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一直在场,我们都不是局外人
2020-12-16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怡梦武汉人艺抗疫话剧《逆行》感动首都观众,获专家点赞——
戏剧一直在场,我们都不是局外人
人物在舞台上一喊出“我在武汉” ,剧场里仿佛每个人都在武汉。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题材话剧《逆行》近日在京上演,这是湖北省创作的抗疫题材剧目首次与首都观众见面。
话剧《逆行》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原型,讲述其身患绝症、妻子感染依然坚守一线的抗疫事迹,同时塑造了90后护士江晓玲等白衣战士群像、外卖小哥陈汉生等逆行的普通人群像。演出中,武汉市民喊出“武汉加油” ,高唱国歌,医务工作者带领轻症患者跳起广场舞等情景的艺术化再现令观众动容,全剧结尾“城市还是原来的城市,而我们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们”的喟叹更为观众留下哲思。
在中国剧协组织的作品研讨中,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这部作品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对戏剧艺术自身也颇具探索与启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段特殊的经历以及这群特殊的创作演出者,令生活体验与舞台再现的关系以及戏剧与观众的关系更为理想,共时的心理感受和共同的价值诉求让舞台上下向焦菊隐先生曾提出的戏剧理念“演员与观众共同创造”迈近了一步。
感谢生活
“在整个抗疫过程中,武汉在逆行,武汉市民在逆行,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支援武汉的人都是逆行者,武汉人艺全体职工在抗疫期间下沉社区,也担当着逆行者的使命。 ”武汉人艺党委书记、院长田清泉表示,剧院创排《逆行》 ,是期待能以武汉为载体,记忆、记录这段属于全国人民的英勇逆行历程。
“感谢生活” 。谈到《逆行》的剧本创作,编剧赵瑞泰说出这沉甸甸的四个字。“这次不是命题作文,是我自己要写。如果硬要说是‘奉命’之作,我奉的是生活之命、百姓之命。 ”戏者,人写、人演、人看,塑造人物是戏剧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本着这一创作理念,赵瑞泰选择了抗疫中的10位“凡人”英雄,经过反复考量,确定了身患绝症仍然冲在抗疫一线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主人公原型,又从素材中提炼了主人公的老师和患者亲属等人物,形成推进剧情的主要人物关系,随着现实的推移和创作的推进,更多“凡人”英雄——医生、护士、 90后、清洁工、志愿者、广场舞大妈…… “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涌进我的剧本中,令我真切地感悟到,疫情中的大武汉,人人都是逆行者!我调整了原来的创作思路,从一个人写到一群人……”
疫情尚未平复,排演抗疫戏剧,中国剧协副主席、导演王晓鹰一开始是排斥的—— “都还没有看明白,更别说想明白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婉拒了两台抗疫剧目的请托,面对武汉人艺的邀请,他却慨然应允—— “我觉得非常值得去做。 ”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王晓鹰曾不顾余震危险赶赴灾区排演抗震救灾题材话剧《坚守》 ,有过那一次经历,王晓鹰说:“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把你的想法、你的感受排到戏里去,这真是戏剧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谈及此,他回忆起《逆行》排演过程中的细节:“戏里有一段大年初三武汉市民高唱国歌的情节,每次排完,演员全都在哭,大家在创作中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命经历投入进去了。 ”王晓鹰说,抗疫经历带来的生命感悟、生命成长是他们共同创作的基础,也正因为在排演过程中,每个人不断把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填充到戏里,才赋予了这部戏生命和质感。
正面迎击
在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视野中,近期呈现的抗疫文艺作品,多以家庭为表现对象,以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家庭故事来反映整个抗疫历程的各个侧面,以小见大固然值得肯定,然而,话剧《逆行》与其他作品相比,突出的特点在于,正如疫情最初发生时的武汉人民一样,创作者以戏剧的形式对抗疫斗争进行了一次“正面迎击” ,它表现的是抗疫主体——冲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群体。仲呈祥认为,正因为它讲述了“正面战场” ,所以尽管篇幅不长,却给观众带来了全景式的印象。作品以医务工作者和武汉市民的逆行集中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的同时,聚焦他们的生命体验、生命感悟,以话剧这样一种面对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发扬了戏剧的传统,也发挥了话剧之所长。
“编剧是有话要说,导演是有情要述,演员是有戏要演。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认为,舞台上一个个人物宣告着“我在武汉” ,这部作品自身也在不停地宣告“在场” ,不仅面对疫情,面对生活、生命,戏剧宣告着“在场” ——面对这样的现实,“戏剧、戏剧工作者是应该在场,也应该发声的。 ”在陈彦看来,这部作品的启示价值在于“质朴” 。剧本、导演、表演、舞美均要以质朴的表现形式进入生命的深度,直逼人的心里。正因为创作者外在表达形式质朴,而内心满溢,才能在剧场中和观众实现深度互动。握手、拥抱,只是外在形式的互动,深度的互动是精神、情感的互动,陈彦表示,演员在表演中传递的精神、情感赢得了观众真切的回应,这种互动在一般的戏剧演出中是不常见的。
“这部作品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戏剧的力量是伟大的。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晓东谈及作品两度令他动容,一处是小区居民唱起国歌。大年初三武汉市民自发高唱国歌的一幕已经过去半年多,但是,当舞台上再现这一幕的时候,观众马上回到春节期间、回到那个场景,马上想起武汉在疫情中遭受的艰难困苦和逆行者的奉献与牺牲, “他们依然让我们揪心” 。另一处是全剧结尾台词“城市还是原来的城市,而我们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们” ,尹晓东说,作品书写了人们在经历过疫情之后,对世界、对生命的态度的改变,正是这种哲思,令其收获观众的赞许和感动。
召唤共情
抗疫期间,武汉人艺演职人员是疫情的亲历者,舞台上,他们是抗疫斗争的舞台展现者,在仲呈祥看来,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了“真实”的理想境界。由于演员的艺术积累,又能把这种生活的真实再现为艺术的真实,令这部作品区别于一般的反映现实。对此,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也表示,这种表现方式、表演经历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其他城市的戏剧工作者无法具有的,“他们是从疫情‘风暴中心’走过来的,舞台上所有的人、事、情、思全部是他们的真实储备,这和为演戏而深入生活、获得体验非常不一样” ——舞台上正在表现的事件恰恰是演员亲身经历的,演员和观众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观演的同时,也仍在生活中面对着舞台上表现的事件,因此观众的观感也很特殊。如《中国戏剧》原主编赓续华所言,这是一部令我们感同身受的作品,因为舞台上表现的和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仍有关联,仍离我们那么近,仍唤起我们的感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之重。赓续华认为,与人人有关、与生活有关是作品打动观众的特质,剧中医患跳起广场舞的情节令她印象深刻,“广场舞有一种烟火气——无论怎么样,日子总要过。当中有一种喜感的、向上的内涵,表现着人们对生命的乐观、对生活的热爱” ,赓续华表示,正是这种通俗的表现方式,捕捉到了观众的心理认同。
“这场疫情,我们都不是局外人,作为亲历者,看到舞台上武汉的亲历者的表演,能够感受他们在把生命体验传达给我们。 ”这部作品的力量从哪里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说,“我觉得是人物的情感与观众的共情交融产生的。 ”在她的视野中,当前许多反映现实的戏剧作品,为加快戏剧节奏、拓展作品容量,人物的叙述比表演多,给观众的感觉常常是“报告文学”“诗朗诵” ,这种方式缺乏情感的介入,让观众感受不到人物情感的脉动,而话剧《逆行》有生动的人物、生动的情感,有真实生活的提炼,演员以充分的表演调动了观众的审美力,让观众真正进入人物的情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