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不断档的京剧人才梯队是这样炼成的

2016-10-12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怡梦
配图

1996年创办至今连续举办6届,涵盖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晋剧、越剧、湖北汉剧、川剧、赣剧、豫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北路梆子、广东汉剧等15个剧种,培养了来自全国50余个戏曲院团的229名学员……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建2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部分“青研班”学员、教师等,分享探索经验——

不断档的京剧人才梯队是这样炼成的

“老师当时70多岁,在他家一招一式地教我,他不愿意我录音录像,怕我记不瓷实,觉得有了录音录像,学戏的时候就不集中精力了。有一次老师生病了,还坚持给我示范表演张飞。他对我说,身体不舒服,我演出的时候他就不去看了,后来演出的时候,他突然就来看我了,我特别感动。 ”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建20周年之际,国家京剧院演员刘魁魁回忆起第五届“青研班”上,他的实践老师、袁派架子花脸表演艺术家刘永贵对自己的教导,记忆犹新。

1996年创办至今连续举办6届,涵盖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晋剧、越剧、湖北汉剧、川剧、赣剧、豫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北路梆子、广东汉剧等15个剧种,培养了来自全国50余个戏曲院团的229名学员,造就了一支京剧人才的梯队,形成了今天京剧舞台上“60后”领衔、“70后”中坚力量、“80后”崭露头角的局面……走过20年,“青研班”这项由中宣部主导,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教委支持,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京剧表演人才培养工程的作用正在显现。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青研班”部分学员、教师等,共同探讨这一京剧人才培养模式。

学员:这些年慢慢理解了老师

当时刘魁魁有7年的院团演出经验,是国家二级演员,在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和中国京剧艺术节武戏擂台赛中获奖,经团里推荐,成为第五届“青研班”学员。他回忆说:“我正期待着这样一个学习机会,工作之后,集中的学习时间就少了,演出了一些年,需要再提高。 ”

学习形式是上下半年各集中一个半月学习文化课,然后自己定时间跟老师学戏。那时候,刘魁魁有两位老师,理论老师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实践老师是刘永贵。上老师家学戏,一星期尽量保证一两次,期末向班里汇报学习成果,自己演出、排戏的影像记录,或者请专家现场观看。“第六届比我们更严格,要求汇报的是演出成果。 ”刘魁魁说。

“当时我的行当是武花脸,武戏偏多,老一辈净行艺术家一般是唱念做打兼攻,同时有所侧重,所以我正处于需要向架子花脸,也就是表演方面过渡的阶段。 ”刘魁魁在“青研班”上跟刘永贵学了几出架子花脸戏,比如《龙凤呈祥》 《黄一刀》 《钟馗嫁妹》 《斩马谡》 ,觉得在表演方面很有提高,“跟老师学戏时还是有些吃力的,老师讲的一些窍门听上去简单,一时理解不了,比如我念词特别使劲儿,身上也比较僵,老师告诉我上台要松弛,我后来老琢磨这些事,有点体会,这些年才慢慢理解了老师。 ”

期末有小论文,毕业有大论文,刘魁魁的毕业论文写的是“武中有文” ,谈的是对武花脸的认识。“我追求演一个角色,不能光打打杀杀,人物得有性格,符合戏情戏理,武花脸的唱念,哪怕只有几句,也要讲究,我在论文中还谈了武花脸怎么往架子花脸过渡,架子花脸对武花脸有什么帮助等等。 ”这些年在排戏演出中,忽然有一点感悟,刘魁魁也会记下来一两句,“无论是对自己实践的总结,还是与同行交流,或者给观众普及都能用上,这种理论训练对我是必要的。 ”

北京京剧院演员张馨月是2004年上的第四届“青研班” ,当时她24岁,是头四届年龄最小的。据她回忆,那一届还有四届里年龄最大的,几乎和她的父辈同岁。同班还有地方剧种的学员,互相交流沟通、学习借鉴,给了张馨月很大启发。“我大学毕业刚两年,其实没有完全转换过来,没有完全适应团里的生活,‘青研班’又让我回到了学校。 ”

“我拜师梅葆玖先生比较早,他是一个不保守的老师,在‘青研班’学习期间,我还跟李维康老师学,吸收了很多老师的长处。回到团里更得心应手。 ”张馨月从前就很喜欢、崇拜李维康,她回忆说:“有一次去她家里上课,头一天感冒了,那也想去,去了就把感冒传染给了老师,第二次上课约在团里,老师感冒特别严重,但还是来了,我特别感动。老师们看上去都很有‘气场’ ,觉得站在他们身边连气都不敢喘,实际上他们都特别亲切,人特别好。 ”她还记得,当时的班主任张关正曾带她去石家庄找罗慧兰学戏,种种经历受益匪浅。

谈到团里的演出、学校的课程如何平衡,张馨月说,当时学校非常理解学员,尽可能调配,学员则尽可能两边兼顾,“我当时都没有耽误,在‘青研班’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

“除了学习剧目,专家上的大课内容,我在大学都学过,但无论表演的还是理论的老师,他们一辈子积攒的经验,给我很大启发。班上有一些前辈,在自己的剧种或行当里,可以说是很成功了,和他们一起上课,能感觉到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他们对工作、专业的执着,那时候有很多人给了我这样的印象,对我后来的从艺之路有很大帮助。 ”张馨月说。

作为“青研班”唯一的川剧学员,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把她参加学习的第三届“青研班”视为艺术转型的加油站。“那正好是我刚担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同时申报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时期,那些年对我的锤炼挺大的,我从一个演员转变成一个管理者,面临新的人生课题。我不仅是一个个体,还带着一个团队,我的理念对团队的未来方向会有很大影响。 ”沈铁梅说,在这期间读了“青研班” ,她提高了理论素养,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戏曲发展史,特别是对于中国戏曲之间的比较,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以前喜欢别的剧种,但了解得不够深入,‘青研班’的学习让我在对比中了解本剧种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作用,对本剧种的特点、与别的剧种的区别有了很深的体会,对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认识也更进了一步。 ”

“我也学习到了京剧的教学方式,京剧教学体系比较完整、规范,给我从事的剧种教学方面的工作带来了启发。学一个戏怎么演是比较单一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上提高。 ”沈铁梅表示,同学共同学习、排练也有很大帮助,各个剧种的演员在一起演出,谈自己剧种的特色,增加了她对川剧艺术的自信,坚定了对本剧种特色的保护意识。

老师:避免学归学、演归演的断裂

从创办至今,“青研班”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

据原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赵景勃回忆, 20世纪90年代,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出国潮、影视潮、下海潮等对京剧从业者有很大诱惑。当时京剧人才的状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培养的一些艺术家年过半百, 60年代是一个断档, 70年代培养的一些艺术家,虽然已经成为八九十年代京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但受特殊时期影响,比起老一辈艺术家还有一定差距,一些优秀的传统剧目也面临传承的困境。在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促成下,“青研班”把这样一群有专业基础、有培养潜质、有知名度的尖子人才聚在一起,按研究生的教学规格,准备为他们充电。

起初定的是两年制脱产学习,经过实践发现种种问题。比如不少学员在自己的院团已经是挑梁位置,脱离剧团学习两年,剧团面临损失,演员自身担心失去岗位,从前的乐队、合作者也都散了。开学几个月后,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主持下,第一届“青研班”学员、组织者和部分老艺术家开会共同探讨,认为演员不能脱离剧团和合作者,实践应该落实到本单位,决定将两年脱产学习,改为三年不脱产分段式学习,保证剧目教学全年贯穿等,这一思路后来形成了“一个工程、两个导师、三项并举,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的教学方针,消除了很多演员的顾虑。

据一至四届“青研班”班主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回忆,为了使研究生教学特点与京剧人才特点相互适应,学校对培养方式作出了很多调整。比如普通的研究生教学,一个学期18周,每周两节课,一门课才能完成,不适合“青研班”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分散在18周的课时浓缩到6周完成,一年拿出3个月时间,上完所有必修的公共课。按院团特点,全年由演出旺季和淡季组成,上半年元宵节到‘五一’之间,下半年中秋节到元旦之间,相对空闲一点,我们就用这两段演出淡季,集中进行公共课的教学。 ”

张关正还介绍,一个学员最多有6个老师,导师对学员进行个性化研究、经过论证、制定培养计划,学员有自主权,可以提出学习剧目的要求,学员的师父也参与意见。比如,第一届“青研班”学员耿巧云的导师刘长瑜当时提出教学计划,认为耿巧云的唱功还需提高,除了自己教她,她还应该跟刘长瑜的老师于玉蘅学习;作为荀派花旦,宋长荣演《红娘》最好,耿巧云的这出戏,应该请宋老师来教;京剧花旦剧目离不开地方戏的滋养,比如《卖水》 《春草闯堂》是从梆子移植而来,那么梆子名家王秀兰,也应该请来教教耿巧云。

学戏必须见台毯、见观众,是戏曲传承上百年的经验,学员学了戏,谁来陪他演,成为一个难题。“我们曾有成立实验剧团的想法,但考虑到不能让院团人才流失,决定让学员学的戏回去就能演,由‘青研班’组织在院团排戏,授课教师参与,不影响正常生产。作为院团,看到不仅演员没有缺失,而且还有戏可演,积极性提高了。 ”张关正表示,学员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尝试新剧目创作,比如上海京剧院为他们的一、二届“青研班” 5个学员量身打造了新剧目《宝莲灯》 。

“在技术训练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方面,我们‘强迫’学员读了一些书。 ”张关正说,“比如《中国戏曲通论》这门课,包括戏曲导演、音乐、舞美、表演、理论等章节,我们请它的作者来为学员导读,每一章讲解要点、提出问题、布置作业,学员回团实践期间读完这本书,回来交上小论文。 ”

总结“青研班” 20年来的人才培养经验,赵景勃说:“它的成果不是一校之力可以达成的,而是举全社会之力。 ”“青研班”打通了育人环节和用人环节,力求导师、学生、单位、观众“四个满意” 。教学直接作用于院团,避免了学归学、演归演的断裂。“青研班”的师资不是一校的师资,而是这个行业中一切有专长的艺术家,结合了导师制与传统的师徒教学,导师安排学习计划、辅导论文,师父言传身教的传统不能丢。采取“开门办学”的方式,招生通过电视大赛选拔,教学过程、汇报演出等各个环节都有媒体介入,推广好演员,打造“科里红” 。长安大戏院、政协礼堂、民族文化宫剧院、梅兰芳大剧院等演出平台也给予了“青研班”大力支持。

赵景勃表示,“青研班”给我们的启示是戏曲教育需要这种批次性的队伍建设,它是一个跨世纪工程,今后还要继续办下去,鼓励青年演员加入这支队伍,人才才能接续不断。另外,“青研班”上培养的28个地方剧种的学员,在各自领域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期待着“青研班”的经验能为其他剧种的人才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