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好台才能唱好戏 ——2019年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随想
2019-05-0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游暐之2019年3月,“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在北京举行,列入2018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7部作品先后亮相首都舞台,这些作品也曾在两个多月前福州举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周”上一展风姿。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已经连续开展两年。2017年,共有9部新创剧目进入工程扶持行列。2018年,新入选工程的剧目有5部,另外还有3部是从上年度扶持剧目中选出,作为滚动资助进一步扶持。从剧目扶持的数量上来看,2018年度新旧剧目相加之和比上年度的新剧目总数还要少,这也说明,“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在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之后,步伐趋稳,目标也更明确:不为求量,意在求精,稳扎稳打,攀登高峰。
今年参加歌剧展演的剧目虽然只有7部,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回顾本次展演和两年来的“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是题材选择的多样性。今年展演中的7部剧目,涵盖革命红色题材、现实题材、改革开放40年历程以及人文历史题材。《松毛岭之恋》《沂蒙山》反映的都是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牺牲和奉献,虽然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农家妇女,但是创作的视角不同,带给观众的情感走向也不尽相同,都称得上是感天动地。《马向阳下乡记》《有爱才有家》都将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前者讲述的是如何精准扶贫,后者是对为困难群体奉献一生的好人的歌颂;前者是喜歌剧,让人在欢笑中体味;后者抒发的是悲悯情怀,令人在泪水中顿悟;《命运》《平凡的世界》表现的都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历史变迁,前者从小人物入手,折射时代大的命运;后者则在文学经典的基础上,寻找观照当代的精神表达。《尘埃落定》是这7部作品中比较独特的一部,取材于具有魔幻风格的小说,在创作的过程中,经过巧妙的取舍和再创作,赋予作品更加写实的现实性,带给观众视觉、听觉多方面的艺术享受。
我们提倡文艺创作“百花齐放”,不仅是要让文艺工作者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更加宽泛的创作选择,同时,也是希望不同内容、风格的特色化作品,可以让观众按照各自的审美需求,选择自己中意的作品进行观赏。毕竟,我们要为人民而创作。
其次是作品的专业艺术水准得到了逐步的提升。歌剧是艺术的集大成者,歌剧艺术的表现在专业性方面要求也是非常之高。近年来,歌剧演出和创作的热潮催生了很多新作品的诞生,但是真正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毕竟还是少数。参加本次展演的这7部作品,都在一度创作或二度呈现上,体现出了一定的专业水准。而三部滚动资助的作品《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有爱才有家》也在反复打磨中,日趋完善、成熟。与此同时,通过剧目的创作演出,各地的演职队伍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歌舞剧院趁着民族歌剧《沂蒙山》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大好机遇,组建了专业合唱团,补充队伍,完善编制,为今后本地歌剧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做法也值得很多在硬件上还欠账的院团学习借鉴。
再次是坚持专家跟踪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创作把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从开展以来,就对作品的艺术质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加之工程集结了很多有经验的专家,因此,在工程初始就实行“专家跟踪指导”的举措。“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会从一度的剧本、音乐创作,到二度的舞台呈现,对每一部剧目分阶段进行指导,对于创作中出现的问题随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措施、方法,力争让每部作品做到“三审三改”,确保创作的有的放矢。
在今年5月份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中的《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英·雄》三部作品同时入选本届艺术节参评剧目,角逐文华大奖,最终谁能“蟾宫折桂”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三部剧均来自工程,足见其成效可观。
从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到连续多次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歌剧展演,这种高频率的演出机会,对于进入“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扶持剧目来说,是非常难得且珍贵的机会。近年来,我们看到太多的歌剧创作,首演之后便刀枪入库,再无踪迹。如果本身艺术质量差强人意,无缘舞台也属正常;但是很多创作演出不乏潜力甚至优良之作,为何也会销声匿迹,就值得业界关注了。事实上,因为歌剧的综合性特点,所以其创作出来之后,演出常常是一件令院团或演出团体倍感尴尬的事情。除了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场地。中国的歌剧院团具有自主演出场地的凤毛麟角,而租借场地的高额费用,也会让很多院团权衡再三之后却步。但是对于歌剧艺术作品来说,舞台是唯一的检验地和生存地,离开舞台的歌剧,都不过是“纸上谈艺”罢了。
所以,有戏还得有舞台。“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对于入选作品最有力度的支持,正是给予这些新作品的国家级展示平台。参加今年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的7部作品,诞生时间最长的不过两年多一点,最短的也就几个月,“小小年纪”却已经是“久经沙场”。很多新作品不仅能在国家级平台上展示,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也逐渐加大,各种演出的机会逐渐增多。一部新的歌剧作品诞生之后,只有多演,才能在反复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不断修磨,力成精品。最重要的是,舞台拉近了这些作品与普通观众的距离,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欣赏到当今最新的歌剧创作,而观众的反响也会对这些作品以及今后的歌剧创作方向给以鼓励或反思。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不仅推动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同时对于国内歌剧事业发展的整体业态也形成了良性的促动。仅2018年,除了前述的7部作品,全国各地还有多部歌剧新作推出。比如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画皮》、福建歌舞剧院的《与妻书》、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玉堂春》、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包青天》、广州大剧院的《马可·波罗》、上海歌剧院的《晨钟》、浙江歌舞剧院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郴州民族歌剧团的《陈家大屋》、衡阳歌舞剧院的《田垄之上》等,这些作品和展演上的新作一样,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中国歌剧创作和演出的发展形态。
以文化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和“优秀民族歌剧展演”,都是政府搭台,前者好比是“民族歌剧事业”的舞台,后者就是“民族歌剧演出”的舞台,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所谓“搭好台才能唱好戏”,最终能出佳作流传开来,传承下去,就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