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京剧院:创作正能量、有感染力的文艺作品
2017-07-07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山西省京剧院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演艺集团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始终把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当做自己的历史责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近年来相继创排《紫袍记》、《陈廷敬》两部原创大戏,创排儿童剧“小话西游”系列作品两部,并恢复上演优秀传统剧目20余部。
一、立足本土资源,不断推出佳作
京剧《紫袍记》曾参加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展演,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大型舞台剧”项目资助。2015年,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山西演艺集团大力支持下,山西省京剧院创排京剧《陈廷敬》,首次以史实为依据,用国粹艺术唱响廉政正气歌。全剧围绕廉政展开,名相陈廷敬亲家犯罪不说情,女婿送上门的银子连夜退还,不让赃银在家过夜。在国法与家规、人性与人情、责任与担当等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陈廷敬做到了慎独慎初慎微,是今天干部的一面镜子。在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山西省京剧院携京剧《陈廷敬》参加展演,成为唯一连续八届参加中国京剧艺术节的省级重点京剧院团。
从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至今,山西省京剧院连续八届参加中国京剧艺术节,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山西省京剧院的《金谷园》令中国京剧界对山西京剧艺术刮目相看。第二届《大脚皇后》提高了山西京剧艺术在全国的影响力。第三届《三关明月》显示了山西京剧艺术厚积薄发的创作实力。第四届《走西口》展示了山西京剧艺术进军国家精品的最新成果。第五届《晋德裕》彰显了山西商人以义制利的诚信之道。第六届《知音》再现了辛亥革命先驱不朽的功业。第七届《紫袍记》经典剧目深入人心。第八届《陈廷敬》经典唱段脍炙人口。连续八届参加中国京剧艺术节,成为省级重点院团中的唯一,并且每届都有高品质的新创剧目重磅推出,创作出了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优秀作品,这就是山西省京剧院,它创造了中国京剧界特有的“山西现象”,引起全国京剧界的广泛关注。
二、立足传统文化、培养京剧观众
山西素有“戏曲摇篮”的美称,是公认的戏曲大省。除四大梆子外,另有各类大、小剧种28个活跃在舞台上。而京剧在山西,观众少、市场小、生存艰难。为改变这一困境,山西省京剧院积极转变思路,采取多种举措发展山西京剧事业、培养京剧观众、开拓市场。首先于2013年创作“小话西游”系列之《齐天大圣大战白骨妖》,该剧在原著《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基础上对结构和人物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创新,颠覆了唐僧师徒的传统表演方式,融入了小朋友耳熟能详的动漫人物,表演上加入了京剧特有的形体和武打元素, 充分运用国粹京剧“唱、念、做、打、翻、舞”的表演手法,并融入儿童剧、音乐剧和话剧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加了故事的现代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更适合当代儿童的观赏习惯和观赏需求。自创排以来,已相继在北京、上海、山西、安徽、内蒙演出近200场,观众反响热烈,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儿童的认可。
今年4月至5月,该剧应邀走进上海浦东新区中小学校园巡演百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在京剧儿童剧领域的探索初见成效。
目前,全新的第二部系列作品《齐天大圣大战牛魔王》将于7月登上舞台,明年又将创排第三部作品——《真假美猴王》。
融合京剧的表现形式,兼具娱乐和教化意义,将国粹近距离带给孩子们,把“国粹+古典名著+儿童剧”综合在一起,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吸引青少年京剧观众,则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三、创作计划
2017年,山西省京剧院将创作一部新编历史京剧——《长乐未央》。全剧以韩信不忘初心,信守承诺,生死不负为情节主线。写了韩信被刘邦重用,拜为大将军之后,知恩图报,不为利诱,大义凛然,虽死不易的悲壮人生。刘邦与韩信英雄相惜,许下彼此不负的诺言;韩信拒绝了武涉、蒯彻背汉自立的劝说,坚守对刘邦和自己内心的忠诚;刘邦对韩信百般猜忌,夺王位,削兵权,伪游云梦,逼死钟离,都没有改变韩信的初心。编剧精心选择了最能够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灵的情节,来塑造他心目中喜爱和痛惜的韩信。通过剧情来演绎这样的主题:韩信之死,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悲剧。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容不下韩信天真的赤子之心。尽管如此,韩信身上闪耀的中华民族性格中金子般珍贵的品质,并不会因为韩信之死磨灭掉熠熠光辉。我们希望这光辉,通过舞台上的艺术形象,穿越历史,烛照现实。
作为戏剧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作品。讲述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以现代人的视角塑造独特鲜明,人性闪光的形象。用他们身上体现的忠诚执着、重情重义、生死不负来感染观众,陶冶心灵。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从导演、舞美设计、音乐设计,道具服装设计到灯光音响设计大多由本省创作人员组成,这是剧院近年来自主创作的首部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演员全部为本院班底。旨在锤炼我们自己的团队,推出新人,打造一支紧密互助、昂扬向上、有创新能力的新团队。目前,《长乐未央》刚刚获得了文化部“2016年度戏曲剧本孵化扶持项目”原创大戏一类作品的资助,并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项目资助。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更好地继承并适应当下人们审美的发展,让京剧在‘不变味’的前提下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是所有京剧院团在创作生产中思考的课题。山西省京剧院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使命,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优秀作品,让京剧艺术不断焕发出时代的光彩。