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词中的传统神兽
2016-03-28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博苏东坡有句话说得好:书中百货皆有。说的是爱书之人可以通过对于书籍的阅读获得自己想要的无尽知识和丰富的精神享受。而广大的戏迷朋友对于京剧之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观众之所以对这门精湛的艺术如痴如醉,青睐有加,不仅仅被其丰富多变的表演手段,绚丽唯美的化妆造型,以及浩如烟海的舞台剧目所深深吸引,更在于京剧这门艺术高度的综合性,包容性,艺术性的完美体现。听一段唱腔,看一出剧目,不仅欣赏了表演,了解了故事,还增长了文化,拓展了知识面,久而久之便如同品一坛老酒,饮一盏香茗,甘香醇厚,回味无穷。我想这也许就是京剧最令人难舍难离的原因所在了吧?
笔者虽是一名80后,欣赏京剧也有20余年,偶然发现在表现战争,神话,民间故事,宫廷演义等的一些剧目的唱词和念白中常会出现一些生活中极少出现的中国古代神兽的名称,现总结如下并加以解释,希望对观众理解唱段内容,贯通剧情,会大有帮助。
甪端
在京剧《大保国》中,徐延昭有一句念白:赶至铜锣山,偶遇一甪端。其实,这里提到的“甪端”就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长角,日行万里,通四方语言,且只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戏里此时提到甪端是为了表现朱元璋乃真命天子,开基立业乃吉人天佑之意。只是近年来在荧屏上欣赏这出经典剧目时,甪端的字幕往往被打成“路端”,在张君秋,谭富英,裘盛戎录音主演的京剧音配像《大探二》中,字幕还被打成了“路甪”。所以,不论是观众还是电视工作者,在关注唱腔和表演的同时,还要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发掘剧目字里行间的内在含义,让“甪端”的错误不再发生。
貔貅
《失空斩》是一出脍炙人口的三国戏,其中诸葛亮有一句唱腔“各为其主统貔貅”,貔貅就是传说中一种凶猛瑞兽,有嘴无肛,只吞不泄,有纳财辟邪之意。而在京剧中提到的貔貅则作为军队的别称,专指雄师,勇士之意。在其他剧目如《群英会》“夜战貔貅百万兵”,《摘缨会》“凛凛雄师统貔貅”,《霸王别姬》“高屋建瓴统貔貅”等念白和唱词中均有所体现。
金乌、玉兔
在京剧《李陵碑》中杨继业有一句二黄导板唱腔:金乌坠玉兔升黄昏时候。《打金枝》中唐王有一句西皮原板唱腔“金乌东升玉兔坠”。金乌又称三足乌,为汉族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鸟,又称骏乌,《淮南子·精神篇》中记载“日中有骏乌”,金乌也就是太阳的别称。玉兔又称月兔,是汉族神话中居住在月球上,陪伴嫦娥,在月宫捣药的兔子,玉兔象征月亮,在《贵妃醉酒》中出现了“见玉兔啊,玉兔又早东升”的唱词,把明月下的杨玉环自比嫦娥临凡,艳盖群芳,却又哀怨失意,无可奈何的意境烘托得恰到好处。所以,京剧中经常把太阳月亮直接唱成“金乌,玉兔”泛指古人对于日升月落,天地晨昏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是一种诗化表演的体现。
蛟螭
《天女散花》中有一句唱词:“又见那入海的蛟螭在浪中潜”。《廉锦枫》中又一句唱词:“是蛟螭是鱼鳖异状奇型”。蛟螭就是蛟龙的意思,也泛指水族。
虬龙
在《响马传》《打登州》中,靠山王杨林的兵器为虬龙棒,唱词中也多次提到,如:“休要提起虬龙棒”“虬龙棒在孤的手中拿”。虬龙就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是一种无角的小龙,古时常说“虬龙片甲”,因虬龙是罕见的动物,虽是一片鳞甲,也很难得,将虬龙用在兵器的名称上比喻使此兵器的将官更加刚猛神勇。
方良、魍魉
在《李陵碑》中原先有一句唱词“方良臣贼潘洪又生计巧”后“方良”被改为“魍魉”,其实方良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根据《周礼·夏言·方相氏》中记载,方良是指传说中的山精鬼怪的名字,在旧时的民间传说里,方良也是一种在阴司专门吃鬼的牛头恶神。而魍魉也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山川精怪,一说为疫神,传说颛顼之子所化。成语“魑魅魍魉”就是表示一些小鬼小怪或一些背后使坏的奸险小人。回到戏里,不管是“方良”还是“魍魉”,在这里杨继业因潘洪三番五次搅乱社稷,加害杨家,将其形容为奸险鬼怪之臣,都是符合人物内心情感的,把老令公愤恨,哀怨,又悲伤无助的心情衬托的淋漓尽致。
青龙
青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四象”之一,法力无边,妖邪胆寒,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都是勇武的象征,因其可以抵抗邪恶,调节阴阳,青龙被视为镇邪的神兽,多将青龙悬挂或雕刻在建筑物以及兵刃,器皿之上,于是才有了京剧舞台上赫赫有名的刀身镶有青龙吞月图案的青龙偃月刀,以及在《甘露寺》《徐策跑城》中提到的青龙伞,青龙会等名称。
白虎
我们在《搜孤救孤》《野猪林》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唱词:“白虎大堂奉了命”,“诳某误入白虎堂”,为什么戏中常有一个叫做“白虎堂”的地方?白虎又代表什么含义呢?白虎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因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虎。自古白虎象征着威严和军队,所以历史上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以及戏文中提到的白虎堂,只不过,在京剧舞台上白虎堂是一个被恶势力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充分利用的地方,在此常被制造出许多令人发指,残暴的冤假错案,“白虎堂”也成了恐惧,冤屈的代名词。
麒麟
麒麟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经常提起的传统神兽,常伴神灵出现,因其集合了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全部优点,故麒麟是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民间常有“麒麟送子”的说法,即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老百姓相信麒麟既可以降临过孔子这样的贤人,也可以保护自家,早立于嗣,多子多福。在京剧舞台上经常有将麒麟比喻成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为人带来子嗣的情节,最著名的如《锁麟囊》“宜男梦在囊上绣个麒麟”,《搜孤救孤》“来年必定降麒麟”,以及《监酒令》“俺本是宗亲侄天衍麒麟”也表示刘章在吕后专权之下,不满其所为,将自己比作麒麟,心中强调自己乃汉室宗亲,正统苗裔的思想。
凤凰
在京剧剧目中常会听到这样的唱词“信步来在凤凰亭”“学一对凤凰女,伴君前”“莫不是步摇动钗头凤凰”等。和麒麟一样,时至今日,凤凰也是经常被提起的传统神兽,亦作“凤皇”,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原指两种不同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代表祥瑞,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是美丽,太平,喜庆,皇权的象征。也代表高洁 ,喻意君子。后来,凤凰有了象征爱情的涵义,用来祝贺人们婚姻美满,比喻夫妻和谐,在历代的装饰艺术中都有以凤纹为题的艺术珍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审美趣味。所以《锁麟囊》中薛湘灵眼见贫富悬殊,顿悟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慷慨赠囊,希望以此能使对方把新家“凤凰巢”安顿好一点。“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的唱词即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