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国之所需 先生所赴 ——看话剧《先生向北》

2024-08-02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季国平

国之所需,先生所赴。原创话剧《先生向北》演绎了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背景下,一批知名教授、科学家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不畏艰苦、奔赴东北、砥志研思、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剧中有一句精彩台词“人比山高,脚比路长”,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向北”先生们的大师风采和人格魅力,令人崇敬、感动。

《先生向北》是吉林大学用心用情用功创作的一部优秀话剧,而且,戏剧舞台上如此集中地表现一批大师的形象还较少见,殊属难得。该剧精彩地呈现了前辈大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历史价值。该剧又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师风范、青春励志,启迪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更应该像前辈先生们那样,勇担大任、奔赴所需、争做贡献、复兴中华,再创新的辉煌。

作为专业戏剧人来说,我还关注到《先生向北》是由大学师生创作完成的,是一出典型的校园戏剧。校园戏剧是我国戏剧事业一支重要的方面军,中国剧协2008年创办中国校园戏剧节,迄今已经举办了八届,旨在推动中国校园戏剧的积极发展。《先生向北》显然是一出杰出校园戏剧,其成就和影响完全可以与全国专业戏剧创作相媲美。对于社会各界观众来说,感悟大师、学习大师,同样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该剧因此就有了更为普遍的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尤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当下,需要我们自觉弘扬和践行先生们的“北上精神”。

《先生向北》在艺术性方面同样是杰出的,值得总结。在此,简要做四点分析。

跨越时空的戏剧结构。剧中,海外归来的吉大校友陆小北探望恩师胡志远,胡老师的一本校史讲义让他沉浸其中,穿越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巧遇吉林大学前身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匡亚明,从而展开了一系列情节和场景,串连起一个个大先生,演绎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陆小北、匡亚明、胡志远三人贯穿起全剧的结构是独特的,穿越历史、连通当下,塑造大先生群像,当然也是表现“北上先生”最为有效的戏剧结构。陆小北穿越时空的演绎同样是新鲜的、巧妙的、现代的。穿越时空,后学与前辈直接对话并进行情感交流,陆小北得以亲身感受先生、发现先生,从而被大先生的精神和风采所感动,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义无反顾,踏着前辈先生“北上”的足迹回归母校、回归祖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做贡献。全剧内容十分丰富,形象众多,整体叙事流畅、主线清晰、人物鲜活、语言简洁洗练。

以人格魅力见长的先生形象。观看该剧,大先生的风采跃然眼前,倍感亲切。剧中展示的虽然只是他们的人生片段,如匡亚明三顾茅庐邀请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唐敖庆、蔡镏生创建化学系,王湘浩组建数学系,高鼎三创建半导体专业等,但却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该剧十分善于以情塑人、以情动人。如陆小北探望恩师,对老师和母校有着深深的牵挂。老师晚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于是有了陆小北对当年老师的追寻,并巧遇了大二学生时的胡志远。又如在经济困难时期,老师们仍废寝忘食搞研究,匡校长把他们“骗”到农场,一人一天一只鸭补身子,展现了对先生们的关怀。实验室缺高压电,匡校长与先生们邀请长春电车公司王经理喝酒的那场戏也极具戏剧性,是喜剧的、幽默的,更是温暖的、动情的,喝酒敬酒的生动细节升华了“扯线”的意义,也体现了吉大人与长春人的深厚情谊。

灵动、诗意的舞台呈现。全剧舞美极简,几块移动平台,拼接成一条具有象征意义的“之”字形道路,一张长椅和几张桌子,更加便于不同场景和时空的灵活转换、便于人物心灵的隔空交流。陆小北与现实和历史中的胡老师、匡校长及先生们,时空上跳进跳出,比起单一的场景,能呈现出更多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大大增添了情节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传奇性。该剧导演手法也很朴实,却十分善于让全部的舞台空间和焦点聚集到大先生的人生精彩和人格魅力上。全剧表演也是朴实又富于激情的。戏从心生,我相信,舞台上的演员无不崇敬先生,为大先生的人格所倾倒,自觉以“北上精神”展示先生风采,以对先生的深厚情感演好先生形象。

该剧的风格也很鲜明,是岁月的歌,是陈年的酒,是抒情的诗,也是青春的远方。全剧叙事娓娓道来,先生群像既大气深沉,又激情燃烧,颇能彰显峥嵘岁月特有的时代气象,意味深长。一方面,大先生们的品行令人高山仰止,他们步履矫健又目光坚毅,一步步从大江南北奔赴而来,他们的事业和成就皆是崇高的。另一方面,先生们可亲可爱,默默无闻地教书和研究。观众正是通过该剧,体悟到大先生们平凡又崇高的人生。同时,观众从陆小北的形象中,看到了吉林大学的当下,看到了青年一代的朝气,看到了更加美好的诗与远方。

(作者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