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新特点散议

2017-05-17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徐耀新

似曾相识燕归来,金陵再溢梨花香。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已于5月11日在江苏南京开幕了。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皮黄铿锵,全国34个京剧院团汇聚石城,在20天的时间里上演60余场精彩演出,给我们带来中华国粹的饕餮盛宴。

中国京剧艺术节(简称京剧节)1995年开始举办,是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京剧艺术盛会。2001年12月,南京继天津、北京之后承办了第三届京剧节,当时创造了参演剧目数量、演出上座率等多项第一。南京市京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胭脂河》,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荣获金奖,成为南京市京剧团的保留剧目。笔者作为这两届京剧节的参与者之一,对比研究本届与前7届,认为本届京剧节有如下一些新特点。

体现了时代新水平。本届京剧节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了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艺评奖改革和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等新精神、新措施,整个办节工作体现了推动京剧艺术创作出高原、出高峰的宗旨。参演剧目是对近3年来我国京剧艺术继承创新成果的集中检阅,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名家、新人共襄盛举,既云集了于魁智、李胜素、王蓉蓉、王平、孟广禄、杜镇杰、张建国等著名艺术家,也有一批中青年骨干竞相登台;各大院团同台竞秀,既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院团,也有坚守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院团,还有民营演出团体。

突出了现代戏创作。在坚持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的前提下,本届京剧节向现代戏倾斜。入选的29台剧目中,现代戏有17台,占比近60%。《西安事变》《党的女儿》《浴火黎明》《东极英雄》等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再现了革命先烈舍身为国、可歌可泣的壮美画卷。《向农》《在路上》《美丽人生》等现实题材剧目,或刻画党的好干部甘于奉献的形象,或紧扣时代反腐主题,或描写平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京剧现代戏创作活跃、成果丰硕的发展态势,展现了京剧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不懈追求。

新设了武戏折子戏专场。武戏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岔口》《挑滑车》等作品脍炙人口、长盛不衰,杨小楼、盖叫天等武生塑造的艺术形象已成经典,历久弥新。近年来,京剧武戏逐渐萎缩,武生人才青黄不接,京剧剧目呈现文强武弱的局面。本届京剧节专门设立武戏折子戏展示板块,扶植濒危行当,增加武戏演出分量,为武生、武旦提供更多的登台机会,尤其让青年武戏演员得到了充分锻炼,促使京剧艺术文武兼备、全面发展。5场24出武戏折子戏既有造型之美,又有韵律之美,成为本届京剧节的新亮点和新看点。

强化了文艺评论的监督引导。在中央改革文艺评奖的精神指引下,本届京剧节继上届之后继续不设奖项,营造风清气正的艺术生态,让京剧工作者潜心艺术,勇攀高峰。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文艺评论,相关媒体将开设剧评专栏,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开展一剧一评。此外,还将以开放研讨的方式,组织专家探讨京剧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难点问题,发挥艺术评论对京剧创作的引导作用。权威专业、严肃认真的文艺评论,将提升创作和演出水平,提高观众的鉴赏能力。

期待这一梨园盛会再谱京剧艺术华章!

(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