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山西省京剧院 >

京剧在山西百余年的流播成因及特点分析

2016-03-08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丹

京剧在山西流播 130 余年, 我们在感叹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的同时, 也为其在戏曲之乡生存的局促状况感到惑。本文具体分析了京剧在山西传播的成因和规律, 对京剧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京剧《金谷园》
京剧《周仁献嫂》
京剧《紫袍记》

一、京剧在山西流播的成因及基础

据《太原市志》 记载, 京剧早年传入山西的时间约为清同治年间, 即 1862 年~1874 年。在广灵县南家斗村的戏台上发现的 “同治六年(1867 年)二月, 京都三庆班在此一乐也”的舞台题壁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京剧入晋的佐证, 可见,京剧入晋的时间至少也有 130 余年。京剧入晋之所以如此之早, 是与山西和北京两地近邻, 戏曲艺术的交流自古快捷频繁有很大关系。此外, 官吏和商人等人文因素也是京剧在山西迅速传入流播的重要方面。

首先, 与传统戏曲相较还很年轻的京剧, 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 成为代表全国性的大剧种,是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不无关系。京剧诞生于清朝的都城北京, 当时统治者对京剧的爱好是京剧得以迅速发展的有力保证。据传, 清朝的同治和光绪皇帝乃至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都是京剧的大戏迷。他们不仅喜听爱看, 甚而能够做唱表演。清同治皇帝工武生, 光绪皇帝擅操板鼓。著名琴师徐兰沅讲:“光绪还能演戏, 有一次慈禧做寿, 他也粉墨登场, 演的《黄鹤楼》, 光绪(或是同治——编者)饰赵云, 内学太监印刘饰刘备, 喜刘饰诸葛亮, 杨五饰张飞, 李连英饰周瑜, 打鼓的是郝春年。” 清朝赵翼在 《檐曝杂记·大戏》 中描述清热河行宫的宫廷舞台:“戏台阔九筵, 凡三层……高下分九层, 列坐几千人, 而台仍绰有余地。” 清代宫廷大舞台的恢宏气势也显示了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对京剧的爱好和重视。正是由于统治阶级对京剧的推崇, 不仅使京剧拥有了可与当年的昆曲相当的戏曲界的最高地位, 而且也使京剧艺人更加注重艺术的研磨与创新, 大大促进了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发展, 京剧逐渐拥有了雍容高贵的皇族气派和规范致的艺术要求。当京剧这样一个从京城传来并倍受皇族推崇的戏曲剧种传入山西时, 自然首先被山西的政府官员和乡绅士族请到公馆衙门和喜庆堂会之上, 而一般的群众很难看到。正如《徐沟县志》 中所记, 光绪十年前, 在太原地区的皮黄多为 “府藩衙门门丁承办, 供各衙门、 公馆、会馆、喜庆堂会” , 只有官方演出结束之后, 才在周围的县境地区游演。

其次, 晋商在京剧入晋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山西历代经商的人都很多, 在清朝的康熙乾隆时期,晋商进入其历史辉煌的鼎盛期, 以至“足迹遍天下,……几乎控制了全国经济命脉, 甚至远赴国外贸易,进入朝鲜、 日本、 中亚和西南安息(今伊朗)和外蒙古、俄罗斯的伊尔库兹克、莫斯科、新西伯利亚等地。” 山西人在京剧的诞生地——北京经商的人也很多, 除了银钱行业中的银号、钱庄和票号以外,北京的颜料、 烟、 煤、 粮食等行业, 也大多数为山西的商人所掌握。我们从北京一地所建造的山西会馆的数量上也可以看出山西商人在京都曾经的辉煌。明清两代山西会馆在全国各地有 88 座, 在北京一地就有 43 座之多, 会馆多建有戏搂,正所谓商路即戏路。山西的商人往返于山西北京之间, 除了加强两地的经济联系外, 也使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得以实现。晋商将支持故乡的戏曲作为酬神和在他乡联络感情的一种手段,一方面他们将自己故乡的梆子戏带到北京,另一方面他们也将北京的京剧带回了山西。京剧流入山西之时, 正是晋商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这也正是京剧能够在山西得到物质上的支持而迅速流播并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 共同的文化底蕴和相似的艺术表现是京剧在山西流播的基础和纽带。山西位于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区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区的交接之地, 北部与北方游牧民族相邻, 吸收了北方草原文化中以游牧民族和佛教文化为特征的边塞文化因素。中南部则是以根祖文化为特征, 具有典型的华夏文化的传统。兼跨两个文化区域的地理特点孕育了山西地区博大宽厚和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色。同时, 由于山西一直处于统一的封建王朝统治之下,儒家思想仍是其文化主体, 京剧中占多数的历史、政治、伦理等传统剧目也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京剧艺术在唱腔和表演艺术上受到许多地方戏, 如昆曲、 秦腔、 徽剧、 汉剧、 梆子等的影响, 与地方戏一同被称为 “花部乱弹” , 形成了与昆曲截然不同的板式唱腔体系。同时, 京剧的唱念发音接近官方普通话, 因此外地观众比较容易看懂和接受。这种共同的文化精神与戏曲自身因素为京剧在山西迅速流播的文化与艺术基础。

二、京剧在山西的流播方式及特点

1、流播方式

京剧在山西的百余年, 流播方式主要包括商业性演出和非营业性演出。商业性表演主要在戏园和会馆进行, 也包括有偿的广场演出;非功利性表演主要在社团、 公众场所和民间乐馆进行, 也包括非营业性的民间业余演出活动。据查, 京剧初入太原之时, 每年省城组有一班,为府藩衙门门丁承办, 供各衙门、 公馆、 会馆、 喜庆堂会, 日订官价制钱十二串。有时出省在县境游演, 三日约四五十串。可知此时的京剧班社少, 演出的次数和范围也十分有限, 多在省城的衙门、会馆和堂会等官方场合出现。戏班收入虽不如山西梆子等上等戏班, 但也能维持自身日常的生活和演出。此时京剧在山西还没有在群众中得到普及, 山西的戏曲观众还没有广泛地接受京剧。民国初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 京剧艺术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山西出现了一场在商业竞争的推动下产生的空前 “京剧热” ,众多京剧名家的联袂演出, 给山西众多的戏园带来了丰厚的票房利润。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著名的第二战区文化抗敌协会歌剧队除了公演以外, 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慰问演出, 为一些政府官员或社会福利事业进行义务献演。此时解放区戏剧成为我党团结人民、 教育人民和打击敌人的重要思想武器, 先后建立起 13 个军队的京剧团社, 是我党领导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有共同奋斗目标的革命团体, 京剧在山西的一些远离城镇中心地带的偏远山区的活动空前频繁起来。

2、流播特点

一是从城镇走向农村的流播路线。京剧入晋之初, 主要出现在省城的官员或富商的喜庆堂会上, 官方演出之后班社才在附近乡镇“游演” , 一般群众很难看到。抗战前的民国时期, 随着全国京剧艺术发展高潮的来临, 山西自建的京剧班社增多, 京剧活动走进了山西更多地区人民的生活。直到抗战爆发, 京剧作为抗战的精神武器被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带到了地处山西的边远山区的根据地或解放区, 这些地区都是过去京剧从未到达的地方, 如武乡、 繁峙、 交城、代县、阳城、 晋城等, 大大扩大了京剧的流播范围。十几年的战争环境为京剧走向山西更广阔的地区提供了重要时机。形成这一特点与山西的地理位置、 气候环境与人文民俗有很大关系。山西多山的地貌造成交通不便, 环境闭塞, 各地民俗和方言差异很大, 所以山西一些边远山区的群众听不懂京剧的唱腔和发音, 贫瘠的土地和落后的山区经济也使那里的人请不起京剧班社或艺人。其次, 除了经济上的因素以外, 京剧自身艺术表演所追求的精致工整的特点符合封建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欣赏口味, 自然会受到当地官员士大夫们的青睐和扶植。这种政治人文上的因素也是导致京剧走从城镇到农村路线的重要原因。二是国剧在山西的 “小戏” 地位。作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京剧从传入山西至今已逾百年, 但它在山西的地位却十分尴尬。与雄霸山西剧坛的梆子戏相比, 京剧在山西一直都是 “小戏”。 据查, 山西目前全省范围内的专业晋剧剧团有 57 个(参考数字), 而当前仍在演出的京剧的专业剧团仅存 1 个, 足见京剧在山西强大的戏曲剧坛之上的局促状况。

究其原因, 首先, 京剧传入山西之际, 也正值四大梆子鼎盛之时,作为一个新生的外来剧种, 京剧从入晋之初就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而且这种压力一直存在至今。其次, 山西洋洋 50余种地方戏,雄厚的群众基础很难分流给京剧, 也使京剧在山西的观众规模变得狭小。从观众心理接受来看, 山西民风中具有守土重迁和强烈的故乡情结等因素, 山西群众也不会更重外来戏曲。所以, 京剧自传入山西以来很难称雄于本地剧坛。再次, 京剧的艺术风格与山西人粗朴特质的不协调。京剧艺术吸收了昆曲艺术重乐舞等特点, 剧本文学性强, 板式规格严谨, 唱腔、 做工、 伴奏、 舞美, 无不讲究精致、 规范和华美。京剧这种带有宫廷气派的艺术风格并不适应大多生活在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的山西人民的欣赏趣味。最后, 缺乏具有山西地域特色, 受山西人民喜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强的新创剧目, 缺乏优秀的京剧艺术人才等因素也导致了京剧在山西发展的不理想的状况。当今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自创京剧作品, 如 《大脚皇后》、《金谷园》、《走西口》、《紫袍记》、《陈廷敬》等, 但仍是屈指可数, 十分匮乏。加之优秀的京剧演员少,人才流失情况严重等, 这些因素都使国剧在戏曲之乡却难显雄风。

总之, 作为全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京剧在山西流播 130 多年以来, 在多元戏曲剧种的环境中, 一直面临着同化与异化的双重选择, 即使生存空间狭小, 但它仍然能够以国剧之大气走向双重统一, 并不断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继续承担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促进文化艺术相互交流和发展的重要社会文化使命。同时, 就京剧长期流播中形成的旺盛生命力而言, 我们还应该有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宽广的胸襟, 催生出更高素质的京剧演员和更成熟的京剧作品, 从更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