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戏曲群体小人物 ——简谈《装台》
2023-08-1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龚晋文在戏曲艺术院团,有一个专门为演出服务的特殊群体,主要负责搬运舞台布景、道具、灯光,并负责舞台搭建、灯光安装、演出过程中的移景等具体事务,俗称舞美队,也叫装台工。听起来,该是多么的重要,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个群体往往用的是临时工。他们的职业不仅风险高、待遇低,而且责任大、收入少,还常被剧团管事的(亦称剧务),尤其是导演、灯光师训斥。尽管如此,他们也得俯首倾听,毕恭毕敬。否则,随时都有被终止劳动关系和解雇的可能。
陕西籍剧作家陈彦,正是带着与这个特殊群体打交道二十多年相处下的深厚感情,在所著长篇小说《装台》中,赋予了装台领班刁顺子及其一干队友忠实、厚道、善良、勤劳,而懦弱与坚强兼而有之的人物性格,并通过塑造刁顺子、蔡素芬、刁菊花等人物形象,展示出了改革开放初期普通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戏曲演出市场的真实场景。
《装台》告诉读者,刁顺子负责装台,在西京城是出了名的。在刁顺子周围,也聚集了一批热心于装台工作的男性青壮年。他们中间,有的有家,有的是单身。有装台任务时,不计报酬,一呼即来;没有装台任务时,他们又会各奔东西,忙于自己的其他临时工作。装台虽然为演出服务,但平时与演员搭句话都很困难。有时候,为了“装台”送餐时能给加一个鸡腿,都会三番五次央求剧团管事的,最后到底加了没有,他们也不计较,依然会一丝不苟地完成装台的每一道工序,因为他们知道,稍微疏忽大意,就会留下安全隐患,甚至酿下事关人命的大祸。
刁顺子也不亏大家,挣多少钱公开透明,有时候剧团拖欠发不了佣金,他就从家里的存钱中先支取一部分出来,发给大伙儿。实在没有余钱,他就低眉下眼地去找剧团管事的,被骂过、被打过、被轰出来过,他依然不生气,他会继续弯着腰说,我没有佣金可以,但不能让大伙儿喝西北风,他们是下苦人,下苦了,连顿饱饭也吃不上,我不忍心啊。当读到他为了给自己和队友们揽活,为了找剧团管事的结账,为了摆平各种矛盾纠葛,啥时候都把自己看作“咱是下苦的”而甘愿受辱的时候,总不免会生出来诸多同情。
作者陈彦的精妙之笔,不是平铺这些装台内容,而是通过描写刁顺子娶回来第三任妻子蔡素芬和两个前妻分别留下的两个女儿,尤其是描写第一个妻子留下的女儿刁菊花,还有他的大哥刁大军,大段大段地道出了刁顺子的人生境遇。刁菊花无法容忍刁顺子再婚,嫉妒父亲与新来的漂亮女人恩爱,而自己又是相貌奇丑,即使整容和用过无数化妆品也变不美的大龄剩女,难以遏制的无名怒火,导致蔡素芬自从进了刁家大门,就没有安生过一天。刁菊花也没办法接受第一个继母留下的妹妹韩梅,随着年龄增大,她认为继母带过来的这个“拖油瓶”,身上没有流着刁家的血液,是与她来抢家产的,不撵出去和打跑,绝不松手。刁菊花没有工作,也懒得工作,需要花钱,伸手就朝刁顺子要,不给,就从刁顺子手里叼、身上摸。惹毛了,刁菊花又会不管不顾地径直住进快捷酒店,海吃、海喝、海睡,至于房费等一切开销与她无关,那是她爹刁顺子的事……刁顺子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夹缝中,尽心呵护着来之不易的蔡素芬,真诚怜悯着从小失去亲妈的刁菊花,不断感化着同胞兄长刁大军,毫无怨言地设法满足周围人的心愿,其苦、其乐和每天面对的诸多无奈,读后让人顿生敬意。
作者陈彦在对这些生活矛盾进行绘声绘色描写的同时,始终踏着“装台”的主格调,塑造了慈祥有加、爱心满满的剧团负责人翟团长,还有朝令夕改、有虐待装台工癖好而耍大牌的丁姓灯光师和说罢演就罢演而随意使性子的一名生角男演员,并且把故事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层面。读完全书,可以体会到陈彦对《装台》的故事结构有着独特而缜密的布局,每一个故事叙述和每一个人物出场,总会让社会变革与社会生态对戏曲演出市场及其戏曲人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复活到作品之中,不仅人物形象鲜明,便于读者记忆,极容易引起阅读共鸣,而且故事情节大喜大悲、回环跌宕,营造出的往往是似曾相识,又出人意料的生活情景和氛围。
《装台》是陈彦长篇小说“戏曲三部曲”的第一部,已经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这部著作的成就,在于让戏曲小人物的苦乐生活,第一次得以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印迹。并揭示出装台工是戏曲艺术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在戏曲演出中,他们的工作具有不容置疑的不可替代性。他们虽然出身卑微,但渴望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劳动贡献能够得到戏曲主流群体的认可,其人格应该受到与戏曲演员同样的尊重和爱护。诚如陈彦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他们永远不可能登台表演,但他们与表演者息息相关。当然为人装台,其本身也是一种生命表演,也是一种人生舞台。他们不因自己生命渺小,而放弃对其他生命的温暖、托举与责任,尤其是放弃自身生命演进的真诚、韧性与耐力。
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历经千年而流传不朽,当前正在国家的强力扶持下得以新的繁荣发展。演戏、唱戏,包括装台在内的一切戏曲活动,是时代惠及民众的娱乐生活;爱戏、赏戏,包括以戏曲人为中心的文学创作,是老百姓和剧作家的精神狂欢。只要戏曲艺术存活一天,搭台置景就会跟进一天。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装台》还会继续发酵出它的更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