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民族歌剧之根 强化文艺创作之魂——新版歌剧《白毛女》观感
2015-12-0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丁科民“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当优美、熟悉、深情、动人的旋律开始在延安解放影剧院上空飘荡的时候,革命圣地延安的老年观众流泪了,年轻观众感动了,座无虚席的剧场沸腾了,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人们欢呼,“喜儿”回家了,“大春”回家了,红色文艺经典《白毛女》回家了。
2015年11月6日晚,由文化部主办的歌剧《白毛女》全国巡演活动在延安启动。作为这部红色文艺经典诞生的见证者,延安人民再一次领略了其无比的艺术魅力,除了激动,更有自豪。而在70年前《白毛女》的诞生地举办这样的演出活动,对于当前的文艺创作无疑具有特殊的导向意义,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铭记一段历史 回归一个原点
70余年前,在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怀抱着革命理想,深入民间,扎根生活,与劳苦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经久流传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歌剧《白毛女》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诞生于1945年的《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和里程碑,也是中国民族歌剧的精神原点。它以中国内容、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迈出了歌剧中国化民族化的坚实步伐,引领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方向,《江姐》、《洪湖赤卫队》等经典民族歌剧,无不是从这里出发,沿着《白毛女》开辟的歌剧道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70年后,新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无疑就是要回归原点,铭记这段光辉的历程,从红色经典溯源头,从红色经典明方向,从红色经典得动力,追寻民族歌剧之根,强化文艺创作之魂。这个根,就是歌剧中运用的秦腔、河北梆子、北方民歌等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根,这个魂,就是反映“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主题和人民生活的创作之魂。回归精神原点,就是以此昭示文艺工作者要有坚定信念、时代情怀、世界眼光、创新精神,继承优秀传统,开创文艺未来。
演绎一部经典 学习一种精神
必须敬畏经典,需要传承经典,经典也要常演常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让经典不断深入人心。复排歌剧《白毛女》,就是向经典的致敬,对经典的传承,也是对经典的演绎创新。新版《白毛女》的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抱着对经典的敬畏之情,虚心向前辈请教学习,潜心创作,精益求精,在严肃继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演绎,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气息,更能适应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审美需求。在艺术形式上,新版《白毛女》更加注重向歌剧本体靠拢,在音乐的编曲、配器上更加讲究;在乐队的使用上更加恢宏,更加注重氛围的烘托;在演唱中增加了重唱与和声,在突出民族音乐色彩的同时,强化了作品的旋律性和歌唱性。“喜儿”的扮演者雷佳,声音纯净细腻、准确到位,富有质感和力量感,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她能够向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学习,采用虚拟写意的手法,表现特定情境下角色的动作和神情,很好地完成对主人公的整体把握和形象体现。杨白劳、大春等的扮演者虽然都很年轻,但功底不弱,并能全身心投入,很好地塑造人物,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重温红色歌剧经典,并非单纯的复排演出。对于当下的文艺工作者来说,重要的是在其中获得思想启迪,汲取精神力量,学习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对信仰的忠诚、对艺术的执着,学习他们与人民大众的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思想解放是艺术创新的精神基础。很难想象,没有对信仰的忠诚,怎么能够与人民大众心灵相通,反映他们的心声?没有思想解放,怎么能够用西方歌剧艺术来表现中国穷苦农民的现实生活?没有对艺术的执着,怎么能够让“舶来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相互融合,取得成功?没有创新精神,怎么能大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趟出一条歌剧艺术民族化道路?新版《白毛女》复排时,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深入河北农村采风和体验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显示了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对其精神的继承,也显示出青年艺术家在新时代的新风貌。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文发表之际,复排《白毛女》并进行全国巡演,无疑具有弘扬经典作品、引领文艺创作的导向意义。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向《白毛女》这样的红色经典学习,以老一辈文艺工作者为榜样,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怀着赤诚之心,充满时代激情,深入人民群众、扎根火热生活,戒除浮躁之气,练就自身定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勇攀文艺高峰,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