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的儿童戏剧一路芬芳满天涯”
2023-09-15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乔燕冰今年暑期,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展演现场3部作品特别引人注目:美国版《东海人鱼》、中国西藏版《特殊作业》、中国淮安版《新安旅行团》。3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国儿艺)的优秀作品都被加上了一个新鲜的前缀,舞台上的一切听觉视觉似乎都跟从前演出一模一样,但演员,却成了十多位美国高中生,成了江苏淮安的小学生和当地艺术家,成了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年轻演员们。完全不同的演员在舞台上将中国儿艺的3部作品诠释得形神兼备又独具风味,给观众们留下了美好观感和深刻印象。“这是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3个大大的亮点。虽然我们给了3部作品同样的‘中国儿艺经典授权’字样,但它们并不是为戏剧节设计出来的,而是一系列‘水到渠成’的成果展示。”中国儿艺院长冯俐说,这是剧院多年来打造经典的结果,也是剧院对于传播经典方式的尝试。经典作品的标准,除了广受欢迎、常演不衰,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有剧团愿意复制。经典作品的传播,则有助于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好作品,让更多院团、热爱戏剧的大人和孩子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在戏剧中成长。
美国版《东海人鱼》:架起一座走进中国文化的桥梁
作为开幕大戏,美国学生联合代表团演出的《东海人鱼》无疑成为本届戏剧节第一个大亮点。来自美国的15名高中生,用中文和芭蕾舞生动演绎了中国经典故事。
自2014年起,中国儿艺与美国蒙大拿州米苏拉儿童剧院开展了多次合作交流。2021年,一直负责此项合作的美方代表陈苏寒提出,要把《东海人鱼》带到美国,由喜欢中国文化和喜欢学习汉语的美国孩子排演。2022年4月,中国儿艺无偿授权美国落基山芭蕾舞团排演《东海人鱼》。陈苏寒和美国的艺术教师们对剧本进行了改编和翻译。经过8次面试,从200余名报名参加的中学生中遴选出25名小演员,其中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12岁。这些女孩来自蒙大拿州和加州的4所中学。2022年,女孩们每个周末戴着口罩飞到落基山芭蕾舞团所在的蒙大拿州,学习汉语台词、排练全剧,完成了前期排练。同年8月,她们在美国洛杉矶“芭蕾无国界”文化主题国际邀请赛上精彩上演了《东海人鱼》片段,用娴熟的汉语、优雅的肢体语言生动演绎来自东方的人鱼传说,征服了当地观众。今年暑假,在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前10天,这群美国女孩来到北京。中国儿艺为她们量身定做了全套演出服装,提供中国儿艺舞台上的一切。在中方专业团队的协助下,孩子们每天排练合成8小时,最终与舞台完全融为一体。她们的真挚投入、刻苦认真,她们对中国故事、中国人物的深入理解和质朴表达,不仅感动了中国儿艺演职人员,更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和嘉宾。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中国戏剧和中国的艺术文化。这次经历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剧中演员美国中学生莎拉·德伯特说。在剧中饰演青年金珠子的梅林·约凯拉最喜欢《东海人鱼》里的一句台词是“做好人要做到底,做好事也要做到底”,她认为这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落基山芭蕾舞团团长夏琳·凯里表示,此次合作演出《东海人鱼》,架起了一座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更加喜爱中国的文化。
冯俐说:“在这样的演出面前,你会感受到艺术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儿童戏剧可以种下和平、友谊的种子。我们的作品被国外的孩子排演,也是非常好的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方式。”
中国西藏版《特殊作业》:献给雪域高原的第一部儿童剧
“今晚,《特殊作业》的演出其实是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起送给援藏干部及其亲人们的一份特殊的礼物。”西藏首部儿童剧《特殊作业》受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并举办慰问援藏干部家属专场演出,冯俐对全场观众如是说。
被周恩来总理称作“高原上的话剧种子”的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是中国戏剧领域的一颗明珠,但一直没有排演过儿童戏剧。2018年以来,中国儿艺积极参与文化和旅游部“订单式”人才援藏项目,曾派出多位业务人员和艺术家,在创作演出、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现实题材儿童剧《特殊作业》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之一,荣获过多项国家级大奖。为了让雪域高原上的孩子享受到儿童戏剧,中国儿艺决定以无偿授予演出权的方式,为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移植复排《特殊作业》。2022年11月,西藏版《特殊作业》的创排工作正式启动,历时近5个月,于今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当天在拉萨成功首演,这也是国家剧院与地方院团牵手的又一成果。
“如今,这部作品成为绽放在雪域高原的第一枝儿童戏剧之花。”冯俐表示,希望可以让更多孩子看到高质量的儿童剧,在他们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西藏版《特殊作业》的成功移植,不仅填补了西藏儿童剧的历史空白,更是西藏青少年儿童戏剧的开端和新起点,必将促进西藏少年儿童的成长,激发西藏本土话剧人对青少年观众群体的关注和对儿童剧创作的激情。”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党委书记王全平说。
中国淮安版《新安旅行团》:第一颗“种子”已在家乡开花
中国儿艺“新时代种子计划”的首部作品, 2022年与中共淮安市委联合打造的儿童剧《新安旅行团》(校园版)的演出感动了很多观众。2022年5月,该剧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一周年之际在淮安大剧院首演。彼时25名当地小学生和中国儿艺的专业演员一起完成这部剧,25个从未演过戏剧的孩子像25张“白纸”,与专业演员一起绘出美好的戏剧画卷。而今年亮相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淮安版《新安旅行团》,则完全是由淮安当地的演员和学生完成。据了解,这部作品也是淮安市艺术中心今年成立以来集体排演的第一部作品,除了新安小学的学生,舞台上还集结了3名淮安本土剧团的演员。
两个版本中保持一致的演员是孩子们,其中最让观众熟悉的,是在两个版本中都饰演少年陈默的李柏豪。去年参与排练的时候他才三年级,现在已经升入五年级了。一年多来,他在一次次的排练中不断成长,对“新旅”精神、戏剧表演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我特别紧张,担心自己理解不了人物,担心走错位置,担心台词说不准,但是现在我在舞台上越来越放松了,演出时感觉我就是陈默。”通过参与这部剧的演出,李柏豪和同学们都学习到了不怕苦不怕难的“新旅”精神,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主,在外也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李柏豪自然、松弛的表演和他发自内心的话,代表了排演该剧孩子们的收获。
从创排到演出一路陪伴孩子们的新安小学副校长肖寿俊说:“孩子们自从参加了《新安旅行团》的排练和演出,都有非常大的变化:一是他们对文艺表演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了;二是戏剧对他们心理上产生了特别积极的影响,很明显可以看到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自立、自强了。让戏剧的种子在校园里扎根意义非凡,未来我们还会排演全部由学生和老师表演的纯校园版《新安旅行团》,把这部戏一代一代演下去,传承弘扬‘新旅’精神。”
“国家院团的责任就是勇攀艺术高峰,不断创造经典、打造经典,而儿童经典戏剧作品的价值在于更好地服务青少年群体。有了经典作品,也许可以通过不同的授权方式,让更多人来演出经典作品,服务更多孩子。”冯俐说,希望这样的探索可以让经典常青、让种子开花,让好的儿童戏剧一路芬芳满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