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资讯 >

为经典续人才,让人才接经典——传承版“尚长荣三部曲”为当代戏曲传承提供了一个可贵的实践案例

2017-11-15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郑荣健
配图

在当前戏曲创作中“狗熊掰棒子”现象多见不怪的环境中,传承版“尚长荣三部曲”为当代戏曲传承提供了一个可贵的实践案例——

为经典续人才,让人才接经典

常演不衰,历来是戏曲剧目创作的成功标志之一。然而,曾经乃至现在还存在一种现象,一些剧目创作功利心过强,直奔获奖而去,结果获奖或演出几次后就“刀枪入库” 。这种被业界称为“狗熊掰棒子”的做法,一度深受诟病,由此也造成了一种现象——新编剧目不断,可传播力度有限,舞台上常演的来回总是那几十个经典老戏。

“新编剧目往往局限于‘一戏一人’ ,即一部作品仅由一位或几位主演来演出,而传统戏则不然, 《贵妃醉酒》虽然是梅兰芳的代表作,但演过这部戏的演员恐怕有成百上千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贵妃醉酒》只有梅兰芳独此一家,是否还会有今天这么广泛的影响呢?恐怕得打上一个问号。 ”在前不久举办的传承版“尚长荣三部曲”研讨会上,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解释推进“尚长荣三部曲”传承计划的原因时说,“新编剧目也应在传承之列,需要有人来接棒,确保代代相传持续地演下去” 。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尚长荣与上海京剧院不断求索创新,先后创排了《曹操与杨修》 《贞观盛世》 《廉吏于成龙》三部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编历史剧,被誉为“尚长荣三部曲” ,获得了国内各类艺术大奖,创造和推动了京剧花脸艺术新的境界。就在研讨会前几天,杨东虎、董洪松、陈圣杰、傅希如等年轻一代演绎的传承版“尚长荣三部曲”进行了集中展演;时隔一个月,其中的《曹操与杨修》又作为“东方之韵·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经典剧目晋京展演”剧目,将于11月21日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让人看到当代经典传承的生动成果。

“1987年10月,王梦云大姐带着我到岳阳路168号,敲响了上海京剧院的大门,见到了马博敏、黎中城几位老师。他们说,尚老师,你是不是想到上海来演出?我说,想一块排戏,我带着剧本呢! ”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回忆。谁也没想到,那个秋日在上海的彼此际遇,却诞生了当代戏曲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系列经典作品。

2008年,京剧《廉吏于成龙》获得多个全国性奖项后,在相关单位的支持下,上海京剧院举办了一个“尚长荣三部曲”学术研讨会。那时候,一些剧目获奖后“刀枪入库”的现象正引起关注和讨论;与此同时,伴随上海京剧院艺术队伍的结构变化、部分艺术家年龄的增长,剧目上演的经常性也面临着考验。未来,这些剧目该如何发展、怎样传承?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上海京剧院就十分注重依托经典来培养人才——比如《智取威虎山》如今已传承到了第六代演员;上世纪80年代创排的《盘丝洞》 ,演员也换了好几批,至今久演不衰;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等,也推出了青春版。“不过遗憾的是,还有相当一批近二三十年创作的新编剧目面临着传承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剧目的原版主演已经到了一定年纪,若不抓紧传承,这些剧目就很难再继续‘活’在舞台上。 ”单跃进想到,只有活态传承才是真正的传承,为经典剧目培养表演的接棒者,跟为人才量身打造剧目同样重要。

2014年5月,传承版《曹操与杨修》正式建组,“尚长荣三部曲”传承计划也随之启动,然后是《贞观盛世》 《廉吏于成龙》 ,杨东虎、董洪松、陈圣杰、傅希如等在剧中扮演不同角色的青年演员成为新一代的接棒人。三年间,尚长荣认真严格、亲力传授,每一部戏的教学不仅传授演唱表演、角色塑造,同时也把自己的创作理念分享给青年演员。除原版曹操的饰演者尚长荣外,何澍、李达成、李春城等表演艺术家也纷纷“坐镇指导” 。台步形象、声音形象要符合人物特点,演员要学会体验人物、要学会感动……一个个揉碎的经验,或通过无数的“开小灶” ,或排练于舞台,变成了年轻一代成长的养分。

“尚老师教我们时,除了一招一式,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我们的基础技艺之外,也引导启发式地打开了我们潜在的能力和能量。 ”传承版《曹操与杨修》中曹操的扮演者之一、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董洪松说。三年来,上海京剧院以每年排演一部的节奏,相继推出传承版《曹操与杨修》 《贞观盛世》 《廉吏于成龙》 ,至今年10月传承版《廉吏于成龙》首演,此项传承计划圆满告一段落,传承版“尚长荣三部曲”的展演更是赢得了普遍好评。

“近年来,上海京剧院在完善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人才梯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介绍,从“青春跑道”青年人才培养五年计划、为优秀青年人才推出的上海京剧万里行、“菊坛名角·走马换将”项目到京剧明星公开课等品牌演出活动、为中生代设定的“一人一策”发展规划等,上海京剧院分层分类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值得总结。“尚长荣三部曲”传承展演的成功,正是多年来上海京剧院提前计划、系统布局、有效推进的成果展示。

“ ‘尚长荣三部曲’的意义,在于探索人性、激活传统、寻找新的文化支撑,体现了个人化艺术创造的成功。 ”戏曲理论家汪人元认为,它们的传承演出,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才俊的集体涌现,更重要的是,以三部曲的传承方式来实施人才培养本身就具有着独特的意义。在当前戏曲创作中“狗熊掰棒子”现象见多不怪的环境下,坚持这样的做法是有远见的。上海艺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郦国义深有同感,认为上海京剧院在抓传承,而且是新编戏的传承,原版艺术家亲自传授,从传承本身到艺术家的精神风范,都十分可贵。

“传承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有规律性的,是有科学性的。以往我们常认为,传承就是我教你听,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我把东西教给学生就结束了。其实,传承要有两方面的积极性,要有传承者的积极性,也要有继承者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要讲究整体传承,不是一个角色、一个行当,而是一个戏,包括戏外的社会人生、文化习俗等;要讲究当下传承,不能老一辈演不动、教不动了,再去做传承的工作,一定要当下传承,要有紧迫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上海市剧协秘书长沈伟民认为,对于传承经典、培养人才而言,“尚长荣三部曲”的传承,为当代戏曲传承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

“几百年来,在我们的戏曲文献里,表演艺术家的经验记录是最少的,甚至几乎每一个时期里,哪怕最经典的作品都没有表演艺术家的经验被记录下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说。记者了解到,包括“尚长荣三部曲”传承计划在内的各项传承举措,传授细节、工作日志、演员心得等,上海京剧院都有专人负责记录整理。

“尚老师是一位高尚谦和、德艺双馨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对艺术追求的执著、真挚,在艺术道路上永不满足的创新探索,非常值得我们中青年一代演员好好学习。 ”谷好好说。在传承版《贞观盛世》 《廉吏于成龙》中分别饰演李世民、康亲王的青年演员傅希如也表示:“尚老师有一句话‘激活传统、融入时代’ ,对我的专业提升特别有帮助,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虽然没有学得很好,但这些经历和经验已经深深扎根到了我们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