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资讯 >

重塑信仰 洗礼精神——评话剧《沙枣树》

2017-09-14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嘉
资料图

9月6日,观看了首届山西艺术节上演出的话剧《沙枣树》,该剧由我省剧作家安兰以及众灵、马晓倩编剧,梅玉文导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市文化局创排,反映了知青周春山烈士在新疆参与建设时所发生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该剧是一部充满新意的戏。剧中,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志愿者黄珊珊走进农六师103团兵团知青纪念馆,在参观的同时把观众带入到了纪念馆中,让观众同黄珊珊的参观视角一道,独特的呈现出了周春山等人的知青往事,以参观者的现实心灵和对知青周春山事迹的认识、思考与理解,引发了不同年代的青年人跨时空的对话交流,对话间既展示了援疆事业几十年来不断推进的建设成果,也揭示了在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变迁,这样的变迁既有进步,也有迷茫。

当年的周春山、徐燕、江秀花、赵大明等同样是一帮“颜值爆表”的帅哥靓女,但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想的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满腔的热情洒在这片土地上”。而当代青年的理想是“去北上广,去大都市,想出国,还想当一夜爆红的网络明星”。时代在进步,成千上万的知青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代青年在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阎肃老师曾经说过“近年来,总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这句话当时是用来形容文艺现象的,文艺现象的背后,其实也正是因为有社会审美的变迁,由此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代人的价值观是贴切的,我们今天的三观同当年的知青比,少了奉献、缺了执着、丢了信仰。

由此,在同类题材创作泛滥的情况下,剧作者能够以当年知青与当代青年的隔时空对话,来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我认为这是该剧最为别出心裁、最为成功之处。很多类似题材的戏剧作品,只能为我们回顾历史,让观众间接思考,语言表达较为生硬,往往都是在同观众寻找共鸣,而该剧这样在剧中直接了当的引领与对照,或更具引人入胜之效。情感和生活是艺术创造的起点,该剧将两个不同年代人物的情感和生活放在一起,产生碰撞,现实心灵与生命价值相互沟通,当代之回首与当年之往事相对话,相信每一个人若能够置身于这种相隔了几代人的对话情境中,都将会有不同的心得感受的。我想,每位观众不需要有相同的答案,也不需要产生任何绝对的共识,只要能让思考萌发,就是这部戏的成功之处。

由此我认为剧中的黄珊珊完全没有必要在最后要“把自己的热血青春也要洒在这片周春山等人深爱的土地上”,这样会有口号痕迹,当然以此结尾也未尝不可。另外,在黄珊珊与周春山的对话中,黄珊珊或完全没有必要非得理解周春山等人当时的价值观,甚至可以有所保留的不认同或产生质疑。黄珊珊所说的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对“英雄是作秀?”“有五险一金吗?”等质疑说给周春山时,周春山甚至不需要绝对的回答,甚至听不懂时隔几十年后的人在说他们什么、在疑问的是什么,可能差异再明显些该剧表达的效果会更好。黄珊珊、周春山这两代人的价值观本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必要非要寻找共鸣点,而相对的不理解,反而也能给观众更多思考与判断的空间。

剧中一些关于对周春山的人物塑造,我觉得还可以继续加强和完善,比如组织《沙家浜》文艺巡演工作的艰巨程度,周春山本来身体状况就已经很不好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去承担这个任务,心理活动需要外化。而且文艺巡演应该具有特殊性、重要性的意义,如果文艺巡演被是无关紧要的、是别人也能同样担当这个任务的,那么周春山的这个举动感染力就会不大了。

全剧在展现历史情节的时候,黄珊珊在舞台上显得有点尴尬,或可加强调度、融合表演,亦或可做上下场处理,可能舞台效果会更好。

话剧《沙枣树》是一部歌颂先烈、育人立志的戏,是能够引发人们思考人生、重塑信仰、洗礼精神、坚定信念的戏剧作品,是一盏照亮往事的明灯,是一面反思现实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