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招生 十年一代人——山西京剧事业的传承与生力军
2016-11-29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李和在纪念山西省京剧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回顾历史感慨至深。京剧表演团体能在素有“戏曲摇篮”之美誉的山西,竟然扎根六十年实属不易。是什么力量和措施使山西的京剧人在此坚守了六十年之久?在漫长的岁月里,京剧艺术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呈现着它命运的兴衰历程。山西省京剧院的生存发展同样是几起几落,路径坎坷。究其原因是山西地处京剧码头的边远地带,要想让此地的京剧院团长期生存下去,除了其他因素外,首先就必须要不断地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衔接,使艺术队伍形成阶梯式的人才结构。因此总结出“五年一招生,十年一代人”的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艺术队伍自然变化的措施,也可以说是一条建设院团的战略性经验。剧院历届领导和主管部门六十年来遵循着这条规律,使得京剧这朵奇葩在山西扎根六十年。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天津红风京剧团刚刚迁来太原市不久,主管文教的副市长刘舒侠同志,就通过时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的李琦同志,先后从北京选调来武旦刘百秋,梅派青衣李开屏,小生徐玉枫。
1958年又通过关系找中国戏曲学校史若虚校长,按照国家分配计划,分配来优秀毕业生:曲素英、曹佛生、周苌芸等加盟剧团。从此太原市京剧团在中国戏曲学校被列人毕业生分配计划之列。连续于1960年、1962年分配优秀毕业生高爽、焦贵新、左振清、付宝珊、赵昆翔、耿文超、武建文、林修全、李新庚、刘立忠等。增添了新生力量,加强了艺术队伍建设。随之又从柳州引进了以陈金彪为首的十五名成年演员,以及余派老生陈志清,武花脸贺春泰,老旦李秀兰等。并通过夏衍秘书徐帆同志介绍,从徐州调来荀慧生先生的亲传弟子任岫云。使剧团整体阵容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当时剧团可说是老中青相结合,人才济济。因此大家都能有戏演,都能得到发挥。剧团以分成两个演出队的形式,跳棋式的到全国各地做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影响极佳。
为了长远的艺术队伍建设,剧团又于1959年、1960年分两批从天津、济南、太原等地招录了张玉林、陈长龙、李雨森、周丽欧、陈慧茹、徐瑞、刘元芬、杜树生等50余名学员随团培养。时任教师有:文化课教师郑杰;武功、基本功教师左振学;剧目课教师:杨秀萍、李芝纲、陈钟鸣、王文生等。这批学员因为正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和生活困难时期。有部分学员因种种原因弃学回家,剩余同学坚持到最后,均成为剧团的艺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以上是“文化革命”以前的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成果,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十年。转眼进人六十年代中期,“文革”开始后,剧团曾一度遭到劫难,彻底停止了一切业务活动,许多知名演员被打成“牛鬼蛇神”,或移送农村,或下放到县城,或靠边站。队伍遭到空前地损伤,人心惶惶,无所适从。
在大演“样板戏”的年代,剧团也因为姓“京”而“因祸得福”。在1968年10月经“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改为省管国营院团,归省文教委员会领导,更名为“山西省京剧团”,成为省直四大文艺表演团体之一。于是1970年为了补充新生力量,接收了北京戏剧专科学校毕业生:张杰、顾铁铭、韩仲鸣、庆红霞、叶萍、叶荣生、刘国英、郭金墉、王茂生等19名演员和演奏员。并从省戏曲学校选调了舞美设计王钺、洪丽云,灯光王升旗等。借此机会集聚人才,扩大队伍,提高省级院团地位。
为了组建“样板戏”需用的混合乐队,经省文教委员会批准,从省歌舞剧团调来侯桂林、张子龙、韩世华、向庭年、祁迎辉、张步法、陈愚、张龙野、王铭贵、赵瑞山等10名演奏员。先后又从社会上招录了李祖铭、杨乃林、温裕光、温德恩、朱汉诚、谢玉浩等演奏员,组建了混合乐队。
1972年接收了中国戏曲学校毕业生:张延培、冯春华、戴维勋等3名。省文教委员会又从临汾京剧团调来鲁廷新、李玉荣、司苏实、赵靖宏、曾庆敏、孟庆环、张朝俊、杨亦林、朱金亮、郭淑静等12名演员、演奏员,充实队伍。
到“文革”后期,剧团领导在不断引进外地艺术人才的同时,更注重自己培养人才。这时,恰逢原太原市的副市长刘舒侠调任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在他的提议下将老团长李铁英调到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特批准以省戏校的名义招录京剧班40名学生,让山西省京剧团自己出师资培养。于是从1975年在太原、榆次、大同等地招录了朱丽、张凤宁、石志红、张桂琴、胡丽萍、赵素芳、张美霞、吕锁森、司小丽、马宏魁、王函、侯根平、赵小丽、俞淑琴等40名学员,学制有三年、五年不等,称“京表一班”。剧团派出以李和副书记及工宣队李岩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时任教师有:郑杰任文化课老师.郑岩、贺春泰、李树海、朱长福、左振学等任武功、基本功、把子功老师。选调回下放到基层单位的刘云秋、杨秀萍、贺喜华、袁文琴、周丽欧及阎启英、陈慧茹等任剧目老师。并选派李祖铭、杨乃林、韩仲鸣等琴师先后为学生吊嗓、吊唱。这批学生经过三年或五年的培养,他们大都成为剧团的新生力量,个别学生刚毕业就开始顶行当与老师们同台唱戏演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艺术实践,均成为剧团的“顶梁柱”,部分人在省内外评比演出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奖项。其中有不少出类拔萃者考学深造,或留在艺术院校任教,或调往其它京剧院团发挥更大作用。
1977年,为了补充行当的不足,以省戏校名义又招录了赵新田、冉长建、乔庆、赵鸿卫、张翎等20名学员,称“京表二班”,学制五年,随剧团培养。剧团派出以老党员王富华为首的石少亭、贺喜华、贺兆祥等任武功、基本功、把子功老师;聘请下放到厂矿的老同志陆安华,赵永如等任剧目老师;聘郑杰任文化课老师。经过五年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分配到剧团工作,成为剧团舞台上的有用之才。其中亦有尖子人才和精英,成为当今京剧界的注目人物。以上应该算作第二个十年,这几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奠定了剧院在较长时间内的基础。
1984年,为了全面培养剧团各行当、各专业部门的奇缺人才,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签约定向协议。先后招录了:张巍、魏捷、高文利、王岩柏、李亚莉、张娟、刘华等近20名的表演专业学生;刘光、张亚著、吉勇、吉猛、刘铮等京剧乐队专业学生;曹永平、张朋、武先锋等舞台技术专业学生以及要红心、徐文秀、方俊春等武戏定向生。这几批学生陆续毕业回山西京剧院,充实了各个艺术部门,为剧团增添了活力,对剧院的整体业务建设至关重要。当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都是各业务部门的骨干,是目前剧院业务生产的一支生力军。
改革的大潮对剧团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时间“要解散山西省京剧团”的谣言在社会上流传。这样一来,对剧团的从业人员的思想热情产生巨大的伤害,一部分人被吓跑啦!或者辍学,或者改行,造成了剧团濒临开不了戏的局面。
面对这种情况,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创造条件引进人才。在时任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提出“充实队伍,扩大影响”的建团方针。所谓“充实队伍”,就是要“招兵买马、广纳人才”。为此,先后从湖南省京剧团选调来赵婉茹、林清波;从内蒙京剧团选调来王福民、马文英;从忻州选调来舞美设计郝斌武;从河北省收纳引进了演员:白承宗、冯云、李胜素、张艳玲、李少波、金孟飞、贾艳丽,演奏员:曹保全、韩建生、谢振敏、王彦平以及杨青海、要学宁等一批武戏演员;从吉林选调来陈俊杰、毕丹;加之石志红、赵新田由中国戏曲学院“明星班”毕业归团。几批新生力量的加盟,为剧团注人了新鲜血液,各专业人才得到了充实,使得剧团起死回生。
以上应该是第三个十年,这十年的经验教训可真是深刻,搞得大家措手不及。总结起来,应该认识到,改革以后的市场经济远不是以前计划经济那样等着全国分配毕业生的好事,一切人才要靠自己培养,不然就是死路一条。在统一了认识的前提下,于1994年,为了补充新生力量,经省文化厅批准,与省戏校协商合作,招录了冯祺鹏、焦晓霞、安晓强、盛志强、谷志民、张梅、吴志刚、李立斌、于富军、张峰、张彦芬、杨俏、马笑、王科科、张兵、张琎、王新娟、武亚峰等40余名学生,称“京表三班”。在省戏校培养,文化课由戏校统一安排授课。剧院派成团生、林修全、韩仲鸣、乔庆等分管负责此项工作。并选派教师:任岫百、赵婉茹、曹佛生、武建文、董保成、于志明、陈长龙、王彦平、王世其等授课。外聘赵万鹏、
唐玉芝、赵乃毅、陈茂兰、张永远等各行当教师授剧目课。这批学生由于在学校学习、生活、授课,管理规范,教学有序,个个进步提高很快。在校期间就多次参加全国少儿京剧的赛事,并多次获得不同层次奖项。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到剧院工作,目前,均为各行当和各专业部门的骨干力量。多名勤奋好学者,考入艺术院校,毕业后或被外省市院团吸纳,或被留校任教,或在全国各大赛事中频频亮相获奖。
1997年,为了给李胜素任团长的“梅兰芳青年京剧团”充实各行当的人才。通过刘振华省长批准,从河北省艺术学校接收了王越、李国辉、徐涛、肖继良、马琳、周建书等11名优秀毕业生。这批毕业生在学校接受过正规训练,个个功底扎实,条件优秀,加盟剧团后,充实了演员和乐队的力量,其中的佼佼者在全国赛事中为剧院争光添彩,赢得了不少荣誉。
以上可以说是第四个十年,这十年里的队伍建设是蒸蒸日上的,不但得到了省里领导大力支持和称赞,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连续三届京剧艺术节届届都有新剧目亮相,并多次获得全国性的重大奖项。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进人21世纪初期,由于剧院领军人物李胜素的调离,一度剧院处于低谷。好在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走西口》赴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后。根据丁关根同志的指导意见,决定以《走西口》为平台,与全国一流剧院、一流演员联袂排演,争取将该剧打造成精品。经多方协商,与中国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山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达成联合排演协议。邀请于魁智、李胜素、袁慧琴、管波、舒桐、刘桂娟、朱强等加盟《走西口》的排演工作。走上了“强强联合,打造精品”之路。这也是一种引进人才,借力发力的一种措施。
2006年,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杨波的大力支持和策划下,与省戏校合作招录了张二苗、王虹苗、黄晓鑫、董艳飞等10余人大专班,学制二年,称“京表四班”。同时招录了郭娜、张玲、房学天、李龙、张艳雄等30名中专班,学制五年,称“京表五班”。其中京表五班的在学校上课培养。文化课由戏校统一授课。剧院派魏捷、张梅负责此项工作。基功、武功教师有:银贵生、王润柱、赵素芳、张梅、李明、要红心、岳晋威等。到2008年送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代培。两年后,2010年9月19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校长徐超,书记白晶及施翔、王清富、李爱仙等老师曾带山西班学生来并向剧院汇报教学剧目演出。并与剧院领导及老艺术家共同就山西班学生的教学问题做了分析讨论。
2011年7月剧院对这批从北京回剧院的山西班应届毕业生进行考核,剧院领导及艺术委员会成员作为评委,对学员逐个进行了业务考评。这批学生接收到剧院后,正恰逢剧院实行体制改革,转企改制。对新来毕业生震动较大,原来定向招生时的约定不能兑现。接收不到一年就有不少同学报考了艺术院校或改行调出。目前仅剩为数不多几位同志坚守工作岗位。其中郭娜、张玲为剧院艺术骨干,经常参加一些艺术活动。
转企改制以前,为了恢复组建“梅兰芳青年京剧团”,先后选调来梅葆玖弟子单娜、张晖、白玉等演员。于2011年6月18日组织了“梅兰芳青年京剧团”建团15周年庆典活动。以上应该是第五个十年。
这十年的剧院队伍建设更显得艰难。首先转企改制后的一刀切了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员,大部分是正活跃在舞台上的艺术骨干,他们的提前退休,将剧院的阶梯的人员结构打乱了,中间缺失了一个50岁左右的中坚力量。外边引进也发生了困难,几届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一听你们已经转企改制,都不愿意来,连自己培养的定向学生,都流失的所剩无几。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剧院领导仍然坚持“五年一招生”的规律,于2013年又按计划在河北、山西两地招录了28名表演专业学生,学制六年,称“京表六班”,在省戏校培养。文化课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剧院由赵新田书记具体分管,并派冯少敏、吕正萍任班主任具体管理。基功、武功教师有:赵素芳、冯少敏、杨青海、王润柱、银贵生、王峰等。剧目课聘请河北石家庄市戏校老师王二鹏、刘丽娟及本院退休老同志李雨森等授课。目前已系三年级学生,曾汇报过基功及剧目课程,才崭露头角,尚需加强培养。
根据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的不同特点。掌握其山西京剧院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有计划地实施“五年一招生、十年一代人”的人才培养,使艺术队伍形成阶梯式的组织结构,才能保证剧院长期生存发展。正像在第七届京剧艺术节《紫袍记》评论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评价的那样:“山西省京剧院在全国来讲算不上名团、大团,但他们非常注重培养人才,创作剧目,而且向外输送了不少人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输送著名余派老生陈志清调北京京剧院;著名琴师李祖铭调中国京剧院;著名作曲杨乃林调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朱汉诚调清华大学艺术培训中心任主任;著名梅派青衣李胜素调国家京剧院任一团团长;著名裘派花脸陈俊杰调北京京剧院;戏剧博士冉长建调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任主任教授;吕锁森调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任教授;著名作曲张延培调国家京剧院任作曲;著名澳籍华裔歌唱家俞淑琴调东方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后到悉尼歌剧院任歌剧演员;著名裘派花脸王越调国家京剧院等等。对此历届剧院领导胸怀若谷,大度自容。他们自信地说:振兴京剧是全国的事业,人才是国家的,不断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输送人才,让人才流动起来。山西这个梨园摇篮,是出人、出戏的聚宝之地,只因我们有坚定培养人才理念,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