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如黛 悲从中来——评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
2018-06-22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俞亮鑫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19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全新电影技术带来的视听冲击,在银幕上令人震撼地呈现了这部30年前诞生在上海的艺术经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
电影开场,就是万箭纷飞、战鼓震天,十万战船被火烧的赤壁大战宏大场面。这部《曹操与杨修》与导演滕俊杰此前执导的《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相比,在电影化方面有明显拓展,又向前走了一步。无论是远山如黛还是近水含烟,不论是庭院深深还是绿树掩映,镜头呈现的丰富性,让人很难再找到原先的舞台痕迹。
尚长荣和言兴朋分别饰演曹操与杨修,前者是驰骋天下的一代枭雄,后者是才华横溢的首席谋士。这两个卓绝英才本应强强联合,一展宏图,却在无情的性格碰撞中,一个过早陨落,一个陷入绝望。为呈现这一历史悲剧,电影先以一轮巨大的明月象征着他俩的完美携手,信心满满;后来,随着两人矛盾不断升级并最后破裂,以一弯残月高挂空中,前后对应,借景寓意……这种电影化的语言在银幕上可谓俯拾皆是。
在郭嘉墓地,随着曹操的思绪飘飞,那墓碑竟然突然开裂,乱石飞来,被曹操誉为“平定天下,谋功为高”的郭嘉在墓中死而复生。由于是3D特效,乱石飞来,让人有点躲闪不及。这种电影化的主观镜头在传统舞台上是无法呈现的,形象地表现了郭嘉死后,曹操思贤若渴的急迫心情。曹操在怀疑有杀父之仇的孔闻岱时,脑海里也出现了孔闻岱的父亲孔融被杀时的惨烈情景。电影的艺术处理,既传递了曹操复杂的心理,又突破了舞台局限。尤其是电影中不少3D特效,如曹操泼水,那水珠犹如泼向了观众;似山林飞鸟,那鸟群展翅仿佛直扑人群飞越头顶,惊出一片尖叫……
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曾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取材于《三国演义》,增加了误杀孔闻岱、曹操守灵杀妻等情节。30年后搬上银幕,不仅融入了30年来演出不断打磨锤炼的升华,更增添了电影语言的特有魅力,情节更快速地向前推进,从舞台剧两个半小时变成了电影的近两小时,也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杨修之死是全剧高潮。两位惺惺相惜的旷世奇才,为何最终反目成仇,走向决裂?电影在表现这两个人物时显出了它的深刻性、丰富性。两人都有伟大,也都有卑微;都有优点,也各有弱点。不能简单指责曹操心胸狭窄,忌才妒能。他作为统帅和岳父自降身价为杨修牵马坠镫,他怕杨修识破自己梦中杀人之谎而以杀妻来掩盖,他甚至将女儿嫁给杨修以求彼此更大互信……作为一代枭雄,这些足以证明他对杨修的尊重和信任。尚长荣与言兴朋两大名家将曹操的一忍再忍和杨修的咄咄逼人诠释得十分鲜活、惟妙惟肖。两人演技高超,彼此飙戏,显现出历史人物的复杂饱满。声情并茂的唱腔、出神入化的表演、入木三分的性格刻画,让戏迷大呼过瘾。电影化的镜头运用更具艺术彰显力,它通过细节捕捉、画面组合,通过3D、4K、全景声等技术,把演员的精彩表演,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种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舞台难以企及的银幕震撼。
虽用现代观念来看,杨修的敢于直言有可取之处,但他的无所顾忌也有“越位”之嫌。如统帅曹操尚未下令退兵,他就擅作主张,要求将士整装待撤,这直接触犯了曹操对军队指挥的底线,颠倒了谋士与主帅的关系。杨修可以把敌情分析得头头是道,却将自己的命运陷于灭顶之灾。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的智商很高、情商很低。更要命的是,众将官还一致请求曹操准予杨修将功赎罪,这种众望所归更是曹操的大忌。在刑场斩台上,两人相互袒露心声,追溯心路历程,颇有人性深度。从相识携手到深交合作,最后彼此不容并走向决裂。矛盾层层推进,剧情环环相扣,渐渐推向高潮。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曹操无疑是识才、爱才的,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君有君道,臣有臣道,不得逾越。曹操可以容忍杨修才华高于自己,也能听从杨修的计谋,唯独无法容忍他危及自己的威望,动摇自己的权力。杨修才高八斗,狂傲不羁,一旦危及这种君臣有别的“游戏规则”,悲剧就由此降临。《曹操与杨修》站在了历史与现实的交会点上来重新审视历史,评判人物,避免简单化的对与错、善与恶,摒弃了非黑即白的脸谱化描写,使这场复杂的悲剧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并穿越古今,让当代观众体会更多的人生况味和深邃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