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玖传 ——梅葆玖逝世周年研讨会综述
2017-05-17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毛 忠近日,“梅香玖传——梅葆玖先生逝世周年纪念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梅兰芳纪念馆开幕。研讨会由梅兰芳纪念馆与泰州梅兰芳纪念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杨承志,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高显莉,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屠珍,梅派弟子,梅氏宗亲以及戏曲研究专家学者等50多位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围绕舞台风采、生活爱好、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依次展示了梅葆玖先生的艺术人生,同时陈列展出梅先生的演出戏服和部分收藏品。
在研讨会上,连辑指出,此次纪念活动的主题——“梅香玖传”,实际上核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梅派艺术的传承。这与中央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战略部署相契合。以京剧艺术或者梅派艺术为切入点,进而思考并探索如何加强我国传统戏曲的研究,包括剧目创作、人才培养、文献挖掘整理、学术理论体系构建等,以及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面向大众,提高全社会对文化传承的觉悟。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立意基础上,以梅葆玖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引导大家在更高更开拓的视野中,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命题。
高显莉认为,我们应该去缅怀和纪念梅葆玖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份不忘初心、身体力行、中正平和、锲而不舍的人格和态度,去缅怀他那汇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又能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中国戏剧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当代社会文化相适应,从而能够广泛传播和持久传承的艺术继承与创造。更重要的是在缅怀两代梅先生舞台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来总结研究他们艺术创作的经验与艺术表演的理论体系。
巴图认为,梅葆玖先生中正平和、心淡如菊,将梅门家品、梅派艺品、儒家文品三位一体结合到了极致,是将中华传统美学价值与时代精神主动结合,进而研拓戏曲精神辐射力的人格代表。在某种角度上,他是现时代戏曲的标志性人物。
梅兰芳纪念馆书记、副馆长刘祯认为,梅葆玖先生是京剧界和戏曲界的代言人,在京剧特别是梅派艺术的传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梅兰芳”三个字是笼罩在梅葆玖头上的一顶光环,他成为了人们追慕梅兰芳艺术与梅派艺术的托体。但对梅派艺术的传承,梅葆玖先生也作了最大努力的担当。他以自己亲身行为、舞台上的粉墨登场,对梅派剧目的传承和顺应时代变化的发展中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和对梅派剧目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和理念与梅兰芳先生亦颇相类,重继承传统,亦重创新发展,不是非此即彼,靠走极端夺人眼球的。
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认为,梅葆玖先生以复兴京剧艺术为己任,兢兢业业,艰苦卓绝,埋头重新建设京剧的基础,培养京剧新的土壤。梅葆玖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意义,远远大于其对于当代京剧艺术的意义。梅葆玖不仅最忠实地继承了梅兰芳艺术,而且最忠实地继承了梅兰芳精神。梅葆玖先生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去热爱他所身处的时代,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国际交流,以高涨的热情接受新的科技成果,以高涨的热情培养年轻一代,以高涨的热情致力于京剧与时代的结合。
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周铁林认为,梅葆玖先生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实现了梅兰芳大师坚持的“仰承传统,锐意创新,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的艺术理想。在继承的同时寻求突破,勇于创新,促进了梅派艺术大踏步地往前走。就发展而言,梅葆玖先生是梅派艺术的功臣;就传承而言,梅葆玖先生是梅派艺术的忠臣。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梅兰芳入室弟子、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志怡,泰州市梅兰芳研究会会长陆镇余,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梁燕,梅葆玖亲传弟子、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晶等也对梅葆玖及梅派艺术的研究提出了各自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