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山西省京剧院 >

京剧史册中的一本好书——简评《李铁英传》

2016-12-16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赵静辉

2016年1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李铁英传》,捧读令人爱不释卷,读后感觉获益匪浅。它蕴含的资料充足,史实确凿,论证有据,谈古道今,均有所本,图文并茂,与其它同类戏曲人物传记书相比,这本《李铁英传》确是一本上乘之作。

材料丰富是这本书的第一个优势。无论对于全国的京剧史还是山西京剧史而言,都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在某些方面填补了京剧史学研究的空白,从这方面讲,这本书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同时,它还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书中不乏趣闻轶事,真实记录了李铁英先生学艺、作艺的经历,记录了以李铁英先生为首的山西省京剧院历届领导和艺术家们艰苦创业和安身立命的故事。他们对京剧事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他们的高贵品质,令读者深受感动。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补充的精神养分。从这一点来说,这本书里又无处不散发出正能量。在当前实现中国梦,振作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的时代,《李铁英传》的出版正好响应了时代的召唤,是一件正当其时的举措。

李铁英先生(1917-1991)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正如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同志所说,李铁英先生是“山西京剧奠基人”。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曲润海先生称李铁英是“京剧山西王者”。李铁英出身梨园世家,8岁起学艺,后拜京剧前辈大家赵松樵先生为师,工文武老生,学徒12年,基本功扎实,文武俱佳,会的戏多,戏路极宽,老生、武生、红生、文武花脸、丑行无不胜场,甚至反串武旦戏,演过的剧目多达200余出;他先后是原天津新艺剧社、天津红风京剧团的领衔主演、社长和团长;他领导的戏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先排演解放区新编剧目,积极编演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为旧戏班树立起为新中国服务、为人民唱戏的崭新方向,改造旧戏班的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开演员民主管理剧团的先河,成为当时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他的剧团最早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指导,他本人于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天津最早成为共产党员的戏剧名人之一;他是原太原市京剧团的创建者,是现在的山西省京剧院的奠基人,他在全国率先领导整个剧团从繁华大城市天津开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支援当地文化建设,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全国文艺界起到表率作用;他领导剧团不断创作新剧目,培养戏曲人材,向北京和全国各地输送一批京剧优秀人才,繁荣京剧演出事业,促进山西戏曲艺术大发展、大进步、大提高。对于李铁英这样一位对京剧卓有成就和贡献的艺术家的其人其艺,对他的京剧世家的家世,对他的光荣历史和做出的奉献,对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艺剧社和红风京剧团的历史沿革,对山西省京剧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对李铁英先生的丰功伟业,过去京剧界未曾予以应有的重视与关注,甚至包括《中国京剧史》也不曾着墨,不能不说是京剧史学研究的一大缺失。《李铁英传》出版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给山西省京剧院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弥补了京剧史研究的空白,这也是利于当代、功在千秋的一个重大贡献。

对于很多具体的历史事实,例如曾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天津新艺剧社、天津红风京剧团的建团和终结年代、红风京剧团整体划归山西省的日期和经过、太原市京剧团成立的日期以及初创期的过程、演出活动等,在这些历史节点上,过去的京剧界没有确凿的记录。《李铁英传》的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历史观、严谨的求学之风,历经三年余,足迹遍及数省、市,寻访当年亲历者,挖掘和查遍档案资料,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史料,对这些过去几十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书中都作了考证与澄清,得出明确的结论。对于过去流传于梨园界的一些不实的传言,例如《京剧长谈》记载李铁英的关公戏有“倒扎虎”、“旋子”等表演,在这本《李铁英传》中通过多位艺术家和老观众的见证印证了以往记录的不实,实事求是地作了纠谬。此外,该书还记述了京剧界几十位与李铁英先生艺术人生有关联的老艺术家的轶事,如尚小云、赵松樵、唐韵笙、林树森、白玉昆等,更对李铁英本人的艺术人生有生动而详尽的描写,不仅让人读来饶有情趣,而且为从事京剧史研究人员提供了素材,为丰富京剧史库奉献出宝贵的历史遗存,对人们了解京剧的过去、认识今天、明确京剧明天的方向,都是大有裨益的。

从专业上讲,本书对李铁英先生的艺术特点和成就作了全面的、详尽的总结,从理论的、艺术观念的到舞台表演实践,都有非常具体的记述,尤其是对李铁英先生关公戏的表演,总结得最为全面详实。这为今天的京剧演员和研究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丰富材料,为保留和继承前辈艺术家的宝贵经验和创造成果,提供了具体内容和参考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