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百位中小学校长走进国家话剧院——解决戏剧进校园“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7-05-15 发表|来源:国家话剧院|作者:张成

日前,中国国家话剧院、现代教育报社联合邀请北京市百位中小学校长走进中国国家话剧院。校长代表们参观了“大幕开阖——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剧目回顾展、院史展和剧场设施等。之后,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景小勇主持“话剧艺术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核心素养”主题座谈会,剧院创作人员与校长代表们围绕“戏剧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戏剧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意义”“如何让戏剧走进校园”“如何在中小学校园开展戏剧艺术教学及活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景小勇倡导建立校外辅导机制,国家话剧院、现代教育报社将组织著名剧作家、表演艺术家走进对口学校,支持学校开展艺术特色教育,促进学校教学改进和质量提升。

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董红军认为话剧艺术进校园具有积极意义,戏剧教育关乎人格塑造,可以帮助孩子言辞表达更畅达,气质更优雅,表情更生动……戏剧可以改变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戏剧教育进校园旨在培养未来的观众,高水平的观众。他提议低年级设置戏剧艺术基础课,高年级根据学科间的融合设置选修课。此外,他希望学校的指导老师能有机会得到戏剧基础理论、编剧等专业培训,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学魅力。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指出戏剧进校园要强调匹配,不是教育每个孩子都要站在舞台中央,而是要让孩子通过戏剧更多地体味人生,在戏剧中找到价值。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总支书记支梅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知识输出的方式很单一,在公共场合,中国孩子的表现力相对其他国家要弱得多。而戏剧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表达方式,学校需要训练学生这种表达能力。她赞同在课程设置上增强戏剧教育力度。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钟亚利指出学校戏剧教育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即学校虽然有剧团、有表演,但是缺乏一个展示的舞台。她呼吁加大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学校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舞台。此外,北京中关村中学校长苏纾、北京运河中学校长张佳春认为提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进校园,将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素养培养学生。话剧不单单只是兴趣的培养,艺术的熏陶,更是各学科间的整合,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针对各学校校长谈论到的问题,国家话剧院的编剧、导演、演员进行了专业解答。编剧刘深表示,要提升编剧能力需要大量去看戏,看好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大量阅读剧本,加深对人物、对事件的理解。导演王剑男认为当下的校园文化迫切需要戏剧教育,一方面让学生走进剧场,逐步培养他们的欣赏兴趣,提升欣赏水平;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在戏剧文学上的素养,培养高精尖、高水平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