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资讯 >

在传统中寻找当代,呈现古今不变的坚持

2020-07-31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怡梦

国家京剧院复排京剧传统经典剧目《双投唐 断密涧》

京剧《双投唐 断密涧》王越饰李密(右),杜喆饰王伯当(左)

唐初,瓦岗寨首领李密因结义兄弟王伯当规劝降唐。投唐途中遇秦王李世民围猎,王伯当拾得箭雁,遂以献雁为计,二人得见李世民,并被引荐入朝。唐皇李渊不计前嫌,招李密为驸马,王伯当自请跟随旧主,不受封赐。李密心有不甘,暗中谋划反唐自立,欲令妻河阳公主盗玉玺,河阳公主斥他不义,他怒而杀之,并由王伯当相护出逃,二人行至断密涧,被李世民率兵射杀。最终,李世民下令将李密尸首打落山岗,厚葬王伯当。

一段隋唐故事,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相同的结果,不同的态度,深藏着古往今来无论治世乱世,人们始终不变的向往与坚持。

记者近日来到国家京剧院复排京剧传统剧目《双投唐 断密涧》的排练场探班。 《双投唐 断密涧》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长春传授,京剧表演艺术家贯振山担任艺术指导,由青年演员王越、杜喆分别扮演李密、王伯当。

这出剧目以花脸、老生的唱腔为主要看点,李密、王伯当均有引人入胜的唱段,对演员的唱功、嗓音是一次挑战。此次复排,恢复了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在不断上演这出剧目的过程中苦心创造、精心打磨的表现方式,在唱腔的难度、复杂度上坚持了高标准,一些唱段音调高亢,凸显两个行当唱腔的韧劲、力度,力求让观众听得过瘾。同时,李密、王伯当在人物关系上是结义兄弟,在价值取向上却大相径庭,二人既相互牵绊又彼此背离,互动节奏紧密、张力十足,在一段经典对唱“这时候孤才把这宽心放”中展现得尤为集中而淋漓,青年演员王越、杜喆的表现令人期待。

在杜喆看来,排演传统骨子老戏是必修课,老戏的板式、程式是舞台表现的根基,他们必须经由排演老戏不断回到初学者打基础的状态中,这对于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优秀传统剧目的传承都很有价值。同时,对于如何把老戏演给新观众,如何在新的审美视野下传递老戏的当代价值,两位青年演员也有深入思考。

“我演的人物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忠孝仁义’里的‘义’字,王伯当在《隋唐演义》中是出了名的讲义气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的是一个‘义’字。 ”杜喆认为,对“义”的坚持,是王伯当虽然不认同李密,但依然追随其始终的理由。“他为‘义’牺牲了自己,虽然意识到和李密共事是一个错误,但他选择了保全‘义’的信念。 ”杜喆坦言,传统戏中一些人物有着在当代视角看来比较“极端”的选择,但其坚守的道德标准在今天仍有传扬的价值,作为京剧传承者,复归传统的同时要予以当代解读,使观众更容易接受。为此,表演上,在王伯当无法认同李密的情节中,杜喆适当强化了人物之间和人物内心的冲突,在唱腔、唱词中着力呈现了人物外部“义”的坚定和内部的不平静。

“从脸谱来看,李密不是‘白脸’ ,而是‘紫脸’ ,不能把他演成一个奸臣。 ”李密本是隋臣,反隋而入瓦岗,杀瓦岗首领而自立,投唐又反唐,杀妻子河阳公主,这个人物身上有着暴戾、善变的特点。王越说:“演他不能只演几个标签,要演人物的‘初衷’ ,观众才不会觉得假,李密的‘初衷’就是‘一心还想坐龙台’ 。 ”在王越看来,李密的“善变”遵循的是“不变”的乱世生存法则,他不甘心只做一个浮浮沉沉的小人物,而是想成就一番大事。然而,个体缺陷又使他与初衷背道而驰,只能依靠王伯当的“义”来解一时之困。王越说,裘派花脸是声情并茂的,尽管这是一出考验唱功的戏,但他在表演、身段上也很下功夫,“人物要演得完整,不能只靠唱念,李密杀妻的瞬间非常残暴,面对兄弟又有软弱的一面,要把这些特点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 。

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国家京剧院采取不同剧目分时段排练的方式,王越印象最深的就是剧院无人的走廊、空旷的排练厅,“只有师父(李长春)和我,爷儿俩在说戏”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长春、贯振山坚持口传心授,几乎每天都来排练厅。贯振山说:“熟中才能生巧,新戏要建立在老戏的丰厚基础上,没有老戏的基础,演新戏表现手段就不够用,青年演员多唱一些比较难的老戏,再排新戏就从容一些。 ”李长春说:“我们已经不能登台演出了,最大的责任就是教会青年演员怎么唱人物、演人物,唱中必须表现人物性格、情绪,劲儿、字儿、味儿、气儿都要体现出来。 ”他们表示,青年演员在这出戏的学习中称职、用心,还需帮助他们把戏掌握得更饱满,“期待他们能早日登台,见了观众,观众满意,我们心里才能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