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京城小剧场戏曲热度高

2015-08-12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高艳鸽

2015年北京市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举行——

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剧照

8月1日至9月3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2015年北京市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陆续推出10部戏剧和5部戏曲,在北京市的国话先锋剧场、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繁星戏剧村、鼓楼西剧场等多个剧场上演。这15部剧目包括话剧、舞剧、音乐剧、京剧、昆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比如,实验戏剧《等待戈多》改编自世界经典; 《老张的哲学》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讲述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 《蠢蛋》延续了青年导演饶晓志一贯的黑色幽默风格; 《曲韵钟鼓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庄先生》通过讲述两个时空发生的故事,探讨庄子哲学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自去年起,北京市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将戏曲纳入,今年的展演, 《倾国》《程妻》 《碾玉观音》 《琼林宴》 4部京剧和昆曲《一旦三梦》陆续上演。

《碾玉观音》与“京剧合伙人”

过去3年,北京市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已举办三届,今年的展演剧目多为去年以来,收获了诸多好口碑并有不错市场表现的作品。它们的创作和演出过程,也无疑呈现出当下北京小剧场戏剧的现状。年轻的李卓群是“85后” ,作为北京京剧院的编剧和导演,由她和同事们打造的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作为展演剧目,即将于8月20日至23日登陆北京人艺实验剧场。这是在北京京剧院推出“京剧合伙人”制度下诞生的作品。“做这部戏我们不拿劳务费,用工资来入股,相当于我们几个大股东,要养活一个二三十个人的班底。 ”李卓群解释。被推向市场的她,经历过很多挫折。戏做出来后她想联系剧场演,但多次碰壁。“有人说,你们是京剧,跟我们剧场的运营方式和气质不太符合,然后去问专门做戏曲的院团的剧场,他们说你们是小剧场京剧,不是京剧。 ”

这是去年底李卓群遭遇的尴尬。当时她每次回来推开排练厅的门,同事们怀着期待的目光问她剧场找得怎么样了,她都不敢看他们的眼睛。幸运的是,后来鼓楼西剧场和繁星戏剧村一共签了《碾玉观音》 20场的演出,今年5月份,在繁星戏剧村,还出现了观众排长队等待入场的火热场面。这是李卓群的作品二度参与北京市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我们绝大多数的创作者都是科班出身,做出来的作品是过硬的。 ”

小剧场戏剧直接面对残酷市场

今年的展演作品中, 《庄先生》和《我不是保镖》均由青年戏剧导演黄凯执导。从2007年涉足小剧场戏剧,黄凯执导过《我不是李白》 《遇见未知的自己》等多部市场热门话剧。近10年来,他见证了北京小剧场戏剧的很多变化,“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但能够看到作品越来越筋道了” 。 《我不是保镖》对他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因为是为北京曲艺团的李菁、何云伟等一帮相声演员量身打造的。多年以前学过曲艺,黄凯对这样的传统艺术很有感情,对于做《我不是保镖》的初衷,他表示:“曲艺里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去挖掘,用现在年轻人接受的方式,做一个好玩好看的故事。 ”

据悉,目前北京市共有130家主要从事营业性演出的场所,其中小型专业剧场51家。2014年,北京市小剧场话剧共上演剧目150部,演出场次达3536场,票房收入5200万元。在小剧场演出市场,北京市的场馆数量、作品产量、观剧人数和上座率等均在全国领先。在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吕先富看来,北京小剧场的剧目生产和运营方式,都不同于国外,走出了一条独特发展之路。在其他国家,小剧场戏剧主要由社会公益组织和基金扶持,但北京小剧场戏剧的从业者,直接面对残酷的市场,需要在商业压力下生存和发展。“北京小剧场戏剧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呵护,才能形成良性发展。 ”吕先富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局不断加强对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积极完善各类扶持政策,其出台的《北京市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奖励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平均每年补贴奖励约20余部优秀剧目,包括小剧场戏剧。

目前,北京市文化局正在对77文化创意园进行建设改造,这里将会有18个排练厅, 10月份启用后,可以提供给北京的艺术生产团体。今年下半年,由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文化局共同实施的低票价补贴政策将覆盖到全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所,小剧场将会受惠,即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小剧场出售100元以下的低价票就可享受到政策性资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