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雷雨》完整再现曹禺原作 2025李六乙版即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2024-12-28 发表|来源:文汇报|作者:彭丹2024年是曹禺名作《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全国多地上演了不同版本的《雷雨》舞台剧。在一片“雷鸣雨落”中,如何制造出不同的声响?导演李六乙的答案是“回到曹禺,回到文学,回到戏剧本身”。这次他应香港艺术节委约,携胡军、卢芳等实力派演员,带来经典话剧《雷雨》的全新舞台演绎。该剧即将于2025年1月8日至12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致敬经典的同时,回溯与探索戏剧精神的内核。
1934年,曹禺的《雷雨》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90年光阴流转,“雷声”依然激荡耳畔。2025李六乙版《雷雨》依据曹禺1936年发表的《雷雨》单行本排演,将完整呈现剧本原有的序幕与尾声——而此前演出的版本大多将二者删去或仅保留了片段。“其实对曹禺先生本人来说,《雷雨》的序幕与尾声是非常重要的。”李六乙说,曹禺曾阐述过自己写作序幕、尾声的特别用意,希望它们“有希腊悲剧一部分的功能,导引观众的情绪入于更宽阔的沉思的海”。剧中的郁热、恐怖、惶惑得以消解,在观众心中转化为沉静的悲悯。
除了完整呈现序幕尾声,此版《雷雨》还保留了诸多原剧本中的过场戏,而这些戏份在此前版本中多被删除。“《雷雨》问世以来,各个年代的版本在不同艺术观念的引导下,对剧本做了不同的侧重和删减。”李六乙说,此次版本的《雷雨》将那些以往认为“无足轻重”的戏份和台词又“拿”了回来,剧组人员重新阅读这些段落和台词时,发现有许多是突出人物性格和营造氛围的点睛之笔。通过深挖原著语言与文本所蕴含的张力,此版《雷雨》有意让戏剧回归文学本体。
那么,让一部剧回到“戏剧本身”又作何解?李六乙表示,戏剧追根溯源是表演的艺术,要让表演本身带有“文学性”,要求演员在舞台上不只是完成台词和动作,更是体现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深度。排练《雷雨》时,他让演员们调动起自身的生命经验,“智慧、情感和担当”,每场排练对于演员都是体力和情绪的巨大消耗,但也让角色“长”在了他们体内。
对于《雷雨》,观众已熟知其故事,或许他们更期待在演员的表演中咂摸出新味。“尊重曹禺先生,不是重复,而是用我们这代人的视野还原他作品的真实面貌,我们要呈现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雷雨》,我也将呈现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周朴园。”胡军说。卢芳在剧中饰演繁漪这个如“闪电一般”照亮全剧的人物,她希望像曹禺先生希冀的那样,为这个如此生动的角色赋予“血肉和灵魂”,让她获得观众的怜悯与同情。
在“回归”之外,此版《雷雨》也有“破格”之处。比如剧中鲁侍萍的扮演者、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李红表示,多以佣人形象示人的“鲁侍萍”将换上更优雅的旗袍“款款走来”,她被人忽略掉的原姓氏“梅”被强调,还原这个人物在人格上的高贵。
该剧还将于2025年1月至3月在上海等地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