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歌剧 >

歌剧《周恩来》:咏叹一个温暖的名字

2022-04-01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邨南
歌剧《周恩来》剧照

习近平总书记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近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把歌剧《周恩来》从总理家乡带到北京,以音符诠释伟大,以乐句刻画人格,在北国的早春,用一份温暖感动了所有敬仰、怀念总理的人。

周恩来同志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他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生动缩影。歌剧《周恩来》以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生平为题材,面临着如何精准把握题材内涵,准确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考验。应该说,该剧编剧冯柏铭、冯必烈经受住了考验,他们深入周总理精神世界,以神驭事,以事传神,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

作品一开场,是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年轻的共和国面对严峻挑战,忧心忡忡的众部长齐聚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以充满定力的形象出场,深情回顾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百年沧桑,以及新中国初期筚路蓝缕的奠基之路,然后自信而坚定地道出:“大是大非当前,我们必须坚守底线”“天大的困难,我们昂起头我们腰不弯,我们勇敢承担”。这个开篇干脆、有力,快速勾勒出周总理的精神气概,奠定了全剧的主题主线。

循着这条线索,作品讲述了湘江之战、遵义会议、万隆会议,打造“两弹一星”,与尼克松谈判等篇章,这些历史场景既是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也是周总理人生的高光时刻。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历史片段在时间上横跨几十年,隶属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覆盖战争、外交、科技等多个领域,却在舞台上实现了叙事的连贯、视觉的统一、情感的融洽,它们如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照射在周总理人格的宝石之上,使之愈发耀眼动人,让我们感受到不忘初心的坚贞、鞠躬尽瘁的无私、顾全大局的担当、折冲樽俎的智慧,看到一个大写的共产党人、一面不朽的精神旗帜。

这一艺术效果的实现,得益于创作者对周总理功绩、人格、精神的深刻感悟,也得益于作品对歌剧艺术长于抒情优势的发扬。如该剧作曲唐建平所言,作品“追求音乐方面的情感至上,让音乐的情感负载一切” ,剧中音乐充分汲取化用了人们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的细节素材,充分发掘了音乐感奋人心、沟通情感的力量,使剧中的旋律、唱段回应了题材的吁求。周恩来的饰演者毋攀和邓颖超的饰演者张家毓等全情投入的演出则提高了作品的舞台完成度,令观众沉浸到亲切、温暖的情感氛围之中。

这种情感丰富而动人,既有周总理少年立志、对党忠诚、勤勉为民、死而后已的家国豪情,也有他与邓大姐志趣与共、相濡以沫、执手一生的夫妻柔情。剧中有个片段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夫妻夜谈,邓大姐以周总理答记者问时说“人民币加起来是十八块八毛八”的坊间传闻打趣,周总理接过话头,算了一笔国家的经济账,讲出了积少成多、滴水成河的治国道理。两人就此拨动算盘,欢快地唱着“嘀嗒嘀嗒”。在这里,周总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领导艺术与个体情感、生活情趣融为一体,互相升华,愈显其人格之完整。

在笔者看来,该剧之所以温暖人心,还离不开创作者在叙事结构和形式上下的功夫。也正是这方面的努力增强了作品的戏剧内涵,使其成为一部既“可听”更“可看”的歌剧,而这,无疑更符合中国百姓的审美品味。在作品中,创作者多次运用了周总理所作诗句、周总理喜爱的海棠花等意象。对于观众而言,这些是承载周总理形象的符号,对它们的调用,有效地缝合了剧中情节所依托的不同时空,提升了其统一的精神气质和美学韵味。

闪回手法的多次运用则营造了叙事景深,强化了作品的传记性和历史感。比如,表现湘江之战的片段中,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陷入沉思,表情严肃沉痛,身后是与敌人苦战的红军战士,还有盲目地呼喊着“向前”、几乎将中国革命驱入绝境的李德。映着翻卷的红浪,周总理站起身来,在曙光微微中,慷慨陈述革命史,缅怀英烈魂,召唤战友“魂兮归来”。此时的“周恩来”,既是事中人,又是叙事者;此时的舞台,既是再现历史的空间,又是叙述历史的讲坛。过去和当下相通相联,历史实景和往事回忆互文互释,人物形象与叙事情节之间的关系被高度拉紧。作为观众,我们仿佛在观看一部舞台传记的同时又聆听着传主口述自传,和舞台、演员的对话感油然而生,情不自禁走入周总理的心灵世界。

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是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前行的方向,先贤给予我们奋进的勇气。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的天幕上一颗永不暗淡的星,垂诸久远,照亮人心。歌剧《周恩来》在故事中塑造人物,在抒情中彰显人格,既讲述了周恩来的历史,又再现了历史中的周恩来;既展现周恩来的精神,又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欣赏这部作品,是对伟人的缅怀,也是对崇高的礼赞,更是一次灵魂洗礼、精神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