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京剧跨界传播
2019-11-1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彭颖 杨红京剧如何在当代吸引各个年龄层观众,拥有更为广阔的舞台?结合互联网思维,通过跨界传播的方式拓展圈层,不失为触达更多潜在京剧兴趣人群的有效途径。2017年,通过参加《奇葩大会》《朗读者》《跨界歌王》等热门综艺节目,京剧女老生王珮瑜逐渐走进了年轻人的视线。她又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方式以及喜马拉雅FM等平台,跨界传播传统京剧,吸引了一大批“90后”甚至“00后”的忠实粉丝。如今,拥有微博粉丝139万的王珮瑜俨然成为京剧界的“网红”。
京剧传播媒介的转变
京剧的传播过去主要通过舞台,如茶楼戏院以及后来正规的剧场等,传播的方式、渠道单一。之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产生,给京剧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如今,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新阵地。在此背景下,王珮瑜走出剧场,通过互联网将京剧与其他新兴娱乐方式相融合,将京剧搬上与它看似没有关系的新平台。
基于互联网这个传播媒介,王珮瑜在京剧表演形式上做了许多跨界尝试,将京剧传播给更多年轻的观众。在《吐槽大会》《跨界歌王》等综艺节目上,她通过“京剧+脱口秀”“京剧+流行音乐”等“京剧+”形式,将老戏搬上了新舞台,其表演视频在微博、B站上收获了大量的点击率,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王珮瑜的京剧清音会结合互联网交互性强的特征,创新性地运用了“京剧+弹幕+直播+互动”的表演形式,将京剧文化当中的“叫好”与“弹幕”相结合,利用直播展示京剧演员化装、扮戏等表演的全过程。
京剧的现代化表达要贴合互联网思维
为了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律,贴近年轻人的审美,在跨界传播时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表达方式。如今京剧被视为是一门高雅艺术,但事实上京剧也曾是一种通俗的大众娱乐方式。王珮瑜紧紧抓住京剧这一特征,在解读和推广京剧的过程中加入现代网络流行元素,如她在喜马拉雅FM上开设的付费音频节目《京剧其实很好玩》,用年轻人的视角重新解读京剧剧目。其中一期解读经典剧目《失空斩》的标题为《诸葛司马好基友内心OS互夸,抱归抱哭归哭马谡还是要杀》,可以看出她在表达方式上的时尚化和趣味化。
京剧是一种剧场艺术,需要人们坐下来慢慢欣赏。但为了适应现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王珮瑜提取和精炼京剧文化当中的元素和故事,通过精简的“微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展示京剧之美。她在抖音上推出的《笑出国粹范》短视频用了15秒展示京剧中的笑法,收获了2000万观看人次和80多万个赞。
王珮瑜在跨界传播的过程中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网生一代”的兴趣,加入流行内容,通过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传播传统的京剧文化。
跨界引流,扩大京剧受众群体
京剧爱好者被称为“票友”,票友这一群体有几个突出的特征,如专业性强、黏性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娱乐方式对传统京剧形成冲击,票友这一群体亦呈现老龄化的趋势。进行跨界传播,将京剧与时尚相结合,就可以打破次元壁,让年轻人认识到京剧也可以很有趣,吸引到一大批新观众。比如,王珮瑜通过网络综艺、直播等网络平台,运用现代化的表达对京剧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降低了京剧欣赏的门槛,让一群“京剧小白”也能听懂京剧,进一步扩大京剧的受众对面。
京剧跨界传播的“跨界”,不仅是指与其他娱乐方式及新的网络技术手段相结合,在网络平台传播,还包括在内容上与网络文化相融合,打破年轻人对于传统京剧的刻板印象,让不同圈层的广大观众认识、了解京剧,进而爱上京剧。王珮瑜对于京剧跨界传播的尝试,为京剧的传承、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