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孙德民:扎根戏剧田野的“精神守望者”

2019-09-11 发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陈元秋 耿建扩
话剧《塞罕长歌》剧照

一个月前,话剧《塞罕长歌》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是继今年六月河北梆子《李保国》获得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之后,著名剧作家孙德民又一次获得重要奖项。

从倡导生态环保理念的河北梆子《百合岭》到讴歌民族大团结的河北梆子《六世班禅》;从反映改革开放中农村改革艰难历程的《雾蒙山》到探索“话剧民族化”的成功实践《成兆才》;从生动反映时代楷模感人精神的河北梆子《李保国》到全景式展现河北塞罕坝生态建设故事的话剧《塞罕长歌》……“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飞天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全国话剧百年突出贡献艺术家称号……孙德民自1962年开始从事戏剧创作,50多年里先后创作了50余部戏剧和10多部影视剧,默默耕耘,获奖无数。

9月4日,在河北电影制片厂的一间办公室内,78岁的孙德民铺开稿纸,一边创作,一边畅谈自己的创作之路。“生活永远是戏剧的根本,戏剧创作永远要扎根生活、扎根田野,要像农民种地一样,向生活深深地弯下腰去。”谈及戏剧创作的诀窍,孙德民一针见血地说。

孙德民的创作始于农村题材作品。孙德民一直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上大学时,孙德民曾经作为学生党员下村。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和农民一起吃“三两三”——就是玉米秸轧一轧,加上碱面,水磨加工后,蒸成棒子面饼子,一顿一个饼子,一碗白菜汤。1962年大学毕业后,孙德民回到了家乡的承德话剧团工作,随后又去农村待了三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孙德民几乎是一边在话剧团工作,一边扎根农村深入生活。青龙县沙河村、隆化县四道营村等塞北村落一直是他的“生活基地”。即使是后来担任了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孙德民仍然和当地的乡亲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也让孙德民更加深入地见证着中国农村三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雾蒙山》《苍生》《晚雪》《日头日头照着我》等力作,都是孙德民从基层一线走访中获取的“戏剧果实”。

改革开放后,社会思潮更加开放起来,这也为孙德民的戏剧创作打开了新的大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孙德民一头扎入故纸堆,创作了一批以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史料为依据的“山庄戏剧”,从描写青年慈禧“辛酉政变”的话剧《懿贵妃》,到话剧《西太后》《圣旅》《十三世达赖喇嘛》和戏曲《班禅东行》等,在宏阔的历史叙述中,孙德民塑造了一群具有丰满形象的历史人物,也为后来的戏曲剧本创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孙德民写戏有一“快”,也有一“慢”。从年轻时开始,他就养成了周末和节假日闭门写稿从不休息的习惯,至今未变。那时,每逢腊月二十三全团放假,他便让人将自己锁在楼里赶稿,正月初七大伙儿上班,他保准交出一部戏来,这是一“快”。同时还有一“慢”。首先是一部戏写前,要有大量的采访,每部戏要采四五十人左右;戏成之后要修改,专家座谈会一遍又一遍开,“要不怕受委屈,不怕被批判”,批评的意见不断融入剧本,一边改一边再去采访,每个剧本力求精益求精。一部剧改来改去,总得要磨他个三四年才算“出来”,是为一“慢”。一“快”一“慢”之间,是一个创作者对创作的无比真诚与热爱。

谈及近几年广受赞誉的《李保国》《赛罕长歌》两部力作的创作历程,孙德民反复提到“感动”“真实”。“剧作家是‘精神的守望者’,对真实发生的感人故事进行创作改编,展示时代精神,传达时代脉动、社会需求和人民心声,给予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这应当成为剧作家自觉的追求。”孙德民说。

尽管已经退休,但是孙德民每天仍然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河北电影制片厂二楼这间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几乎总能见到他的身影。“每天坐在这里写写东西,就是我最幸福的事。”孙德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