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山西省话剧院创排新剧《为我先锋》

2019-01-17 发表|来源:山西晚报|作者:孙轶琼 寇宁

这是一部以太重为创作原型,反映国企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现实题材话剧

 

农历腊月,年终岁尾。山西省话剧院的排练厅热闹非凡,一部反映国企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现实题材话剧《为我先锋》正在紧张排练中。该剧以山西工业改革的排头兵——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为创作原型,以该厂挖掘机技术的变革和走出国门为主线,从替外资企业做配套服务,到自主研发、打开国际市场,最终完成了企业凤凰涅槃式升级的发展进程,再现山西工业不断掌握核心技术,探索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的历史蜕变。

用工业题材话剧 讲好山西故事

在话剧历史上,有很多重要节点,从历史剧到年代剧,再到都市小话剧,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唯独工业题材话剧,能立在舞台上的少之甚少,而《为我先锋》就是一部工业题材话剧。用山西省话剧院张凯院长的话说,这是省话剧院迎来的新一轮挑战。

为何会做这样一部工业题材话剧呢?张凯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从2017年,省话剧院就想打造一部反映‘大国工匠’精神的艺术作品,我们也一直在寻找好的剧本。最后发现太重就是一家能够代表山西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他们创造了400余项中国以及世界第一,填补了中国重工行业的很多空白,是山西重工行业的名片、中国的名片。”时下,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新中国建国70周年,打造这样一部作品,就越发重要了。

“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已经有二三十年没有出现过工业题材的话剧了。这个题材的话剧要体现生产过程,展现工业文明发展脉络,会让观众觉得离自己生活很远。省话剧院这次勇挑这个重担,是想尽话剧人的一点力量,尤其是要用艺术的方式讲好山西故事。”省话人向来充满责任感,且不畏困难,院长张凯的愿望代表了省话人的心声,他们就想让观众了解到山西除了煤炭资源外,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为我先锋》,源自太重的厂训,表示要迎难而上,打造行业中的前所未有。整部话剧就选取了太重自主研发的55立方米挖掘机的故事为素材,讲述了太重人临危受命,跟外国公司竞争项目,且自主研发时的困境和挑战等等……“太重最初对55立方米挖掘机进行研发,就是填补了国际市场上的空白,只是把这个题材搬上舞台有很大的难度,要有专业术语的呈现,还要考虑舞台设计和布景等。为了让大众能够接受这样的内容,能够让工业题材显得不生硬,光剧本我们就改了十余遍,研讨会开了四五次。”张凯表示,在《为我先锋》中倾注了山西话剧人满满的诚意,树立工业题材话剧的行业标杆。

让工业题材“接地气”让观众愿意看

话剧《为我先锋》展现出了我国制造业工人敢想敢干,用勤劳、智慧、勇气创造出人间奇迹的真实故事。国家一级导演吴晓江接到这个任务时,也非常踌躇,“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拍办公室的故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排程序员怎么写程序这样一个过程。这活儿,不好干!”

导演吴晓江跟山西省话剧院渊源已久,话剧《甲午祭》就是他一手打造的作品。“当初接到这个本子,我正好在医院住院,就在7个人的病房里,省话剧院的领导们跟我谈剧本,他们真的特别有诚意。只不过这个题材太难排了。”接到这块“硬骨头”,吴晓江当即就和编剧王伯男等人一起,投入到再度创作和加工中,从台词和人物心理描写着手,尽量让一个“大”题材,细化成“小”故事,展现人物内心活动,让生产这个话题变得有温情和血脉。

从1月6日开始,《为我先锋》正式开始排练,大病初愈后的吴晓江全天待在小剧场内,从每一个细节着手,为演员们抠动作、抠台词。当山西晚报记者前去探班时,演员们正在台上表演剧中老技术员“罗师傅”去世时的那段戏,大家感情充沛,不时地回望“罗师傅”对于55立方米挖掘机研发工作的期待和展望,短短几个回合之后,就将“太重人”对于企业的那份浓重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此时,“罗师傅”的画外音响起了来,“我亲眼看见为国家的三峡工程研制生产了1200吨超重大型桥式起重机;从发射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到今天,百分之九十九的塔架都是我们太重为国家搭建起来的……”剧中的“罗师傅”在回望过去,回望太重在国家建设中所作出的成绩,可是这段话对于公众来说,却足以说明太重的骄傲之处,这也是该剧对于山西的意义所在。

“太重的成立,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励精图治的过程,这样一个题材很宏大,我们也希望多‘接地气’,既有主题,也要好看,让观众愿意看。”在吴晓江的创作蓝本中,他希望在剧中体现太重在科技研发上的创新,也要体现太重人的拼搏、成长和担当,“这样,话剧才能饱满,能通过这部剧,体现人生的奋斗价值。”

在《为我先锋》中,除了省话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治中外,剩下的演员都比较年轻,青年演员张星在剧中饰演太重“当家人”梁大道,也是该剧挑大梁的人物,从《生命如歌》中的“陈保国”,到《甲午祭》中的“伊藤博文”,张星此次挑战现代剧中的工程师,着实压力很大,“导演一直说接地气,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演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领导,更是一个人,所以要演人,就要演生活化的人。”

据了解,该剧初步定在3月1日在省城首演,随后还会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目展演等活动,力争成为省话剧院另一标杆性的话剧作品。

链接

《为我先锋》

1950年5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机器工业会议”,决定建新中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9月,中央重工业部重型机器厂(太重前身)筹备处下设的上海事务所的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在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后,打着“为我先锋”的锦旗来到太原,与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正式开始了太重厂的筹备建设。

“为我先锋”其最初涵义是,上海事务所12名首批北上人员在建厂伊始特定条件下,作为后续人员的先锋先赴太原、先期筹建之意。随着太重大规模建设的开展,尤其是在各个领域的飞速进步,“为我先锋”在今天,就是要永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先锋。

“为我先锋”是太重文化的总源头,是太重人特有的精神品质,其本质就是敢为人先、永争第一,其内涵就是要全方位走在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前列,其追求就是要创建世界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