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门家风
2021-11-0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翁思再创立了梅派艺术的梅兰芳,何以成为梨园行的泰山北斗,进一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文艺界历来重视德行,必须德艺双馨才可能众望所归。梅兰芳的德行可从梅门家风说起。
梅兰芳的祖父叫梅巧玲,是京剧草创时期京城“四大徽班”之一的掌门人。当时有一位外地的举人来京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留在北京继续读书,为下次科考做准备。他是个戏迷,文学功底好,往往在看完戏后帮助梅巧玲分析、评点,还经常为之修正台词。
然而,他在京城住久了,家里带来的钱渐渐不够用了,于是就把随身的贵重物品和衣服等陆续拿去典当。此举被梅巧玲发现后,就悄悄去把被典当的物品全部赎出来,物归原主。可惜好景不长,这位举人后来客死京城,其治丧、买棺材费用也是梅巧玲出的。
先人仗义疏财的事迹被梅兰芳写进了《舞台生活四十年》,他说“我立志要学我祖父的样子,要长进向上,不敢胡来”。
当年在私有体制下,梅剧团里的演职人员报酬主要靠梅兰芳的演出。有时即使外界人才济济,完全可以再找到更加相称、嗓子也更好一些的合作者,然而梅兰芳尽量起用梅剧团里合作多年的老人,并不因为他们功夫不如年轻人而把他们搁在一边,即使舞台上用不上,他照样“养”着。
1949年,梅兰芳听到老生搭档王琴生讲,上海一位老艺人逝世了,家里很困难,马上掏出五百万元(按:此为当时的货币,约相当于后来的500元),让王琴生交给这位非亲非故老艺人的家属。诸如此类为他人雪中送炭的事例,在梅兰芳身上举不胜举。
有一位知识分子叫刘仲秋,早年在西安办了一个名叫“夏声戏校”的民间京剧科班。1947年时局混乱,这个学校面临解散,刘仲秋向梅兰芳求助。在梅兰芳的建议下夏声戏校迁来上海,梅兰芳为它找到一个停业的工厂车间作为校址。不久,刘仲秋接到梅兰芳秘书打来的电话,对方说:“梅先生把自己前天演出的票款全部送给你们学校,请你们马上来拿支票。”对于夏声戏校来说,这就如同久旱逢甘霖。该校师生中一部分参加了解放军所属的京剧团,另一部分则成为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戏曲学校早期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