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话剧《乌合之众》:对时代、现实的深沉反思之作

2015-11-25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乔宗玉
 

话剧《乌合之众》 (编剧:喻荣军,导演:邓伟杰,主演:杨皓宇、黄晨等)是2015香港艺术节委约作品,也是近日“玉兰绽香”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赴京演出的压轴戏。 《乌合之众》以新颖的形式、奇妙的配乐效果,展现了海派戏剧的前卫性、先锋性。同时,作为一部原创剧, 《乌合之众》也是一部反思现实的力作,对“文革” 、反腐等问题皆有触及。

“乌合之众” ,顾名思义,应该是指芸芸众生。世上大多数人,其实选择的就是随波逐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态度,注定了社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集体无意识”行为,譬如我们司空见惯的抢购潮。如果不合群,你就可能会被孤立,被冠以“孤僻”等字眼,被人明里暗里嘲弄、打击;当你融入整个群体,脑子一热做出许多过激行为后,又会把这一切归结为自己年轻幼稚,或者把责任推卸给时代、某人,而不去反思自己的劣根性。

话剧《乌合之众》用实验话剧的外壳,讲述了一个“文革”受害者复仇的故事。剧情缘起于1967年“文革”如火如荼之时,重庆武斗正烈,男孩王国庆的妈妈被子弹打中身亡。“文革”结束后,开枪者丁建国被判3年,引起王国庆的极度不满,他决意手刃仇人。从20多岁到60多岁,王国庆从重庆追到上海、北京、香港……一直找不到丁建国,王国庆就把目标锁在了丁建国的儿子、法官丁立明身上,给予他13年期限——如果他能在13年内做一个好人、好法官,他就放过他的父亲,不然……

《乌合之众》对“文革”的暴力呈现是比较直观的,荷枪实弹的两派拼杀,今天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他们彼此莫大的仇恨从何而来。青年丁建国开枪杀人,跟玩儿一样,没有觉得自己是在杀人,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其实是一种人性的悲剧。“文革”结束后,大家奔“小康” ,看似风平浪静,不再有文攻武卫,可“暴力”依旧存在,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帖子、各种各样难听的骂人的话出现在各个网站,对涉事者进行围攻。

眼看着丁立明从一个上进青年“随波逐流”地变成了一个腐化分子,王国庆偷录下他嫖娼的情景,利用网络传播,导致丁立明身败名裂,前程尽毁。在香港的雨夜中,王国庆在幻觉中放过了暮年的丁建国,然而实际上,丁立明告诉他, 1987年丁建国就已经去世了。

《乌合之众》的内在层面其实是在讲述一种“孽债” 、一种“因果循环”的报应。王国庆的父亲因为性格中“嗜杀”的一面,间接导致妻子被自己的同事丁建国开枪打死,儿子从此性格大变,终身陷在复仇的执著中不能自拔。儿子知道真相后,对垂危的父亲,连最后一眼都不看,父子间的恩怨,只能下辈子还了。王国庆的人生悲剧,始作俑者,其实就是他的父亲。

丁建国草菅人命,被判刑入狱,他的儿子也不是太亲近这个杀人犯父亲。父亲血液中的“劣根性” ,仍旧遗传到了儿子身上。儿子作为法官,贪污受贿、包养情妇、嫖娼。最让人感到难过的是,当王国庆试图用法律来制裁丁立明时,却遭到失败,他只能通过偷录、通过网络传播,将丁立明的真实面目公之于众,用网络暴力来实现一种“公平正义”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宣扬依法治国,然而现实生活中,“人治”却始终阴魂不散,这是最为困扰我们这个民族的问题。如果不能做到“法治” ,就永远难谈真正的民主、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