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资讯 >

《定军山》书写中国戏曲和电影的百年传奇

2017-06-0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润
《定军山》书写中国戏曲和电影的百年传奇
谭正岩(左)与谭孝曾(右)分别在新版京剧电影《定军山》中扮演赵云和黄忠。
《定军山》书写中国戏曲和电影的百年传奇
谭门六代“黄忠”

被誉为“伶界大王”的京剧大师谭鑫培,是京剧老生主流的创立者,也是京剧成熟并走上巅峰的象征性人物。近代大学者梁启超赞颂他:“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响如雷。”京剧界还流传着“无腔不学谭”的说法。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请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几个最拿手的片断,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并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标志着华语电影的诞生。

《定军山》这部以中国国粹京剧为题材的中国第一部电影,无论对于中国戏曲还是中国电影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由于主演该影片,京剧大师谭鑫培也堪称中国第一位电影演员。可惜的是,这部影片的拷贝早已遗失,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无法弥补的遗憾。

今年,是谭鑫培大师诞辰170周年,辞世100周年,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创作,由刘冰鉴执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门第五代传人谭元寿任艺术指导,谭门第六代、七代传人谭孝曾、谭正岩父子联袂主演,京剧名家尚长荣先生特邀出演的京剧电影《定军山》再次被搬上大银幕,让这部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经典再现。在中国京剧史上甚至是世界戏剧史上都堪称奇迹的谭门传人,又为中国和世界奉献了一部具有民族气派、中国品格的精美的艺术作品。

一个家族的历史成就中国京剧史的重要一章

自百余年前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现在多媒体时代加工提高的同一题材电影《定军山》,充分证明了电影传入中国后与京剧艺术的天然的血缘联系。而让谭门后代重排《定军山》的安排,也极有象征意义。这既是向谭鑫培大师致敬,也是向中国电影历史致敬。

从谭鑫培的父辈谭志道随汉班艺人进京始,再到之后的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谭门七代,代代相传,这个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的京剧史。

如今,谭门的火炬传到谭孝曾和谭正岩手上,他们对经典剧目《定军山》的精彩演绎,一招一式都完全承继当年谭鑫培的表演路子,不仅让世人欣赏到谭派艺术历经岁月考验的艺术魅力,也象征着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从谭鑫培到谭正岩,谭派七代人用一百多年时间演绎了京剧《定军山》,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成就了中国京剧史的重要一章,书写了一出将京剧国粹薪火相传的梨园传奇。

《定军山·阳平关》是一出历史悠久的靠把老生戏,在清朝昇平署演出的《鼎峙春秋》中就有“智激黄忠,计夺天荡,两军换将,黄忠斩渊”四折。据说当年的《定军山》不过一出平常靠把老生戏。后来,谭鑫培将这个戏的剧本结构、唱腔都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加工处理,让黄忠这个“只杀得红日无光耀,只杀得地动山又揺,只杀得战马声咆哮,只杀得鲜血染战袍”建功立业的老英雄形象性格更加突出;同时,他还根据自己脸型比较消瘦的特点,把帅盔改为扎巾。人物突出了,扮相也更精神了。

这样一出成为京剧传统经典剧目的《定军山》,又名《一战成功》,由于其名吉利,谭鑫培每年都以此戏打炮。那时无生不谭,以后的一百多年来,这出戏几乎是京剧老生的必修课。

而现在,许多老生都不大唱这个戏了,只有谭家后代坚持演出这个戏,足以说明这个戏很不好演。没有足够的武功演不了,没有出众的嗓子也演不了,惟有谭家,文武兼备。谭元寿先生当年76岁高龄,比历史上的黄忠还大6岁,但在舞台上游刃有余。一方面是因为他嗓音好,另一方面是他的武戏基础扎实。

京剧的节奏引领电影镜头的节奏

此次重新拍摄的京剧电影《定军山》,讲述《三国演义》第70回、71回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奋勇夺取定军山的故事。按京剧行内的说法,是《定军山》带《阳平关》。《定军山》止于黄忠刀劈夏侯渊,电影的后半部是《阳平关》。电影由第七代谭派传人、青年演员谭正岩担纲主演,他前扮黄忠,后扮赵云,可以说是对演员的一个全面考验和挑战。其父谭孝曾则在《阳平关》一折中扮演黄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大力襄助,在剧中扮演配角曹操,这些都带给戏曲界和观众以惊喜。

拍摄电影的辛苦程度,毫不亚于舞台表演。正逢8月末,摄影棚内温度高达42摄氏度。但为了拍摄需求,棚内不能开空调或者风扇,身穿厚重戏服的演员们,妆都被汗水冲花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拍摄,龙套演员身体甚至出现过状况。但最终,经过主创团队历经两年多的潜心创作,电影《定军山》将传统国粹京剧与电影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影片创作理念独特,中国美学风格浓郁,既充分尊重国粹京剧传统的表演艺术,原汁原味地完整保留谭派演员的唱念做打,传承谭派一百多年来的京剧流派风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也以精彩的电影语言赋予京剧艺术全新的面貌。正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所言:“这一次,是我们优秀的精美的传统京剧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又一次完美的结合,这是一项艺术工程。”

首次挑战戏曲电影的导演刘冰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他认为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是经过好多代艺术家研究打磨、精心创造出来的一整套的体系,而电影应该要忠实于这样的艺术创作。因此该片的拍摄毅然舍弃了特写等常用的电影手法,镜头的剪辑与切换也极为节制,尝试将电影“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用在这部电影上。最终,该片让京剧的叙事和电影的叙事得到了行云流水般的有机结合。整部电影,京剧的节奏始终在引领电影镜头的节奏,电影镜头表现能力则始终为戏曲表演服务。

戏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独有的一种类型,发展到今天,不管如何创新都要遵循戏曲舞台艺术的表现特征。而《定军山》要想有所突破,舞台设计得下功夫。因此,电影《定军山》的背景设计参考了中国水墨画,前所未有地运用了简洁洗练的大幅黑白绘景。层峦叠起的写意山水,具有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最为简约的提示,还极好地避免了戏曲电影中经常遇到的写实景片与虚拟表演之间的冲突。这种现代感与民族风兼具的美术设计,是京剧电影《定军山》的另一大亮点。

剧评家傅瑾认为,《定军山》是京剧,更是一部形式新颖的有分量的京剧电影。《定军山》糅合戏曲与电影优长的拍摄思路,不仅给未来的戏曲电影拍摄提供了新模式,还对电影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它所展现的独特的电影美学思想,必将极大地推动戏曲电影的发展,历史也会记住这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杰作。

而谭门传人以清醒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定力,自信地将戏曲艺术薪火相传,对于繁荣传承中华戏曲艺术也具有普遍意义。这百余年先后问世的两部京剧电影《定军山》,也再一次证明:京剧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美学意蕴滋养了谭门各代,而谭门的坚守和谭派艺术的魅力,也使京剧艺术更增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