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希望活出双倍的价值
2023-04-18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源隆3月28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一生经历不少坎坷的她始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对于诠释了无数知名舞台角色的她来说,舞台就是她的生命,她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已经活了两辈子,希望活出双倍的价值。”
把一切献给京剧
孙毓敏1940年出生于上海,8岁学戏,12岁考上戏校独自赴京学艺,毕业后被分到荀慧生剧团。因为孙毓敏聪明好学,荀慧生不但亲自指导她,还将为国庆10周年献礼排好的《荀灌娘》的演出机会让给她。在孙毓敏的回忆中,那段时光仿佛是一个金色的梦。
1966年,因意外脊柱和双脚受伤,孙毓敏的艺术生涯险些划上句号。然而,她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毅力坚持恢复训练。康复后,1979年,孙毓敏被分配到北京京剧院三团,重新回到舞台,此后,她坚持每年演出120场到160场,连续多年没有请过一天病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孙毓敏陆续排演、创作了《玉堂春》《红楼二尤》《红娘》《诓妻嫁妹》《金玉奴》《宋宫奇冤》《双玉缘》等剧目,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舞台形象,收获了一大批戏迷,不仅赢得了“活红娘”的美誉,还荣获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及梅兰芳金奖等多项大奖,并获得了“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奖”。与孙毓敏属荀派同门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很是钦佩孙毓敏,直言“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京剧”。
1991年,孙毓敏回到培养自己的母校,担任当时北京戏曲艺术学校的校长。从舞台到讲台,孙毓敏始终在她的艺术世界里探索,并将她的收获倾囊相授,不余遗力地在戏曲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做“孩子王”与“花子头”的岁月
作为校长,孙毓敏大胆提出“开门办学,请名家授课”的教学模式,请京剧各行当的大家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接受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她还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学校的硬件问题,让北京戏曲艺术学校拥有了一座6层高的排练楼,成为全国省级同类戏校中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被誉为京剧人才的摇篮,并于2002年升格为具有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也是北京市唯一一所公办艺术类高职院校。
孙毓敏生前回忆,当校长是一段既做“孩子王”又做“花子头”的岁月,她不得不“四处求人,要钱、要资源”,甚至为了解决学校经费,还得“哭着要钱”。她说:“为了筹钱买两辆接送年迈老师的汽车,我找到了当时的主管领导,人家倒也没有为难,很痛快就答应了。我特别感动,就想着给人清唱一段表达感谢。”孙毓敏带着录音机,放上伴奏带,放开嗓子为领导演唱。孙毓敏回忆:“那个领导很感动,说:‘您比我年纪还要大很多,怎么能让您为我唱,真是不敢当。’‘您太不容易了,都是为了学校……’这些话触动了我,眼泪当时就落了下来。为了办学,一笔一笔经费就是这样要回来的,回想起来真不容易。”
孙毓敏被公认为一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校长。她发掘了著名的“四小须生”穆宇、马超博、陆地园、由奇,为他们安排了许多演出,使这4位少年火遍了大江南北;她与知名企业合作举办的“海峡两岸五戏校京剧大赛”成为梨园盛事;她与法国导演合作,以“将京剧课堂搬到舞台上”的形式向外国人普及京剧知识,首推的《京剧第一课》在法国及欧洲各国演出大获成功,开启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与国外机构长达10年的合作。
为京剧操碎了心
孙毓敏在舞台和戏曲人才培养上的倾情付出,得到了业内同行和广大观众的广泛赞誉,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她生前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担任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北京剧协副主席等职,并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退休后的孙毓敏仍然关心着京剧事业的发展、京剧人才的培养和国粹艺术的传承,兼任着多所大学和艺术院校的客座教授。她曾多次说:“我要奋斗到最后一分钟,这是我每天醒来发自内心的真实愿望。”
孙毓敏的徒弟、上海京剧院演员李文文回忆:“师父直来直去,非常爽朗。她是名角,是戏校校长,但她凡事都亲力亲为,为京剧艺术的发展操碎了心。”李文文眼中的孙毓敏,是全身心扑在京剧艺术上的恩师,“除了与戏相关的事,我们不敢随便找她,怕她批评浪费时间。”戏曲之外,孙毓敏最大的爱好就是写作。早年间她曾听人调侃“京剧演员没文化”,因而,她下决心读书写作,也由此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出版了近20本著作,包括自传、艺术评论、艺术研究、杂文集锦等。
孙毓敏的杂文集锦囊括了她生活各个方面的感悟。她曾说:“张中行先生曾经鼓励过我,他说写文章就是写话,你想说什么,把它写下来就是文章。我写的书最大的可取之处就在于真实,因为我想起什么都可以说。”
“我名片最后一行署的是北京作协会员,因此,总有人问我最近写了什么,发表在哪里。”孙毓敏生前说,她每天早上都会给自己一个小时的写作时间,“有灵感就多写,没灵感就少写,我的书就是这么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