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的自我设限阻碍了对题材的拓展
2025-01-25 发表|来源:文汇报|作者:宋宝珍过去一年,中国话剧的发展顺应科技的进步和演艺新空间的拓展,迸发出巨大的活力;观众审美个性化、戏剧消费多元化成为趋势。话剧演出在拉动消费、联动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看到,节庆会演为舞台创作搭建了多样的平台。其中有国家级的盛事,也有地方主题性的展演;一些以旅游闻名的地区,则成为了戏剧的孵化地,凝聚众多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热情,也展现出戏剧文化生态的不断优化,以及话剧艺术发展的美好前景。
翻看这些节展平台,经典交流互鉴成为关键词。
11月,北京人艺带着五台经典保留剧目赴沪驻演,吸引了近两万名上海观众。这一次戏剧的双城互动,成为2024年戏剧交流和相互借鉴日益加强的一个缩影。
谈到中外戏剧交流,则必须提及“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汇集了一系列大师的经典之作:俄罗斯国家话剧院(亚历山德琳娜剧院)的《零祈祷》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赌徒》,展现了俄罗斯戏剧心理刻画的细腻和复杂情感的揭示。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的《大师与玛格丽特》长达八小时,改编自布尔加科夫的经典小说。法兰西喜剧院的《司卡班的诡计》是莫里哀的经典喜剧。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瓦索·阿巴希泽州立新剧院的《海鸥》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契诃夫剧作的喜剧性、悲剧性兼具的深刻内涵。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系列中,将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经典话剧《朱莉小姐》重新演绎,由瑞典国宝级导演海尔达·海尔维格执导,呈现一场疯狂与毁灭的舞会,一出欲望与权力的游戏。他们还搬演了法国剧作家弗洛里安·泽勒的《父亲》,表现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渐衰退的记忆、无法自控的行动和生命退化的痛苦,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我们也看到,过去一年的原创话剧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作品在思想主题上彰显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怀;在选材内容上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在形象塑造中深挖人文内涵,创造艺术典型;在表现形式上推陈出新,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比如国家大剧院出品的《邓世昌》以历史反思和文化观照,反映和解析甲午海战的艰危情势。它以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少年立志、青年从军、中年殉国的人生为主线,串联起国势危殆、风云骤变的历史图景,表现了北洋水师风光乍现、甲午海战悲壮赴难、《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对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此剧气势宏伟,饱含牺牲的悲壮和历史的沧桑。
而在文学改编方面,《千里江山图》《一日三秋》《三家巷》《红楼梦》《北上》《悲惨世界》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既保留了原作的精粹成分,也努力开掘适合舞台表现的艺术空间。
我们还看到,“科技+艺术”的深度融合,为舞台艺术开辟了更多可能性。
例如,虚拟现实(V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舞台表演,极大地提升了观演的沉浸感和体验感。同时,线上直播和点播平台的兴起,也使得话剧演出能够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通过新的舞台表达,实验戏剧在2024年的剧目内容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们以其艺术探索的新样态、新特点受到关注。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而我们将永不分离》则最大程度地运用裸露的剧场空间,力图表现福瑟的戏剧所蕴含的巨大的情感张力。清华大学第二届哲学-戏剧节中,实验剧场作品《俄狄浦斯与机械神谕》以其先锋姿态透过古希腊悲剧经典,对“元宇宙”概念进行了一次形象化的推演。
话剧演出市场还呈现出了互动性观演和沉浸式体验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剧目开始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通过设置互动环节、提供沉浸式观演环境,让观众能够自愿参与话剧演出。这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也为话剧演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北方演艺集团“扶风起飞”计划孵化的沉浸式夜游戏剧《宋美龄耳环丢了》,通过行进式的沉浸体验,让观众成为“陪审团”成员,穿行于不同的场景之中,体验悬疑色彩的历史元素。
当然,在贡献优质作品、丰富人民生活与持续传承创新的同时,当下的话剧发展,也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关注。
首先,剧本荒的问题仍然存在,缺乏好剧本,成为各院团的焦虑的焦点。编剧人才结构不够完善,得奖的话剧的编剧多出自中老年。
第二是戏剧艺术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人才队伍、生产能力、发展区域、题材样式、资金支持等各个方面。
三是重视得奖、渴求市场,轻视精品锻造的细致加工与完善。最近我去过几家剧团做调研,有院团长问,是不是以后不用创作红色题材和英模人物了,只要有市场就是好作品?这也暴露了某些人创作思维的问题。应当以有效措施,防止艺术过度商业化、市场化,回到娱乐至死的境地。
再者,应警惕重技术、轻艺术,重观感、轻内涵的错误倾向。一些创作者搞不清楚科技赋能戏剧的发展新趋势,产生了科技至上的片面认知,轻视甚至忽视戏剧本体,追求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大制作效果,忽视戏剧思想性、艺术性的深刻表达。
此外,题材的丰富性有待拓展。题材选择和开掘上的同类化、同质化、简单化、浅表化现象仍有发生。去年末,我在一个戏剧专业人才培训班上课,有学员问,老师你能不能说说哪些题材不能写?不能演?这类问题的提出,暴露的是一些创作者自我设限,跟风创作的意图。他们把自身停留于生活表层面带来的创作问题,归因于题材的不合时宜。
最后,明星制的演出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明星加盟的戏剧演出明显增多,这一方面带来了观众的关注热点,制造了宣传热度和票房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演出持续性、审美性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非理性追星和非艺术欣赏等不良现象。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北京文联特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