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挫折中锤炼 在嬗变中适应 在探索中发展——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
2017-07-0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宋宝珍从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到今天成为民族文化之林中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话剧已经走过了110年的历史。
中国话剧,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西方列强以武力轰开大清国门之后,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舶来品”经由中华民族文化不断的吸纳和改造,已基本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话剧,在艺术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主要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幻境。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它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无论是抗战的硝烟、“文革”的摧残,还是商业大潮的席卷,都不曾使它改变自己的艺术品格和精神追求,相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它在挫折中锤炼,在嬗变中适应,在探索中发展。
话剧110年进程中,涌现过很多优秀的戏剧运动领导者、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人员,他们共同创造了不朽的话剧艺术成果,已经构成了中国话剧史的不朽篇章,并为今后的话剧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经验。
最早接触西方戏剧的中国人,是清朝末年一些出使西洋的外交官。他们或由于外交礼仪,或出于好奇,观看了“西剧”的演出。令他们感兴趣的,一是津津乐道西洋“戏馆”建筑之华美,其“规模壮阔逾于王宫”;二是惊异于西方“优伶”地位之高贵,所谓“优伶声价之重,直与王公争衡”;三是慨叹西方戏剧布景之逼真,“令观者若身历其境,疑非人间”;四是看重或夸张西方戏剧之社会功能。以法国为例,说法德战争后,法败,集巨款建戏馆,“盖以鼓励国人奋勇报仇之志也”。
稍后,随着中国沿海口岸的对外开放,一些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侨民涌入中国,1866年,西方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戏院,定期举行“西剧”演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戏曲界人士对古旧的剧目不足以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甚为不满,艺人汪笑侬(1858—1918)致力于戏曲改良,创造和改编了不少托古喻今的戏曲,演出中唱腔缩短,戏曲的行当划分已经不明显,舞台布景趋于写实。此时期来自新式学堂的学生演剧活动也逐渐滥觞。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借助戏曲故事,编演了名为《官场丑史》的戏。它在形式上接近后来的话剧。
1906年冬,一个旨在研究各种文艺的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成立。由李叔同主持,主要成员还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马降士、曾孝谷等。春柳诸人多为戏剧爱好者,他们推崇日本“新派”,即新剧,并以研究和仿效新派演剧为己任。他们于1907年2月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片段,获得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6月又演出了根据美国小说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剧中的分幕方法、以对话和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已显示了现代戏剧的特点,因此人们叫它“新剧”。一般史家把1907年作为中国话剧史的开端。
辛亥革命前,王钟声在上海组织春阳社,编演新剧,到北京、天津等地演出。他自称演戏是为了“唤起沉沉之睡狮”,因此他的戏剧活动中有着鲜明的革命色彩。1912年,陆镜若、马绛士等人在沪成立了“新剧同志会”,随后,“新戏”“新剧”“文明新戏”“文明戏”等名词,开始在中国民众之中普及。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们把从西方引进的新的舞台演出形式称为“戏剧”。《新青年》曾经出版过“戏剧专号”;1921年,茅盾、汪优游等人曾发起组织民众戏剧社,他们还出版了6期《戏剧杂志》;20年代,田汉、洪深等开始登上剧坛,田汉以自己的戏剧创作,确立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文学价值,洪深则建立了现代导演制。在上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1928年4月,在一次上海戏剧同人的聚会上,洪深提议,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以统一有关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多种不同称谓,并使其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以独立的艺术品格和崭新姿态屹立于中国艺坛。洪深解释说,“话剧是用那成片段的,剧中人的谈话所组成的戏剧。”“话剧的生命就是对话。”洪深的提议得到了欧阳予倩、田汉等人的一致赞同,从此,这种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的舞台艺术样式,有了自己的新的固定名称——话剧,并一直沿用至今。
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话剧的现实性、民族性得以强化。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话剧在抗日战争中浴火重生。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一向关注国家命运的戏剧界人士群情激愤,仅仅一个月,一部集体创作导演、上百人参与演出的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即被搬上上海舞台。它以宏大的场面、昂扬的气势,显示了中华民族誓死抗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在血与火交融的战争年代,无论是在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还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共产党领导的戏剧运动都如火如荼,一系列抗敌演剧队、抗敌宣传队,以街头剧、茶馆剧、帐篷剧等流动演剧方式进行敌后演出。据胡可先生回忆,在晋察冀地区,在鬼子的炮楼下,抗敌剧社进行飞行演出:敌后武工队带着演出小队悄悄进入村子,给敌占区老百姓演戏,宣传抗日,敌人一出动就紧急撤离。胡可先生说,有时候带他们进村的人在突围时就牺牲了。因此,中国话剧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娱乐,它是老百姓心里战胜强敌的神圣信念,也是照亮敌伪统治区漫漫长夜的星星之火。正是基于中国话剧人的顽强奋斗、流血牺牲,才将话剧艺术普及到了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抗战时期,欧阳予倩、郭沫若、田汉、曹禺、夏衍、老舍、李健吾、阳翰笙、吴祖光、丁西林、陈白尘、宋之的等一大批优秀剧作家的优秀剧目,创造了中国话剧在战争年代辉煌的文学成就;洪深、黄佐临、张骏祥、章泯、应云卫、唐槐秋、金山、蓝马、王莹、白杨、张瑞芳、王大化等导演、表演艺术家,则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丰富舞台艺术成果。
新中国成立,中国话剧也随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艺术方针上,话剧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剧团建设上,由过去的民间团体,转变为正规的政府统辖的艺术院团,从哈尔滨到西藏、从广东到新疆,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话剧院团体系;在演剧方法上,大力推行从苏联引进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话剧的发展虽然受到“左”的思想影响,但仍然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剧学派。从1949年到1966年,17年间,话剧已成为全国规模的一大剧种。
l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也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话剧界于当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参加会演的话剧团体达44个,总人数达2000人,演出多幕剧、独幕剧50个,其中原创剧目占96%。此后的历史虽迂回曲折,但话剧艺术仍然涌现了一批优秀剧作。首先,是“第四种剧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话剧创作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其次,是《茶馆》《关汉卿》等一批优秀剧作的问世,奠定了新中国话剧的艺术基础;再次是以焦菊隐为代表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形成,显现了话剧民族化艺术探索的重要成就。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话剧有了令人震惊的变化:一是从“文革”的文艺禁锢中苏醒、活跃起来,在思想解放方面,一度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前列;二是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从当代文化立场出发,以开放的艺术姿态,大胆吸收外来戏剧手法;三是戏剧观念、理论、思维空前活跃,无论是对西方戏剧新潮的引进与探讨,还是对中国话剧历史的研究与总结,都显现着戏剧思想的不断深化,以及艺术水准的不断提高;四是大小剧场同时活跃,先锋、主流相映生辉,专业、业余相互促进,原创剧目增加,演出丰富多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剧作家、导演、表演艺术家、舞台美术家,以及一大批有着优秀潜质的剧作;五是中外戏剧交流明显增多,中国话剧进入了与世界一流戏剧对话的新阶段,并且找到了自身现代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艺术道路,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证明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话剧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话剧艺术,2013年12月30日,国家艺术基金正式创立,在其大力支持下,舞台艺术的原创活力逐渐迸发,原来仅限于京沪两地的话剧演出,如今已向周边蔓延扩展,全国各地话剧院团的创作热情已被激发,二三线城市的话剧演出逐年增多。文化部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也开始着力从创作源头抓起,集中优势资源,努力助推艺术高原之作向艺术高峰攀升。中国国家话剧院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原创话剧剧目邀请展,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原创话剧纷纷登台亮相,尽管有些剧目的艺术质量还不够理想,但是这一举措对于优化原创话剧的文化生态功不可没。2016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创立,对于北京地区的戏剧创作支持力度正逐年加大。总之,新世纪以来话剧的发展势头良好,各个剧院正积蓄实力,假以时日,必会创出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