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京剧院60年我们曾一起走过
2016-11-27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范璐/文“六十载悠悠长歌京韵回荡五百伶代代传承国粹飘香”,山西省京剧院大门口新挂了副对联,文源巷里人流匆匆,很多人驻足一看,才恍惚,原来这个剧院已经与这个城市相守了一甲子的时光。再抬头,横批曰“坚守初心”,陡然间生出一份感叹:60年,一个非本土的剧种在异乡扎根何其不易,守一份最初的信念何其艰难!
一甲子,故事太多,当山西省京剧院的60年院庆系列演出在11月的最后时光里(21-28日)开启,当24日晚一台云集了国内诸多名家的院庆主题晚会搅热了龙城,当李胜素、王越等一位位曾由山西培养的京剧名角纷纷回家祝贺演出,记者希望通过连日来对他们的独家采访,还原出些许片段,或许从山西省京剧院人才培养的角度里,能看到一份初心、一种坚守、一点深情、一片火光。
李胜素:离开山西15年,心从未远
24晚,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的后台,演出前再一次见到于魁智、李胜素。他们是23日晚才匆匆赶来太原,此前刚结束了在澳大利亚的演出,当国家京剧院的大队伍都正在杭州演出的时候,副院长和一团团长却“甩团”直奔山西。李胜素说:“省京剧院是我的娘家,山西的事我义不容辞!”
我们刚坐定,门口呼啦涌进一拨人,“哎呀,胜素你回来啦!”“胜素,就想看看你。”……她忙起身迎上去,笑得合不拢嘴!送走客人,她回头抱歉地笑笑,“没办法,我这是回家!人离开了,心从来没离开。”好像离开15年,从未走远。
李胜素从1991年调入山西省京剧院,到2001年调入国家京剧院,和山西有将近十年的相守时光,它见证了山西省京剧院的一次次跨越,也把自己从一块璞玉打磨成后来的模样。“那是1990年,我还在河北邯郸市京剧团,因为1987年参加首届全国京赛得奖,省京剧院的老院长李和就跑到我们团去找我,一次、两次、三次,我想出于礼貌我也得来山西看看。那也是个冬天,我第一次坐了那么长时间的车,钻了那么多山洞来到太原,外联主任接上我就去他们家里吃早饭,热腾腾的,一下子就见识了山西人的朴实热情。我想那就留下试试吧,又因为刘元彤先生(梅兰芳弟子,梅派传人,当时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也在这里,我就正式留下了。”
1991年,24岁刚落户山西的李胜素,就一举摘得CCTV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这成为她在山西打开局面的第一步,那之后,她每年都有新戏,《孟丽君》《精卫填海》《金谷园》《海誓》等等,极大丰富了她的艺术实践。“我总说,河北养育我、山西培养我、北京成就我,在山西的那些年,正是我艺术上爬坡的时候。当时自己心气也很高,下农村、走矿山、到太旧高速路慰问都去了,基本上走遍三晋大地。我知道是整个团队都在托举我,这也看出山西培养艺术人才下的工夫。”
1995年,李胜素拜师梅葆玖先生门下,1996年就在山西成立的“梅兰芳青年京剧团”,隶属山西省京剧院。而从担任这个团的团长开始,李胜素真正成为山西京剧界的领军人物,而这也直接打通了京、晋两地的文化人才交流通道。
“那时候,山西省京剧院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京剧讲究京字京韵京腔,我们就把年轻人整建制地送到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习,毕业再接回来。”省京剧院张智院长在之前接受采访时,也特意提到,从上世纪70年代,京剧院就开始人才培养,几乎是每五年一届,有几种模式,其中之一就是跟学校合作,先在院里打好基本功就送到北京去深造;另一种模式,戏校招生,这里派老同志去教学。
在这样的培养机制下,一大批艺术人才源源不断诞生,也不断输入到更高级的京剧院团中,当然,相应的省京剧院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尴尬。对此,于魁智说:“正面看,山西为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这次国家京剧院与山西省京剧院刚刚签署战略协议,以后通过人才交流培养,合作会更加频繁,山西观众也会看到更多高水平的演出。人才培养不应该是局限化的,但我们也深知省级院团的艰难,所以还是呼吁能加大对京剧的扶持,能让更多的人通过国粹艺术了解传统文化。”
王越: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了山西
作为李胜素师弟的王越,是1997年李胜素从河北艺校一手挑出来的苗子。2013年以来,随着山西省京剧院《紫袍记》《陈廷敬》等一系列大戏的打响,这个主攻花脸的男主角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然而“人才流失”的尴尬不可避免地如约上演,2015年8月省京剧院的台柱子王越调入国家京剧院。
这里有个小插曲,2014年的某天,记者的一位资深戏迷朋友就曾在看完《紫袍记》后兴奋地微信我:“完了,山西留不住王越了!”也许,由此可见,山西省京剧院扎根山西的这60年,不仅培养了一批舞台上的优秀演员,也培养了舞台下的一批优秀观众。
从19岁到38岁,王越说“我把19年最好的青春给了山西,在这里成名、成家,这期间也是山西省京剧院培养了我。”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05年,剧院推荐他参加爱CCTV全国京剧演员青年大奖赛,克服很多困难,“结果一路过了初赛、复赛,进了决赛,我自己完全没想到。虽然成绩不好,但对我的鞭策作用很大,那时才二十四五岁。”之后,从2008年第二次参赛的排名垫底到2012年再度参赛的一举金奖夺魁,王越和省京剧院都在幕后付出太多。
山西培养了王越,王越也总琢磨这回报,“2012年,院团体制改革,省京剧院也很难,当时其他院团都有自己的新作品,只有我们没有,心里特别难受。后来就和张院长商量出作品,酝酿了《紫袍记》。之前都一直外请演员,他就琢磨培养自己的演员。2013年《紫袍记》诞生了,京剧院的家底不厚,演员又不多,硬硬排出来,反响特别好,去参加中国京剧节,天津的后台都炸开锅了!”
培养人才何其不易,从王越身上可见一斑。“在这里流过汗、流过泪,快乐过、伤心过,可是回头看还是亲,这次我本该在海南演出,可山西啥时候叫我都会回来!”王越的话,很像山西省京剧院60年来走过的路,辉煌也好、艰辛也罢,却必将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