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话剧传统 攀登艺术高峰——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座谈会部分代表发言摘登
2017-12-15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座谈会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出席并讲话。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主持座谈会。
110年来,中国话剧已走出一条民族化的艺术道路,造就了一支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理想信念坚定、与时俱进的队伍,建构起了开放、包容的发展体系以及综合、多元的艺术机制。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话剧事业面临新机遇,也面临新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勇于创新创造,建设一支德才兼备、艺术精湛、勇攀高峰的优秀话剧艺术队伍,在新时代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现将部分代表发言摘登,以飨读者。
稿件提供:文化部艺术司 图片摄影:吴承欢
面对时代 开拓审美 走向人民
中国剧协顾问、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徐晓钟
19世纪末,爱国知识青年为了倾吐对清朝腐败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怒,唤起广大民众的觉醒,开始引进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并将其作为表达自己政治理想的武器。从1907年春柳社和春阳社的话剧演出活动算起,中国话剧诞生已有110年。110年来,中国话剧的先驱、奠基人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国话剧作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们,为话剧艺术在中国大地扎根、发展,奉献了他们的才华和青春。他们创造的舞台艺术作品,培养的话剧艺术人才,为发展我国话剧事业作出的贡献,回荡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笔墨春秋已经载入我国民族文化的宝库;他们的艺术成就已经成为中国话剧的基石;他们的名字已成为中国话剧的光辉象征。
进入21世纪,话剧工作者努力追求“哲思、诗情与美的形式”。一方面,我们聚焦舞台形象,关注并拷问剧中人物的灵魂,引导观众思考的同时,不断拷问与反思自己的灵魂,在艺术上探讨如何拓宽美学表现的边界。我以为,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话剧艺术家开拓、求新所积累的发展话剧艺术的财富;另一方面,广大话剧工作者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心愿,不断开拓进取,创造了很多艺术新观念、新方法、新的美学类型,使我国话剧艺术进入了丰富多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发展阶段。
中国话剧发展走过110年历程,形成了与中国历史相契合的艺术传统:一是战斗的传统;二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传统;三是继承、借鉴,兼收并蓄的传统;四是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多种美学原则、创作方法多元并存的传统。这些传统培育和推动了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积累了发展中国话剧事业的宝贵经验。同时,中国话剧工作者冷静地总结了历史上“借鉴”西方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主张对一切外来戏剧美学和流派既不盲目崇拜、全盘照搬,也不在尚未认识清楚前就轻易否定,而应一切都要通过研究与实验,采用辩证的思想方法。话剧工作者努力吸收一切对“我”有价值的因素,坚持兼收并蓄、以“我”为主的原则,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胸怀博大地辩证吸纳、借鉴外来戏剧文化中一切对我国话剧有价值的美学财富,这是中国话剧百年来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们要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新局面。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关注中国话剧面临的许多重要课题,比如重视培养话剧的观众基础;重视青年话剧工作者的成长,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接过发展中国话剧的接力棒;发展有原则的戏剧评论和戏剧批评,使戏剧评论真正成为“戏剧的良心”;积极面对新的语境和观众新的文化需求等。
面对新的语境,话剧艺术需要继续开拓、创造、创新,这需要我们有开拓、创造、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同时,面对新的语境,需要我们话剧艺术工作者有开拓、创造、创新的良知。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戏剧艺术的组织者和经营者并不具备健康的戏剧观和美学原则,推动他们的常常是 “娱乐”“新”“奇”“怪诞”,这些在演出剧名或宣传上有很明显的体现。为了适应剧场“新观众”的需要,部分戏剧创作者和组织者刻意迎合低级趣味、娱乐需求,存在浮躁、短视、急功近利等现象。有的话剧创作缺乏生活根基,文化蕴涵缺失;有的小剧场戏剧“快餐化”,有些大剧院的戏剧“不接地气”,存在着思想不够精深、艺术不够精湛、制作不够精良的问题。
现实生活形成了现代观众审美,特别是广大青年观众观剧“审美准备”和“审美期待”的不同。作为戏剧工作者,对这种现象必须正视,对其要“适应”,也要“调整”我们的观念和艺术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只“适应”“服从”,更不能无原则地一味迁就,甚至对非健康、非审美的创作倾向不做辨析和批评,一味听之任之,而应当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通过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发展高度重视,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话剧诞生110年了,我们需要认真继承我国话剧艺术先驱、奠基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国话剧作出卓越贡献的前辈艺术家的艺术财富、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必胜的信念、辛勤的劳动和出色的创造,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戏剧事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开拓创新,发挥中国话剧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对祖国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与时代同步 与人民同心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演员 宋国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界特别是话剧界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回顾我们的艺术道路,总结我们的成败得失,越发觉得心里踏实、敞亮。
我所在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于1951年,原名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之初,来自延安鲁艺的我院院长塞克、安波等同志就明确提出“紧扣时代脉搏,推出反映新生活的剧目”的建院方针。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几代辽艺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话剧作品。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辽宁人艺创作的《报春花》影响遍及全国,上百个话剧团体演出了此剧,我院就演了380多场。《报春花》的成功,证明与时代同步是话剧人的使命,与人民同心是话剧人的责任。
《报春花》之后,《高山下的花环》作为辽宁人艺艺术创作的又一个高峰载入了史册,该剧第一次进京就演出了115场。而《高山下的花环》的成功得益于它高度的人民性和深刻的社会性。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辽艺人继续发扬剧院的光荣传统,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辽宁乃至东北的地域情况,不断实践,矢志求索,把现实主义话剧向前推进了一步。我们探索的着眼点非常明确,就是如何使话剧最大程度地走进大众的心里,使广大观众从拒绝话剧到能看话剧,再到想看话剧,直至爱看话剧。
20多年间,辽宁人艺每年创排一部大话剧,大部分戏演出超百场,还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话剧《父亲》《凌河影人》《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郭明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其中,《爱洒人间》演出了237场,《父亲》至今已演出328场,《任弼时·开国大典随想曲》演出了210场,《凌河影人》演出320多场,《郭明义》已在全国巡回演出近400场。
从辽宁人艺66年的创作道路,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点:首先必须坚持人民性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第二,必须坚持现实性不懈怠。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发挥话剧可以迅捷反映现实生活的优势,以人民艺术家的政治信仰,担当起人民赋予的社会责任,努力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
第三,必须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不分离。多年来,我们始终奉行“艺术必须讲究,而不能将就”的宗旨,坚守“戏比天大”的座右铭,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目标努力拼搏,打造出一部部话剧精品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我坚信在党中央的引领下,我们的戏剧事业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和繁荣。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中国剧协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濮存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党的十九大的宣传标语。无论是作为一名近40年党龄的普通党员,还是一名从小就当演员的文艺工作者,我喜欢这句话。
党的初心,新中国成立前是解放劳苦大众,让他们翻身做主人;新中国成立后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全党以及每一名普通党员的政治使命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富民强的复兴之梦。
中国话剧诞生之时,便是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爱国志士为浙江洪灾赈灾义演而聚集到一起之际。上世纪初,中国的话剧曾叫“文明戏”,顾名思义就是用“文明”的思想、感情、故事和人物角色感召思想落后的国人。抗战期间,解放区和国统区的进步文艺工作者都为反抗侵略、翻身求解放作出过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路线倡导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近百年的中国话剧发展史告诉我们,当代戏剧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坚持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属于并服务于人民的艺术理念,就是要做有水平的专业戏剧人,要继承中国话剧的优良传统,创作艺术精品剧目,为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广大观众服务好。祖国的进步、文艺的发展需要我们的专业技能,我们要努力自我修行,提高技艺,不辱传承使命,不忘做好演员的初心,不误短暂的艺术生命,不辜负观众的期待。
我喜欢两句话,一个是电影《梅兰芳》中的台词:“谁说了算?座!”另一句是戏曲前辈的话:“京剧不就是给国人做个样儿?”我是戏剧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我希望当一个像自己崇拜的艺术前辈那样的好演员,在舞台上演一辈子。我也得让观众和同行认可,专业上我是对劲儿的,学得有根儿,演得有自己,心中有观众。要让买票进场子的观众有所收获,打个比方,演话剧就如同当知青时割麦子,要一刀一刀地割,一垅一垅地干,一场一场地演。快退休了,时日无多,我将与戏剧的同行们一起寻道再攀高峰、演好角色。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文艺创造
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白皓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文艺工作提出的要求。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过程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我有着深刻体会。
进入国家话剧院工作后,我排了两部原创话剧,第一部是西藏历史题材原创话剧《共同家园》。为了这部戏,我在一年内先后14次进藏,在那里采风、创作。在藏区的时候,我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晚上需要吃药、吸氧才能入睡,在创作过程中也要靠吸氧来保持清晰的思路。但是身体上的不适相比于我在藏区的收获根本不算什么。通过在西藏实地调研,我得以接触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深切感受到藏族地区特有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民风民情,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世界观和价值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直到今天,我还是对西藏抱有很深厚的感情。
2016年,我创作了现实主义题材原创话剧《谷文昌》。在创作之初,我便笃定了信念、明确了方向,一头扎进福建省东山县,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挖掘艺术素材。在我看来,要想塑造出一个平凡中见不凡、细腻中见崇高、朴实中见真情的舞台形象,就需要在谷书记每一个足迹上思考、揣摩、沉淀。东山岛共220.18平方公里,谷书记对东山岛的每一寸土地都非常熟悉,我们也得重新走一遍。秉持这样的信念,在《谷文昌》创作期间,我院全剧组曾12次深入东山,为的就是从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从当地人民的口耳相传中用心体悟,力求还原和再现一个真实的谷文昌。也正是有了这12次脚踏实地的东山之行,我们才得以成功塑造出有感情、有温度的舞台形象。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在我的理解中,“人民的文艺”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艺术,定义了美的内涵,延展了美的形式。正是他们看似琐碎普通、点滴平凡的现实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人民的文艺”就要扑下身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刻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要求,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一文艺精品创作的必然路径谨记在心;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我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定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新的贡献!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创作文艺精品的必由之路
宁夏话剧团原团长王志洪
在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之际,我们又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回信不仅是对乌兰牧骑队员们的鼓励,也是对我们广大话剧艺术工作者的鼓励。
对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十分深切的体会。以我们近来创作演出的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为例,那是3年多以前,应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要求,我们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题材创作一台话剧。起初,我们“走马观花”地到一个贫困村转了转,又找村干部谈了,又看了点材料,就开始动笔写了第一稿,而且很快就投入了排练。结果,戏的思想倾向没有问题,但是艺术性、观赏性不够,下乡给农民演出,许多观众都提前离场了。“不好看,瞎编的,我们今天的农村根本不是这样的!”农民朋友的评价让我们的心也跟着凉了。
紧接着,我们吸取教训、背上行李,来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最穷的一个村——喊叫水村,与村里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走马观花”变成了“下马看花”、与老百姓“一起种花”。这个村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不宜人居,政府决定对这个村实行精准扶贫,让村民搬到条件相对较好的闽宁镇去。主创人员与村民们共同生活了近两个月,熟悉了村里的人和事,并且与很多村民交上了朋友。这时我们才根据真实的人和事,创作了《闽宁镇移民之歌》的剧本故事。接着,我们就给村民讲故事,故事得到他们认可以后,我们再创作剧本,接着再给他们读剧本,剧本得到他们认可以后,我们才投入排练。这次排练结束,我们请领导和村民一起审查,村民审查通过以后,我们再公演。这次演出与上次演出的效果非常不一样,受到了比较热烈的欢迎,农民觉得“戏里的人、事和村里的人、事对上号了”,但是戏看得还不够过瘾。鉴于此,我们就带着观众的希望,用大篷车流动舞台把这台戏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演出,不断演、不断改,戏越改越好。现在这台戏已经在宁夏农村演出了近300场。剧团按照农民要求的时间、地点演出,农民也把剧团演员当成了自家人。
由于这部戏演出获得成功,被评为2017年度国家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文化部专家组3次到宁夏帮助我们修改该剧。他们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点石成金的修改意见,但我们没有马上动手修改,而是把这些意见带到了我们深入生活之地——喊叫水村,请农民们从生活出发,帮助我们提供素材,并汇总文化部专家和基层农民意见之后进行修改,现在这台戏的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经过数次修改的这部戏在宁夏农村演出的情形令人十分激动,观众看戏聚精会神,散场后都不肯走,在寒风中非要拉着演员谈谈对戏的观感和修改意见,有的帮助拆台装车,还有的要拉演员到家喝口热茶、吃顿饭,学生们也像遇见明星一样,向演员们要签名。
我们今天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我以为最好的纪念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优秀作品献给伟大的时代和人民。
担当使命 创新发展努力促进话剧文化繁荣兴盛
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家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同样,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浸润。独具魅力的戏剧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层折射,是一个城市由外到内立体的文化形象缩影。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戏剧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东城区是历史文化荟萃之地,众多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碰撞出戏剧创意和灵感的火花,形成了戏剧创作可以充分汲取的文化源泉。其次,东城区记录着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轨迹,见证着中国戏剧的辉煌和复兴,承载着中国戏剧百年的醇厚风华。欧阳予倩、田汉作为中国话剧奠基人,故居都在东城。第三,东城区是戏剧资源高度发达之地,既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也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院团;既有中国话剧协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等国家级艺术行业协会组织,也有全国知名的市场票务机构;既有各种演出场所,也有可供排练的空间。同时,东城区还聚集着一大批像蓝天野、濮存昕、冯远征等知名戏剧导演、演员及一大批戏剧爱好者,是全国戏剧产业链条最完整、戏剧生态最好的区域之一,也是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戏剧中心之一。
2017年是“戏剧东城”建设10周年,北京市、东城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3亿元,用于推动剧场改造升级,扶持原创剧目创作,搭建戏剧创作、演出和交流平台,吸引了大批演出团体和创作人才集聚东城。一是建立组织机构,设立专项资金,确保“戏剧东城”健康规范发展;成立“戏促会”(东城区戏剧建设促进委员会)、“戏评委”(东城区戏剧项目评审委员会)、“戏艺委”(东城区戏剧艺术专业指导委员会)三大专业组织,设立引导资金、公益资金、小剧场改造资金三类戏剧专项资金。二是升级改造,形成了五大剧场群,合理安排“戏剧东城”空间布局。拥有剧场34家,占全市艺术类剧场的近1/3;支持剧场改造项目83个,形成了王府井、东二环、南锣鼓巷、前门、龙潭五大剧场群。三是孕育具有四季特色的戏剧品牌活动,凸显“戏剧东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春季举办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夏季举办中国儿童戏剧节,秋季举办北京青年戏剧节,冬季举办北京喜剧艺术节。四是培育戏剧消费,营造浓厚戏剧氛围。开通“戏剧东城”微信公众号,常年发放戏剧惠民票,开展“东城区戏剧公益演出”“戏剧进基层”等活动。五是扎根群众,开展戏剧普及活动。举办“戏剧开讲”,与团中央“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合作,开设“零基础表演训练”。六是汇聚戏剧机构和人才,鼓励原创,激发演出活力;充分发挥知名艺术家的原创潜力和示范引导作用,拥有演出团体83个,吸引一批戏剧名人,以优秀戏剧人才保障和推动戏剧艺术发展,近年来,已经支持110余部原创剧目创排。
下一步,东城区将全力打造戏剧演艺“3+4+3”促进体系,发挥好东城区作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功能主要承载区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