋、又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鲜活个性,并朝此方向勤思苦练。
“小班长”第一次登台便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成为万千师生们心中正能量的代表。孩子们则常于演出结束后将我团团围住,童声中满含期待:“班长班长,我们好想你做我们的班长! ” ……演出虽已谢幕,看过演出的孩子们却仍与我这个“班长”时常保持着联系,自己能以“班长”的身份陪伴孩子们成长也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体验。
经过近年对角色的反复琢磨、用心揣摩,我感悟良多。“孩子”的状态看似天真烂漫很是简单,但并不容易把握和表现,想要“返老还童”仅凭热情与喜爱作为支撑是极为单薄且毫无依托的。对于儿童的塑造绝不是穿了童装就可以还原儿童的形象。如何成功
塑造角色,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度” 。如果缺失分寸感用力过猛就会发展为“装可爱”式的哗众取宠,而情感浓度不够或表现刻板僵硬,则会导致低级的“匠艺式表演” ,情感爆发时如果不能合理控制,则会演变为歇斯底里的聒噪。唯有表演者由心而生调动内外部情绪促使其自然迸发,才能做到自然而然地拥有童心充满童趣,表演才更真实动人、准确高级,最终实现由“演孩子”到“是孩子” 。
令我感到惊喜欣慰的是,孩子们对“小葵花” 、“小班长”的喜爱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反而有增无减。我想,这便是自己想努力诠释好每一个角色的全部意义,更是现实题材儿童剧的魅力所在,它更容易让孩子们相信,剧中的美好是真实存在的。实践证明,摒弃传统枯燥的说教方式,在寓教于乐中满足孩子们的观剧渴望,同时达到孩子们心中对儿童剧的美好想象,这对拓宽儿童视野、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等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其教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作为儿童剧演员,我仍需时时鞭策自己,坚守初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热量,让孩子的精神食粮更加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