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许云峰》首开戏曲“云首演”
2020-06-09 发表|来源:北京商报|作者:卢扬 耿文婧6月7日,北京京剧院排演的现代京剧《许云峰》正式在线上“云首演”,观众只需通过东方大剧院手机App、互联网电视或微信付费9.9元,便可观看到这部京剧的首次亮相。值得注意的是,《许云峰》不仅是对1984年版《红岩》的深挖再创作,更是国内首部采用线上方式进行“云首演”的戏曲大戏,有望打通线上线下,开创“互联网+戏曲”的新商业模式。
首开戏曲“云首演”
现代京剧《许云峰》传承改编1984年版京剧《红岩》,是一出“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剧目。这出京剧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工委书记许云峰在接受组织营救歌乐山集中营难友的任务时被出卖、关入集中营,在狱中组织狱友们与反动派展开智斗,最终因拒绝独自越狱被杀害的故事。
与其他京剧有所不同,《许云峰》的首演选择了线上方式,是国内京剧新创大戏的第一次云首演,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或互联网电视收看,还有更简单的微信链接入口。而在商业模式上,本次直播也选择了付费观看的模式,与线下剧场的售票模式相似,并定价为9.9元。多终端多场景的技术支持,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家人一起欣赏一出好剧,让新创大戏的首演开启了一个新的开端,有望创造一个良性模式。
受疫情影响,近半年以来演艺行业出现众多“云演出”的形式,多个院团、剧院,均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云演出、云直播、云课程等,通过互联网实现广泛传播。现代京剧《许云峰》的线上寿宴则是北京京剧院基于对常态化抗疫时期演出方式转变的思考和探索成果。
据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介绍,《许云峰》的创排工作也是在全国抗疫工作紧张进行的时期有序开展的,“我们在今年2月进行了剧本论证并定稿,3月作曲舞美对剧本进行了二度创作,4月7日演员下地坐唱,4月15日分场排练,6月1日顺利完成了进剧场前的最后一次排练合乐。”
传承之余勇敢创新
流派艺术的发展与京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京剧院作为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也十分重视流派传承,于2019年成立谭派艺术研究所,以传承、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方式,着力于整理挖掘失传剧目,提高优秀经典剧目的艺术质量,为京剧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京剧《许云峰》是谭派艺术研究所挂牌成立后的首场大戏,由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谭派艺术第七代传人谭正岩出演主角许云峰,马长礼先生的爱婿、亦是深得马长礼先生老生艺术精髓的老生名家杜镇杰饰演徐鹏飞,张学津先生弟子、当今马派老生领军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强饰演华子良。由新一代演员扮演前辈表演过的角色,也是北京京剧院流派传承的重要体现。
在《许云峰》的排演过程中,由老艺术家谭元寿、迟金声担纲艺术顾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阎桂祥深入排练场悉心指导,对青年演员的一招一式做出细致把控,力求达到最好的舞台演出效果。刘侗表示:“现代京剧《许云峰》不仅是谭派艺术集大成的突出呈现,也是北京京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传帮带’、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一棵菜’优秀艺术传统的集中体现。”
《许云峰》导演李青表示,该剧在创排的形式和手法上,不单单是沿袭传统剧目的技法和手段,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这出京剧把话剧艺术中演员内部心里现实主义的技巧和方法融入到了表演体系中,将在情节故事之外更准确、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
拥抱互联网建立良性生态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戏曲存在观众少等问题,因此如何将艺术与商业结合,让戏曲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成为业内不断探索的方向,同时戏曲文化的社会传播和商业价值需要兼顾。而此次《许云峰》云首演的付费模式就是对戏曲商业化的一次尝试,北京京剧院将在未来用这种形式搭建“网红带戏平台、京剧培训平台、考级聚才平台”,实现“线上聚人气,线下看大戏”。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期间,北京京剧院也借助互联网渠道制作并推出了《战疫情》《中国脊梁》等文艺作品,同时还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近20期“云上氍毹——传统大戏赏析”节目,播放了原定的春节展演剧目和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珍贵演出录像,为广大观众进行“文化送餐”的同时,也对“互联网+京剧”的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电影云首映、直播带货和网红经济等“互联网+”模式已非常普遍。东方大剧院总经理周洁认为,文化行业、演艺行业、戏曲行业之前对互联网工具的使用还不是特别深入,此次《许云峰》的云首演或将成为戏曲行业全面脱战互联网生态的一个标志性开端。“这次云首演或许是一个点状的开始,但它应该是常态。做‘互联网+’并不是为了取代线下,而是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打开更大的市场。希望这次尝试能让整个行业打开思维,产生更多优质的内容IP乃至戏曲行业顶尖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