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京剧在山西
2016-02-16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笑林读了王丹在中国晋剧艺术网站发表的《京剧在山西百余年的流播成因及特点分析》后,觉得作者对京剧在山西发展的成因及遇到的艰难分析颇有见解,为京剧艺术对山西戏剧的影响及发展也做了比较细致、深入的研究,其精神值得鼓励。但是对文中一些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实的鉴定及遇到的艰难分析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文中提出,据《太原市志》记载,京剧早年传人山西的时间约为清同治年间,即1862年-1874年。在广灵县南家斗村的戏台上发现的“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京都三庆班在此一乐也”的舞台题壁是最早的京剧入晋演出的佐证。我们知道,京剧的最终形成是在徽班进京之后。明末清初时期,京城以昆曲最为盛行,由于它表演于宫廷与贵胄府第,辞藻日益华丽晦涩,脱离广大市民,所以至清代中叶,昆曲势微。时有江西的弋阳腔传入北京,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弋腔”或“高腔”,又经过一段时间演变,被称之为“京腔”,清康熙、乾隆之际曾盛极一时。当时曾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其中“北弋”即指京腔。乾隆末年,秦腔、徽调相继进京后,京腔开始衰落。清末民初河北高阳一带曾有昆弋同台的班社到北京演出,后渐绝迹于舞台。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名伶魏长生的秦腔进入京城,火爆一时,据《花间笑语》载文:“自乾隆己亥魏婉卿(长生)来京,大开蜀伶之风,歌楼一盛”。随之又有柳子腔、山西梆子等,逐渐在京兴起,从而形成与昆曲竞争的局面。徽班进京前“京剧”这个剧种根本就没有真正成形,没有任何称呼,更不会叫京剧。京剧号称从乾隆年间至今历史有二百多年,实际上成形也用了很长时间,真正意义上的兴盛已经是清末了。我们经常把“京腔”和“京剧”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剧种。著名的“京腔十三绝”绘画即指京腔的名伶,而非指京剧。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与昆剧。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腔”,但是做为剧种,这个时候还没有最后形成。京剧最初为有别于昆曲叫“乱弹”,后来因为使用皮黄腔为唱腔,又叫皮黄戏。京剧这个称呼其实是从上海叫起来的,“京剧”一词最早出现的1876年的《申报》上,先在上海兴起,随后才传到北京,继而成为通用叫法。民国时期政府建到南京,北京改名北平,京剧随之也被很多人改叫平剧,现今在台湾地区和海外很多国家地区的华人仍然把京剧叫平剧。解放前,京剧也称作国剧、歌剧。
山西广灵地处山西、河北和北京附近,“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京都三庆班在此一乐也”,显然指的是在京城红极一时的徽班晋京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而这个时候,做为国剧的京剧还没有最后形成。无论此三庆班是否真正的京剧班社,其在广灵的题记只能证明是一次演出。京剧在山西真正的出现,还应该搜集京剧社班在山西的出现。
据《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记载,光绪年间至辛亥革命时期,京剧在山西大约出现过十几个戏班票社。主要活动在太原、大同、阳泉等地。比较有名的是活动在太原的广福班、贵福班和洪福班。其中,广福班是光绪年间出现的“两下锅”班,为山西最早的京剧班社,名武生赵鹏飞光绪三年(1877年),从老家山东武城县黄家沟来到山西谋生,就学艺于此。民国以后,京剧在山西的自建班社日渐增多,民间、商会、军队、政界,凡有志于京剧艺术者,纷纷建班或者加入。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全省出现的京剧戏班票社有30多个。这一时期有名望的票社是“梅花国剧社”,其前身曾先后名为“新剧团”、“阳春友社”。专业剧团是三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代县薛家班和第二战区文化抗敌协会歌剧队。薛佳班是代县旅蒙商人薛满红用变卖自己家里的纯金洗脸盆所得钱财建起来的私人社班,其演职人员多达90余人,以擅演武功戏而名噪繁峙、代县一带。第二战区文化抗敌协会歌剧队活动在1938年到1948年间。在此期间,山西大学的“龙吟国剧社”也较有影响。
1939年春至1948年秋,在太行、太岳、晋绥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军队的京剧团、社14个,比如120师战斗平剧社、129师386旅野火剧社、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实验剧团、晋绥平剧院、太行军区政治部五一解放平剧团、前方鲁艺旧剧研究委员会等都是当时比较出色的京剧表演团体。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的业余京剧社团有20多个,其中,在太原的有太钢京剧团、太铁京剧团、邮电京剧团比较活跃,经常在太原和其他城市及工矿区演出。笔者当时尚在幼年,也经常跟随长辈、兄长步行数华里,前往厂矿俱乐部观看演出。专业团体当年只有太原市京剧团,其前身为天津市红风京剧团,1956年7月迁来太原,经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属太原市文化局管辖。1968年归省直属,改称山西省京剧团。后改为山西省京剧院,现在属于山西省演艺集团。该团自来到山西后,涌现出一批优秀艺术骨干,比如编剧华而实,演员李铁英、陈云超、任岫云、陈志清等。有些优秀演员都被国家级的京剧院吸收,比如李胜素等。时任山西省文化局副局长、著名京剧艺术家、富连成科班出身的刘元彤老师在省京剧院的艺术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付出极大心血,为京剧及山西戏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中,来山西演出的京剧团就非常之多。仅就先后来太原演出的京剧团体就约有60多个,其中以北京来的最多,实力也最雄厚。从1950年到1965年,先后有北京青年实验京剧团、新中国实验京剧团、荀慧生的留香剧社、毛世来的和平剧社、宋德珠的颖光剧社,中国京剧院二团、北京市旅行京剧团、北京市春秋京剧团、尚小云京剧团、梅兰芳京剧团、中国京剧院四团、中国京剧院三团,北京京剧团等。再比如北京新光京剧团、孟幼冬革新京剧团、北京董文华京剧团、北京群立京剧团、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北京新华京剧团等也都曾来太原演出。这些剧团来太原演出的时间虽然长短不等,但他们都演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太原观众不仅看到了一批久负盛名的中老年京剧表演艺术家,而且还看到了不少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京剧新人,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比如侯喜瑞、梅兰芳、李洪春、荀慧生、小翠花(于连泉)、马连良、奚啸伯、叶盛章、李宗义、裘盛戎、袁世海、宋德珠、李少春、张云溪、毛世来、李和曾、吴素秋、云燕铭、李金泉、李鸣燕、李元春、李韵秋、尚小云、尚长荣、梅葆玖、姜妙香、李明盛、李丽芳、张学津、杨秋玲、刘长瑜、高玉倩等。在太原,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宇宙锋》《霸王别姬》《奇双会》、李金泉主演的《钓金龟》、李少春主演的《十八罗汉斗悟空》《智激美猴王》、叶盛章主演的《徐良出世》、荀慧生主演的《红娘》《红楼二尤》、尚小云主演的《汉明妃》、李洪春主演的《古城训弟》、李和曾主演的《彝陵之战》、宋德珠主演的《泗州城》《百鸟朝凤》、毛世来主演的《十三妹》、梅葆玖、姜妙香主演的《玉堂春》、张云溪主演的《猎虎记》《三岔口》、杨秋玲主演的《杨门女将》、张学津主演的《海棠峪》、刘长瑜主演的《卖水》等,都使太原的观众和戏剧工作者大饱眼福。那时,笔者年纪虽小,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梅兰芳在太原演出时的盛况。因为观众很多,一票难求,许多戏迷进不了剧场,就等候在长风剧场的外面,盼望能在梅兰芳演出完了之后,看到梅先生的芳容。遗憾的是人山人海的场面太拥挤了,我一个小孩子,个头也不高,在人堆里挤来挤去,到了也没能看到鼎鼎大名的梅兰芳。
山西虽说地方戏的影响大,但是由于和京剧同属板腔体,而京剧的语言山西观众听起来也没有大的障碍,所以,不能说京剧在山西就没有多大的市场。除了“文革”期间全民学唱样板戏的影响外,京剧在山西始终很有市场。直到今天,许多京剧票友仍旧在公园、小区活动,仍旧有大量的戏迷和观众对京剧艺术情有独钟。至于京剧艺术在山西出现的衰落,其实是和戏曲艺术整体出现滑坡有关系。京剧的观众减少,同山西地方戏曲观众减少是同步的,其中不少原因也是相同的,不能因此就认为是京剧被山西地方戏“排挤”出去了。
戏剧评论家 中国晋剧艺术网首席顾问 王笑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