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细致体味 对人性深入挖掘——“曹禺与中国话剧”学术论坛综述
2017-12-2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韩君怡作家巴金在为曹禺作品《蜕变》所写的后记中,回忆起他1936年,在北平一间阴暗的小房里读《雷雨》剧本时深受感动的情形,巴金写道:“我一口气读完它,而且为它掉了泪。”这部感动了巴金的《雷雨》后来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而曹禺也因其才华而为后人所铭记。
时值曹禺诞辰107周年之际,“曹禺与中国话剧”学术论坛日前在天津举办。与会专家学者追忆曹禺,畅谈曹禺的艺术成就,分析其戏剧精神对当今戏剧创作的影响,并呼吁向曹禺学习,创作出符合当代美学特点的作品,共同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
说不尽的《雷雨》
《雷雨》虽是一部诞生于80多年前的作品,却有着超越时代的经典魅力。87岁的天津人艺导演丁小云和丈夫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创作了7个版本的《雷雨》。她在上世纪80年代排演的版本以突破传统封闭式编排、加入音乐与投影技术等创新,受到当时青年观众的喜爱。
作为中国话剧的典范,《雷雨》也成为后辈剧作家学习的楷模。“我第一次写作是创作话剧《相见识来》。这个剧本的封闭式结构,完全学习曹禺先生的《雷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说,他很早就视曹禺为自己的导师,在少年时期阅读《雷雨》,被其语言的纯粹性与蕴藏在故事深处的玄机感所折服。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作家孟冰称,自己有空必看北京人艺排演的各个版本的《雷雨》,仔细研究与对比。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所说,曹禺、《雷雨》,值得戏剧人反复揣摩、学习。
剧作家心中要有舞台
“曹禺先生来看过我排的《雷雨》。他说,我的版本给《雷雨》带来了新的生命。我跟他谈,想把鲁大海一角删掉,他出乎意料地非常支持。他说,删掉这个角色能够让这部戏更完整、更有激情。”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导演王晓鹰认为,曹禺的心中有舞台,他思考、取舍的核心是舞台,当今的戏剧创作缺失了这种精神。
曹禺对舞台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孟冰也感触颇深。“《雷雨》里面,蘩漪跑到四凤家时,曹禺在剧本场景提示中安排了一道闪电,他想表现一个女人爱得无助、爱得无奈、爱得惨烈,让观众同情她。但是舞台上突然在闪电下出现一个湿淋淋的女人,场景会很恐怖。曹禺意识到这一点,马上做了修改。”孟冰感慨,这种不断打磨作品的精神,剧作家与舞台之间的紧密关联,如今显得愈发珍贵。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文学系副教授谷海慧认为,曹禺对文字的精雕细琢、细腻的环境氛围描写,令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排曹禺的作品,甚至可以不加修改地直接把剧本搬上舞台,无论舞台的空间结构还是演员的走位,剧本中都有明确、具体的提示。”谷海慧说。
剧作要有反映时代的生命力
中国曹禺研究学会副会长曹树钧是不折不扣的曹禺迷,76岁高龄还在研究曹禺。他认为,曹禺的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源于其深入生活,体味、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曹禺的《原野》与天津的生活密不可分,他对他所听到的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刻骨铭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作。”曹树钧说。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副主任赵建新分析,曹禺作品中的许多人物是“文化畸形儿”,如《雷雨》中的周萍、《北京人》中的曾文清等,他们保持着旧式的生活习惯,无法面对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挑战,这类人物在曹禺生活的时代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他创作的这些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在当时社会境遇中的不适应,作品流露的缱绻、惋惜和惆怅,具有深厚的美学意味。”宋宝珍说。
“创作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感受、思考生活,进而考验我们如何真切、强烈地表达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感悟,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在创作中挖掘出人物深层的精神内涵、生命价值、人生哲理。”王晓鹰认为,曹禺在认真研究世界经典作品、找寻艺术规律与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对生活细致体味,对人性深入挖掘,作品极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