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山西省话剧院送戏下乡进老区 再回吕梁 情深意长

2017-07-2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杨 渊 邹文姣
石楼县小蒜镇村民向剧院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7月12日到7月23日,山西省话剧院派出歌舞小品综合晚会和话剧《甲午祭》剧组,兵分两路深入吕梁贫困地区送戏下乡。其中15场综合晚会送到了吕梁市石楼县小蒜镇和龙交乡的14个乡村,话剧《甲午祭》则在石楼县和兴县各演出5场。

石楼县和兴县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是红军兴起和活动的地方,到处流传着动人的革命故事。兴县还是著名的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是八路军120师主战场之一。但这里山高沟深、干旱少雨,生活条件艰苦,文化生活匮乏,扶贫脱贫任务艰巨。综合晚会演职员从太原出发时,每人都带着洗脸盆。“村里不具备供剧组集中住宿的地方,大家分别住在老乡家里,有5位男同志要睡在一个土炕上。5个人一天的用水量只有一桶,分到每人就是一脸盆,用于洗漱。”山西省话剧院院长张凯说。

比起住宿的不便,让人难熬的是高温天气。7月的吕梁正值酷暑,温度经常在35摄氏度以上,室外演出时,部分金属工具和设备盒子一经暴晒,特别烫手,短短10米距离得3个人倒手才能送到指定位置。剧场内也很闷热,这对《甲午祭》的演员们是一项大考验。他们穿着的清朝服饰里衣、外袍层层叠叠,头饰繁复厚重,武戏场面动作激烈,演员们常常汗流浃背。剧中慈禧的扮演者高菊梅已经70岁高龄,她戏份重、服饰也最重,穿着的锦衣华服有袍、有褂、有袄、有裙,加之珠翠头饰等,一场戏下来,衣服都要湿透三层。

伴随高温的,还有突然而至的暴雨。7月16日下午,大雨突降,综合晚会剧组正在去往石楼县小蒜镇下山村的路上,大巴车上的雨刷一刻不停,山顶的雨水集结而下,狭窄的乡间小路更加泥泞。车上的演职人员焦虑不安,担心能不能准时到达村里,为乡亲们演出。有时,演出正在进行,雨便来了,雨点打在剧组的设备上,看得人着急。为了保护剧院财产,男同志冒雨搬设备,女同志赶忙收线,又是一阵忙活。

如此艰苦条件,为何还要坚持演出?张凯说:“亲眼目睹了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望,老乡们为了看上省里送来的演出早早就等候在现场,还有很多群众开着三轮车专程从50公里以外赶来。我们这次回到老区,就是要汲取前辈的革命力量,发扬吕梁精神,把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基层。”

演出环境虽然苦了些,可节目是真好看,现场是真热闹。综合晚会上有晋剧选段、歌舞、小品等演出,内容贴近农村生活,深受百姓喜爱。常常是村民们看得高兴,演员们演得起劲,晚会的节目不断增加,开始是加歌曲和舞蹈,后来演员干脆下台与村民互动,鼓励喜爱文艺的群众上台演出。时间最长的一次,演了两个半小时,变成了演员与村民的集体大联欢。观众一个劲地夸赞:“好着哩、好着哩!”

山西省话剧院是从吕梁老区走出去的。1942年,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晋绥边区先后诞生了大众剧社、湫水剧社、人民剧社。1945年底,这3个剧社合并组成晋绥边区吕梁军区吕梁剧社。新中国成立后,剧社于1953年改编为山西省话剧团,1984年改编为山西省话剧院。由吕梁剧社起至今,已跨越了72年的岁月。吕梁革命老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区人民的精神生活怎么样?山西省话剧院把这次演出作为锻炼演职队伍、对演员进行革命历史教育、提升演职人员综合素养的契机。

话剧《甲午祭》是山西省话剧院的新创历史剧目,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7月18日晚8点,《甲午祭》在石楼县晋西影院上演第三场,由于前两场的演出效果好,山西省话剧院免费送戏下乡的消息很快在石楼县城传开。当晚,观众爆满,没有座位的人直接坐在了过道上。7月21日,在兴县,剧组遇到了连续观看话剧《甲午祭》次数最多的一位观众——66岁的雷丙迎大爷,在兴县的5场演出,雷大爷看了4场,每场都带不同的朋友来,他说:“我是一个农民,没念过多少书,看了你们的话剧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演得真好!”

工作之外,剧组还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党课。7月23日上午,《甲午祭》剧组的10名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别探望了原八路军120师的3位老革命——88岁高龄的刘乃前、贺景寿和94岁高龄的张怀林。老战士向大家讲述了各自亲历过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演员也向老战士询问战争时期文艺宣传队的工作情景。当天晚上7点,离开演还有一个小时,天下着小雨,贺景寿在家人的陪伴下如约来到剧场,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老人看得特别认真,演出结束后热情为演员鼓掌叫好。

“此次巡演让我们来到了最基层,体会了什么是风尘仆仆、烈日暴晒,懂得了什么是团结协作、集体温暖。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乡亲们的反馈,精心编排的节目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感悟到了一名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高菊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